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前幾天跟同事聊天,說起她老公,她說她老公又夢見打他媽媽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醒來後她老公後悔不已。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同事說,她婆婆特別強勢,他老公小時候被管的很嚴,尤其放學了不讓出去玩。他到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看到別的孩子在外面玩,自己卻只能待在家裡,都還覺得憋得慌。

她老公還是典型的媽寶男,下班回來就玩手機,飯好了她婆婆給端到桌子上喊他吃,一副只管當兒子的樣子,全然忘了自己還是個爸爸,是個老公,一點責任心也沒有。

我同事常抱怨的一句話就是:都是他媽慣的。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我們不禁反思,一個強勢的、凡事愛插手、愛管閒事的母親會對一個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01 強勢的媽媽愛管閒事,導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缺乏責任心。

強勢的媽媽特別愛管閒事,凡事都要插手一下,原本跟她們毫不相干的事情也要問個究竟。她們控制慾極強,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要在她們的掌控範圍內。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孩子吃飯的時候,一遍遍在旁邊提醒:”該吃肉了“、”該吃菜了“、”該喝水了“...

孩子玩玩具的時候:“這個不好弄,我幫你吧”、“你不能那麼摞,容易倒”、“不是那麼弄,別玩壞了”...

孩子穿衣服的時候:“那個不好看,穿這個”、“聽媽媽的,那個不舒服,穿這個”、“別動,我幫你穿”...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你們家裡有沒有這種情景,像不像《大話西遊》裡的唐僧,讓人神煩。如果你自己看著這些都煩,就該體諒下孩子的感受了,反思下自己是不是不知不覺地也變成了唐僧。家長給包辦一切,孩子除了煩就是得不到鍛鍊,久而久之還會產生依賴心理,凡事都要找家長幫忙,自己不動手不動腦,自理能力變得特別差。

02 強勢的媽媽習慣性否認孩子的決定,導致孩子膽小、自卑。

強勢的媽媽看似凡事都在她的管控下井井有條,欣欣向榮,殊不知這光鮮的表面下躲著一個膽小、自卑的孩子。因為強勢媽媽的思維方式是消極的,她們一貫否認孩子的決定。孩子有新想法,她第一反應是,這樣做不好,有時候連想都不想就否認孩子的決定,然後勸說、拒絕孩子,甚至恐嚇。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她們從不考慮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孩子獨立思考的表現,是非常可貴的品質。即使真的有什麼風險,只要風險在可控範圍內,就要鼓勵孩子去嘗試。讓孩子自己得到教訓,遠比家長嘮叨一百遍的教訓來的深刻。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遠比被養護在溫室裡不受任何傷害重要的多。

長此以往,孩子還敢有新想法嗎?還敢嘗試新事物嗎?孩子已經學會自我否認了,這是最可怕的地方,這是內心膽小和自卑的滋生,是家長親手埋下的種子。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03 強勢的媽媽壓抑孩子的感情,導致孩子走極端。

孩子被壓抑,必然會反抗。如果這種反抗能及時引起家長的注意,並能家長能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經過良好的溝通,還是能修復親子關係的。怕就怕家長根本不把孩子的反抗當回事,或者只是覺得孩子頑劣,再一陣教訓,如此孩子內心憋屈無法得到排解,就容易走極端。

近幾年,兒童弒母案越來越多。

湖南沅江12歲男孩吳某,因不滿母親管教嚴格,將其殺害。

四川眉山13歲男孩,與母親爭執後將其殺害。

...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這些還不夠引起我們的反思嗎?任何人的感情都需要抒發,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孩子更需要。孩子長期處在媽媽的嚴管之下,小心翼翼,不敢犯錯,是極度壓抑的,這跟孩子不受拘束的天性相違背的。“違背天性,必遭天譴”,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表面看起來乖巧的孩子會有一些極端的行為,因為他總要找到一個突破口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強勢媽媽要先從改變思維模式做起,可以試下以下幾種思維模式。

模式一:不要 “我得去幫他”, 試下 “我先看看他怎麼辦“

家長切記: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上杆子的要幫忙。只要孩子不求助,就不要隨便插手。即使看孩子遇到難題了也不要直接上去幫忙,先問下孩子:需要我幫忙嗎?如果孩子表示不需要,那就不要幫忙。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我也是個媽媽,看到孩子遇到困難或者笨手笨腳的時候,我也著急。但是我更願意看到孩子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後,向我炫耀的樣子,那發自內心的驕傲。

