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小銜接,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熊媽媽講繪本故事


關於幼小銜接,很多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的,在孩子剛踏入小學階段要給孩子建立自信。

我的女兒幼兒園畢業,我告訴她:“寶貝,通過你的積極努力,我們在幼兒園完美畢業了,接下來我們要去另一個學校了。”這個學校是給孩子選的一個英語啟蒙班。我沒有告訴她是什麼學校,只是順其自然的從幼兒園畢業就要到另一個學校,這意味著寶貝長大了,進入更高級的學校。孩子沒有負擔,學習是很自然、很輕鬆的事。雖然沒上幼小銜接班,但孩子有了學習興趣、能力和對學習的積極態度,上小學很輕鬆的就成為班裡的領頭羊。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幼小銜接班,但要注意不要給孩子產生心裡壓力。不知道我的建議能幫到你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也可以關注



請叫我yoyo


很高興跟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我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記得當初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上了小學能不能跟上老師的課堂進度 ,我們上的是一所公辦幼兒園教育局有規定不能給孩子教過多的一年級知識 ,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幾乎書包都不帶的,每天上課都是一些益智遊戲 ,朋友的孩子在私立幼兒園教的東西很多,大班上學期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會20以內的加減法,可以用拼音通讀課外書 。可我的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算不起來 ,拼音是什麼,他壓根就不知道 ,當時我非常的焦慮也想給孩子報一些幼小銜接的補課班來上 。

後來我工作比較忙 也沒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 ,上了一年級我覺得孩子完全可以跟得上,不管是數學語文還是英語他都可學的很好,英語我們從來沒有上過英語課外班但是孩子的英語學的非常好,他說英語很有趣。

家長不要把自己心裡所想的就強加給孩子 ,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對學習要有興趣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給即將上小學的寶媽們 一些啟示 。



草田di苗苗


幼小銜接是幼兒從幼兒園步入小學的過渡,也是以遊戲性學習轉為知識性學習的過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幼兒,幫助孩子順利走過幼小銜接步入小學。

1.知識積累

知識性的學習一直都是家長比較關注,雖然幼兒園都在進行去小學化的教育模式,但我們 孩子還是應該讓幼兒擁有一定量的知識儲備。讓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培養好的閱讀習慣,一個優秀的小學生必須具備良好自主閱讀的習慣。讓孩子多體檢科學小實驗,開拓大腦。懂得一些簡單的計算,最好是會在生活中的計算,可以帶孩子逛逛超市買買菜試著讓他自己付款。

2.生活能力

小學教師不像幼兒園老師隨時盯著幼兒活動,下課後便是孩子的自主時間。孩子要懂得熱了脫外套,冷了加衣服,學會繫鞋帶。會整理自己的物品,不亂放亂丟。懂得如何合理的安排課間活動,下課後要收拾好上節課的物品,準備出下節課的物品,然後喝水、上廁所。

3.交往能力

進入一個新的環境,班級人數也有了倍增,孩子需要儘快的適應,願意主動的交朋友,和同學友好的交往。不隨意打鬧,懂得保護自己,尊重他人,願意主動幫助同學,和同學分享快樂。

4.集體意識

小學的班級管理大多都是責任分配製,會建立班長、組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等多個管理人員,所以孩子應該有集體意識,願意為班級付出,有集體榮譽感。

5.學習習慣

知道上課要認真聽講,懂得記筆記,每天抄作業,放學後主動做作業並找家長簽字。會按照課程表整理書包中的物品,按老師要求準備好上課所需的用具。

除了以上這些,孩子們還應該有一些見識,拓寬知識面,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里路”就是這個道理。


浮雲陌雨


關於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個過來人覺得還是有話語權的,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好習慣的培養,至於1+1等於幾這樣的知識點學會了多少你根本不用計較。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足夠讓當爹媽的少生很多氣[捂臉]

第一、坐姿,當他開始有一天需要坐在書桌前了,你會發現他能有N種姿勢,眼睛可能要扎到書裡了、跪在凳子上了、扭著身子了,真真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第二、收拾自己的書包,整理自己的書桌。我兒子的書包你打開看看,就像一個垃圾堆,每次想要從裡邊找到他想要的東西可能得需要會兒功夫,每次看到這樣我都快炸了,我都花了一年時間了,覺得好像剛剛要見成效。最最生氣的是經常忘帶書,所以每天收拾書包整理書桌真的非常必要!

第三、合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邊寫邊玩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通病,坐不住專注力不夠,寫個作業一會出來喝水一會出來尿尿一會手疼一會屁股癢癢…………真是生生把你氣出心臟病的節奏。所以每次寫作業前我都會讓他把個人問題解決完,然後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規定時間你試試他寧願發呆也不願做作業[流淚]而是還要保證正確率,如果錯的太多也要有懲罰措施。

第四、一定要讓他自己記住老師留的什麼作業!我家娃那時候每天回來都等著我告訴他留什麼作業了,你問他留什麼了,他就會一臉懵逼的告訴你不知道[流淚]我都懷疑是我去上學還是他去上學了。

反正這個習慣的培養簡直太重要了,一定要在一年級前給他培養好,為了家庭的和諧氛圍,為了你們的親子關係,切記切記!





哎呀呀熊孩子


家有一名上大班的小朋友,關於幼小銜接,我最關心的問題是習慣的培養,這個習慣分為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因為,

培養了好的生活習慣,那麼上小學就不怕他挑食或不吃來餓肚子影響學習;勤洗手,多運動,能保持好身體的健康;生活能自理,不用擔心上大廁給老師添麻煩;能禮貌待人,友愛他人,為自己的好人緣加分;

培養了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學習用具就不用擔心他丟三落四了,學習也能有主次之分,思考也能有理有據,認真負責跟得上學習進度,讓家長少操心。

我覺得如果能在上小學前把這兩個習慣培養好,家長就會輕鬆很多,引導起來也更心情舒暢。


伊朵君


這個問題也是我眼下關心的問題,女兒四年級了,即將進入小升初準備階段,但眼下已經進入了準備階段,課外培訓班也轉入了培優機構,正按部就班準備小升初。

對於小升初我最關心的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畢竟孩子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學習,因為好的身體才有好的未來,而且小升初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場戰爭,競爭非常激烈,孩子們自身會有很大的壓力,都想去到一個好的中學來回報自己六年來的努力和付出,再加上家長的壓力,所以孩子們是雙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難以看出好的成績,當然學習也很重要,又一個側重點,在孩子身體和心理素質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會陪伴孩子在學習上按部就班的加油💪

小升初只是孩子們的一個起點,並不是終點,這個很重要,所以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運動,拓寬閱讀面,增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這樣的孩子我想小升初一定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


果兒嘟嘟媽媽


你好,我是今日頭條優質VLOG領域創作者:趙不火!視頻內容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5d901497d334d0a9a981d0f2b3c03f9\

趙不火


1.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適應能力.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習方式不一樣,幼兒園以遊戲為主,小學是應試教育.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後會產生不習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對於作業的完成度低,同時對小學的教育產生負面的情緒.這是孩子在幼兒期沒有和小學進行自然的銜接所造成.所以我最關心的問題是關於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對學習的適應能力.


總剩飯的小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d6d6ac3a7ba4b9591323e6ca658397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