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有沒有後遺症?如何科學的看待?

毛驢拉磨


要討論新冠病毒後遺症就不得不提到2003的“非典”,引起“非典”的冠狀病毒是目前新冠病毒的近親,兩者有76.7%同源性,它們致病途徑和致病部位都很相近,目前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治療護理主要借鑑了“非典”的經驗和教訓。

非典時有哪些後遺症呢?

非典後遺症包括肺炎所致的肺部功能下降,主要是肺部纖維化改變;激素使用所致股骨頭壞死;還有經歷“非典”所致心理問題。目前登記的“非典”後遺症病人5000多人,國家政策是免費治療。

“非典”的SARS冠狀病毒與目前新冠病毒一樣主要攻擊肺組織,破壞肺泡細胞,使肺內原本起支撐作用纖維蛋白發生了改變失去彈性,肺成為一個佈滿傷疤的氣球,嚴重的話外壁像木頭一樣堅硬厚重,影響肺的收縮與膨脹,導致缺氧,呼吸困難。

肺纖維化主要是肺炎本身所致,而股骨頭壞死則是治療留下副作用。股骨頭是與髖關節連接部位,發生股骨頭壞死將會髖關節疼痛,下肢活動障礙,嚴重影響行走,治療難度很高,嚴重影響生命質量,被稱為“不死的癌症”。非典時期,重症病人比例高,死亡率高達10%,為了搶救病人,激素類藥物廣泛使用,80%以上“非典”病人使用激素。有調查報告顯示:88.2%的非典治癒出現骨壞死。

新冠肺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呢?

其實,現在討論這個問題這為時過早,評價一個疾病的後遺症需要在治癒後3~6個月後才開始評價,最早一批治癒病人還未滿3個月。我們只能從現有的一些證據推測,新冠肺炎後遺症比“非典”時少。

3月3日至4日,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呼吸學會侯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成果和經驗。下面主要數據來源於鍾院士在視頻中的介紹。

關於肺纖維化:病理分析結果提示肺部存在肺水腫,纖維性滲過,可能是間質纖維化。(作者補充一下,2月18日鍾南山院士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屍檢結果,新冠肺炎逝者肺部纖維化不如非典嚴重)

在關於激素使用上:激素的平均使用率為18.6%,有41.5%的重症病例使用了激素,僅13.8%的非重症病例使用了激素,使用時間不超1周,小劑量使用。

根據鍾老介紹來推測,新冠肺炎治癒後肺纖維化嚴重程度應該比“非典”輕,激素使用率和量、使用時間均比“非典”少,激素所致後遺症發生率肯定也少,再加上新冠肺炎以輕症患者多見,總體不需要太擔心。

我是營養醫師小麥姐,同時具有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執業資格,目前在醫院從事臨床營養工作,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