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久不發情原因與解決辦法


母牛久不發情原因與解決辦法

一、母牛產後久不發情,其原因大概有三個方面  子宮炎或某些傳染病造成:母牛在患有子宮內膜炎、附紅體病、支原體病、細小病毒等,都可造成母牛斷奶後久不發情。  營養不良或黴飼料中毒:飼料中長期缺乏營養或營養不平衡,或飼餵發黴變質飼料,使牛的腦垂體激素分泌受到抑制,而表現久不發情。

  飼養管理方面問題:母牛長時間飼養在同一環境中,(如定位欄中)造成久不發情。

 二、解決辦法  

1、疾病引起的應首先去除病因。 

2、營養不良或黴飼料引起的應加強營養,不喂發黴變質飼料,同時在飼料中加喂VA、VE或胡蘿蔔。

3、管理方面的措施。  後備母牛:採用調欄法提高母牛配種率。  具體程序是:在後備母牛達到配種月齡後,將母牛趕入定位欄中飼養,30天后仍未發情的母牛重新趕入大圈或運動場中飼養(3頭以上)2~3天,任其打鬥(以不產生嚴重傷害為標準),然後再趕回定位欄中飼養,觀察發情與配種,每10天為一個週期,如此反覆多次,一般總配種率在85%以上。

  斷奶母牛:促進斷奶母牛發情的關鍵是要母牛儘快忘記"哺乳"狀態,進入發情狀態。一般來說,母牛斷奶後三天之內處於生理轉型期,如果此時採用大欄或運動場飼養,母牛就會通過互相打鬥以及改變飼養方式,很快忘記"哺乳",進入發情狀態。

所以斷奶後母牛合欄飼養2~3天是促進母牛發情的好方法。但是,第四天後,部分母牛進入發情期,如果此時繼續大欄飼養,就會導致觀察失誤。因此,斷奶母牛合群飼養2~3天,從第四天開始要將母牛轉入定位欄中飼養,觀察發情和配種7~10天,尚未發情母牛再次轉入運動場或大欄中飼養2~3天,然後再轉入定位欄中如此多次重複,配種率可達85%以上,對屢配不孕的母牛或發情時間特別長的母牛,可以在第一次配種後注射一支促排卵3號(L。

HRHA3),然後再輸精一次。  已經配種的母牛,嚴禁合群飼養,以免因母牛之間的互相打鬥或爬跨而造成受精卵不能著床,或早期流產,母牛在配種後應立即轉入定位欄中飼養,母牛懷孕30天內不要做任何疫苗免疫,不要喂黴變飼料。

  對於採取以上方法後仍不發情的母牛,可以採取藥物誘導發情的方法。誘導發情激素:A。促卵泡激素(FSA)牛10~25mg一次肌注。B。孕馬血清:200~800單位,一次肌注。C。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單位,一次肌注。

D。前列腺素:3~8mg一次肌注。E。氯前列醇:175ug一次肌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