古代欧洲的利益碰撞:军事帝国罗马与商业强国迦太基的生死角逐


公元前3世纪,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北部,临突尼斯湾,当东西地中海要冲,腓尼基人,被希腊人称为腓尼基人,是西部闪米特人的西北分支)在此建立殖民城邦,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首都迦太基城,疆域包括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岛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垄断西地中海海运贸易。

公元前三世纪七十年代,罗马对外扩张,成为迦太基的劲敌,双方为了在军事、经济领域胜过对方,拉开了长年的拉锯战,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人,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三次布匿战争。

当时的迦太基以贸易为著称,其海军实力较为强盛,但是军事强国罗马为遏制住前者,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双方在西西里岛进行了一场生死之战,也就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果,迦太基输掉这场战争,罗马人控制了西西里岛,迫使迦太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不但需要支付罗马大量的战争赔款,还解除了常备军力量以及曾经引以为豪的海军。


战争的失败,让当时迦太基主帅卡巴尔蒙羞,他教育九岁大儿子汉尼拔要生生世世记住这个耻辱,在其心中种下复仇的种子,少年汉尼拔立志为迦太基一雪前耻,要罗马人血债血还。这里有个疑问,剧中专门描述汉尼拔属于黑种人,但是一般网上资料他是白种人,因为古代迦南人属于白种人,但是迦太基地处北非,是否受到地理、人文环境影响,有争议。

公元前219年,罗马帝国的触角延伸至迦太基北边边境的城市萨贡托,并与萨贡托结盟,该城市防守严密。汉尼拔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军事将领,20多年的等待和准备,他认为还击罗马的时机已经成熟。汉尼拔认为萨贡托出卖了迦太基,是罗马帝国的有意挑衅,并提出模糊的国界线,军队就是国家的边境,这个战略思想在西方影响力非常的广泛,连如今美国的国家战略“境外战争”都是这种战略思想的现代版。

由于罗马帝国强盛一时,汉尼拔尽可能的组建周边部族加入他的联盟,为了使各族达成共识,提出了古代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理念,不对抗罗马就会成为奴隶,对抗罗马就会获得自由。在汉尼拔的号召下,北非、伊比利亚、高卢、鲁西塔尼亚等武装部族联合在一起,包括3.8万人蛮族士兵、1.2万人非洲骑兵、36只战象,对抗罗马入侵,第二次布匿战争拉开序幕。


汉尼拔为了避免主场作战造成损失,将战火引入罗马境内,计划长途跋涉2000多英里,进入罗马腹地进行战斗。罗马方面派遣西庇阿率领8.5万名罗马职业军人拦截。汉尼拔联军出发了700多英里,就遇到了罗马军团。为了摆脱罗马军团的追击,汉尼拔决定出险招,带领大部队翻越阿尔贝斯山脉进入罗马境内。GIF动态图,白色部分是阿尔卑斯山,此举可谓古代欧洲的“长征”。

罗马人认为阿尔卑斯山是保护罗马的一道天然屏障,汉尼拔展现了与常人不同的胆略,带领5万联军从公元前218年10月开始翻山,要知道当时已经进入冬季,对于联军中的北非人根本无法想象。

在此次征程中,由于自然环境恶劣,造成损兵折将严重,经过长达7个月的翻越,汉尼拔先头部队终于拨云见日,抵达意大利北部,但是联军大部分仍在山中行军。

汉尼拔联军抵达意大利北部,开始招兵买马、扩大声望,由于罗马帝国精锐部队还在阿尔卑斯山西部,暂时无法回援,境内防守空虚,汉尼拔勇往直前、所向披靡,连续攻克提挈诺、特雷比亚、特瑞斯米糊等军事重镇,剑锋直指罗马首都。汉尼拔为了鼓舞士气,决定进攻罗马粮仓坎尼城,罗马帝国则派执政官保卢斯与瓦罗二人统帅大军抵御,西庇阿也急速回援,双方在此展开了著名的坎尼会战。

公元前216年8月坎尼会战,历史上较早的以少胜多大规模战役,汉尼拔联军5万人对阵罗马军团8.5万人,如何取胜汉尼拔制定了高超的战术,先以步兵抵御住罗马军团的正面交锋,这里要保证正面部队不能溃散,负责前功尽弃;然后正面部队侧面展开迂回至罗马军团两翼;最后由骑兵从后侧进行突袭包抄,实现对罗马军团的包围。此战,成为了一场对罗马军团的屠杀,罗马军团损失7万人,汉尼拔损失6000人。


罗马军团在此战中元气大伤,元老院主动向汉尼拔求和,但是在西庇阿的强烈反对下,罗马决定继续与迦太基进行抗争。接下来的15年中,双方在意大利境内进行胶着战,迦太基一直未踏进帝国首都。

罗马帝国的军人体现了职业素质,很快学到了敌人的战术,公元前204年,罗马名将、汉尼拔的老对手西庇阿率领大军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从罗马帝国境内撤军回援。扎马战役极具讽刺的是,这次罗马使用迦太基的围剿战术,打败了迦太基联军。

见大势已去,汉尼拔逃到了哈德鲁梅,并从那里被召到迦太基,参加与罗马军队的和平谈判。这时,迦太基在没有进行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已向西庇阿投降。迦太基人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尽管西庇阿近来饱受迦太基人背信弃义之苦,但他胜利后却显得非常宽容大度。55年后,即扎马会战中的两位英雄被流放——他俩一个是自愿的,另一个则是被迫的——很久以后,很少有人还想到复仇,公元前147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迦太基也被罗马夷为平地。


结语:迦太基国家的商业化,导致其最终败给罗马帝国。 1、单纯靠雇佣兵作战,难以取得战略上的胜利,迦太基军队中很多都是为金钱而战的雇佣兵,在战争进入艰难时期容易出现不稳定因素;罗马军团训练有素,一直熏陶着“爱国、荣耀、牺牲”职业精神,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处于劣势的罗马军人顽强抵抗足以说明。

2、商业化的迦太基人,汉尼拔孤立无援,就在汉尼拔就要踏足首都罗马,需要迦太基本部增员,然而迦太基元老院各方为了达成商业性贸易愿望以及各自的利益,未能够及时进行后勤补给,导致汉尼拔在异地作战孤立无援。

3、胜利总是属于愿意付出牺牲的民族,罗马帝国具有鲜明的公民精神,帝国的公民荣誉感极强,反观迦太基,个人商业化、利益化较为明显,战争时期这两种民族碰撞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