我家大寶兩歲半的時候,喜歡自己穿衣服,有時候我已經給她穿上了,她都不願意,非得脫下來自己重新穿。雖然很笨拙,可能最後還是穿不上,但我都會讓她試個夠。等她確實知道自己做不到了,也就欣然接受我的幫助了。當然也有偶爾成功的時候,她會異常興奮。

凡事都鼓勵孩子先自己試下,家長把自己想去幫忙的衝動使勁摁下,你會常發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你以為他完不成的事情,他偏偏就做成了,給你個驚喜。把自己解放了,把孩子也解放了,何樂而不為呢?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模式二:不要“這肯定是不行的”,試下“又有新想法了,我一定要助他完成”

注意,這裡的助他完成,不是上去幫忙,而是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持他去實踐自己的新想法。可以問下孩子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如果孩子很樂意你幫忙,那沒問題。如果孩子不想你插手,那就堅決不要插手。

有一次我家大寶心血來潮,要自己打扮下自己。因為我家衣櫥比較高,我就把她的衣服、首飾啥的全都搬下來,讓她隨便弄。過了好一會興奮的跑出來給我看,說:媽媽媽媽,我美不美?

看,就是下面這個樣子,真是哭笑不得,我想這是傳說中的混搭風吧。她覺得超級美,無比興奮。等玩夠了,我就喊她一起去收拾臥室。因為玩的很盡興,所以也比較聽我的話,開開心心的跟我一起收拾東西去了。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我家大寶清歌兒

家長必須摒棄這兩種思維:怕孩子犯錯、怕孩子冒險。

家長要允許孩子試錯、接受孩子犯錯。孩子犯錯了,我們至少先了解下發生了什麼,分析下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在犯錯-分析-改錯這個過程中,孩子不止改正了錯誤,更關鍵的是學到了面對錯誤應該有態度,學會了冷靜思考和分析問題,同時感受到了家長的愛和關懷。如此得到的成長遠比一頓批評教育獲得的多得多。

家長要允許孩子冒險。冒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冒險能讓孩子體會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和獨一無二的樂趣,會更加熱愛生活,勇於嘗試。當然,絕對危險的事情不能做,比如玩火、玩刀,安全第一。

這才是家長要做的,把試錯和冒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而不是拒絕犯錯和冒險。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模式三:不要“我是大人,不能在孩子面前示弱”,試下“媽媽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可以幫下我嗎?”

向孩子示弱,是一種智慧。大人不必擔心在孩子面前示弱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必須從孩子自己內心建立,而不是一味來源於大人的保護。示弱還會增進跟孩子的感情,你會發現一個意想不到能幹的孩子。

示弱能喚起孩子的同理心。孩子會發現,原來媽媽也需要幫助,會去想媽媽遇到了什麼困難,我該怎麼幫她,喚起同理心。

示弱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試過很多次了,每次叫孩子幫忙,她都特別興奮。因為會突然覺得自己被需要,存在感放大,覺得自己像超人一樣被召喚。

示弱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通過幫助媽媽,孩子逐漸學會了照顧別人,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也就逐漸有了責任心。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生了二胎以後有時候真的是手忙腳亂。有一次我在臥室給妹妹餵奶,姐姐在旁邊纏著我,我隨口說了一句,客廳太亂了,媽媽實在忙不過來,你能幫忙把玩具收拾下嗎?其實我只是想把她支開,好讓妹妹睡會覺。沒想到等我出來時候,發現她真的把玩具收拾整齊了,而且都是放回原處,沒有胡亂堆砌,還把她和妹妹的衣服也分開放了。我平時經常提醒她收拾東西要分類,不可堆在一起,那樣下次就找不到了。

我很感動,她沒有把我的話當耳旁風。我也驚訝,她那麼有耐心的收拾了這麼大一個客廳,那會她也剛三歲。示弱讓我對大寶有了新的認識,她是個很有耐心也很有愛心的孩子。我想以後我還會有好多需要她幫忙的地方,讓她一展身手。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一個強勢的,愛管閒事的媽媽會摧殘孩子的生長。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守在孩子身邊,當他的柺杖。只有勇敢放手,讓他去嘗試,哪怕跌跌撞撞,傷痕累累,孩子得到的鍛鍊也是受益終身的,才能在將來有一天他來當你的柺杖。愛孩子的心都是真的,但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才是更長遠的打算。

舐犢情深,我們感動;適度情深,我們感恩。

夢見打媽媽,醒來後悔不已。舐犢情深,適度情深

親愛的朋友們,你是怎樣的媽媽?你見過怎樣的媽媽?你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方面有什麼心得嗎?歡迎留言分享 :)

我是 ,一枚80後職場二寶媽,點一下關注,分享育兒經,陪你一起養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