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

劉禹錫《陋室銘》中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說明啥?說明無論是山水還是別的,有牛叉人物坐鎮,自然名氣大大地。

對古村落、古建築來說,同樣的道理。如果曾經是某個名人居住或者修建的,比如傳說魯班爺修建的趙州橋,在橋樑中的名氣自然非比尋常。

在胡哥走訪的古村中,寺廟是最常見。有的是因為建築技巧聞名,有的是年代久遠保存完好聞名,有的則是因為名人曾經在過而聞名。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山西武鄉離相寺

山西武鄉離相寺就是這麼一座和名人有不解之緣的傳奇廟宇。

這是一座在廢墟上重生的寺廟,他因為歷史上的高僧大德而聞名,也因現代書畫大師題詞而增光,更因現代高僧住持而添彩。

和山西武鄉離相寺的結緣也很奇妙。按說,胡哥一路走訪傳統村落,對新建築其實不太感冒。然而,離相寺就在一次走訪中突如其來地闖進了胡哥的行程中。

那天上午,胡哥一行走訪武鄉韓北鄉王家峪村。王家峪村不僅是抗戰時期的八路軍總部,而且還是一個上榜國家傳統村落名錄的歷史文化古村。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武鄉王家峪村八路軍總部

當我們一行走訪完畢時,就問陪同走訪的村幹部,附近有什麼文物古蹟啥的?村幹部說,東北方向不遠處有一個古廟離相寺,很出名。

一聽古廟,我們兩眼放光,問清方位,立馬驅車而去。道路彎彎曲曲,中間還經過一個煤場,髒兮兮的。七拐八拐之後,突然就從車窗外看到了令人動心的建築——佛塔。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高高的佛塔

我們趕緊停車觀看。道路的前方,有一座青白色相間的高大的佛塔,在了出色的樹叢中非常顯眼。不過因為樹木掩映,只能看到上面幾層。

左右四看,又發現了令人驚喜的景緻。就在道路北邊,有一片不高的丘陵山峰,在半腰處,有成排的佛塔。

大概數了數,有六七座。這些佛塔呈磚灰色,大概四五米高、三五層的樣子,很有年頭的樣子。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山坡半腰上的佛塔

這些佛塔距離前方的高塔有一段距離,看樣子也不是在寺院裡面的。難道是古代時候這一片都是寺院的地方?

再次驅車前行,兩分鐘後停在了寺廟前寬敞的場地裡。嚯,好寬的廟前空地,好寬的山門結構。

眼前高高臺階上的,就是離相寺。它和常見的寺廟佈局有所不同。常見的寺廟呈縱軸一字縱向排列,而離相寺除了主要建築縱軸排列外,還在山門一線上橫排數個跨院。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寬敞的山門場地

這樣的佈局俯瞰下來,就是一個倒丁字形。也因此,前面很寬。正面除了並列的山門、鐘鼓樓、跨院外,東側鐘樓前面臺階旁還有一個簷廊。

簷廊下立著七通青石碑,有殘有整,這都是記載歷代重修離相寺的古碑。其中最高大的一通捐資維修佛寺碑造型比較奇特。

因為這是一通佛造像碑。碑帽部分除了三對盤龍外,正中是一佛二弟子的佛造像。碑身頂部摳出佛龕,一共雕了五尊佛造像。這還不算完,在石碑兩側各雕有7尊佛像,背面又是一佛二弟子加五尊佛像。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簷廊下的古碑

石碑背面的幾尊佛像還能看清頭部,其餘各面的佛頭全被毀壞,實在可惜。

據碑刻記載,離相寺始建於東漢。大家算算距今多少年了。這座寺廟在古代是大大的有名。

奴隸皇帝石勒大家想必都知道吧?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他本人曾施捨錢財為離相寺鑄造銅鐘,以圖光大佛教。

石勒還有一個國師高僧佛圖澄,被石勒敕封為“大和尚”,佛法高深且有多種神通顯化,也曾經多次在離相寺講經說法。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佛造像碑側面

這是最早兩個和離相寺有關聯的名人。再往下的名人就是西天取經第一人法顯和尚。

法顯的名氣雖然比起唐僧唐玄奘要小,但實際上,法顯才是真正的西天取經第一人。而且法顯取經的時間要比玄奘早200多年。

正如西安大慈恩寺因為玄奘翻譯佛經而聞名一樣,武鄉離相寺也因為法顯在此寺廟弘法並最終坐化而再次揚名。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青島嶗山的法顯雕像

到了明朝,離相寺又迎來了一位日本高僧雪舟來此朝拜。雪舟是一位以山水畫而聞名的畫僧。他活躍於 15 世紀中期至 16 世紀初期,在日本被譽為“畫聖”。

再往後的名人就是三晉名士傅山等。可以說,武鄉雖然偏僻,但是離相寺卻是延續一千多年佛光普照,傳說甚多。

然而,名寺的命運也十分坎坷。雖然歷代皆有修葺,但終因戰爭摧殘、風雨剝蝕,毀於二十世紀中葉。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氣勢宏偉的離相寺山門正面

我們眼前見到的如此莊嚴氣派、金碧輝煌的離相寺是2007年開始原址重修而成的。這件盛事其中不乏佛教協會的高僧大德,包括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佛協會長根通法師,北京市佛協副會長、廣化寺怡學大和尚等各方善男信女。

如果說這些人的名氣在世俗界不顯的話,書畫大師範曾的名字大家應該都知道。離相寺正門上的金字牌匾“離相寺”三個大字,就是他題寫的。名人和名寺再次結緣。

時值正午,周圍靜悄悄地沒有一絲喧鬧。我們一行踏上石階,進入寺內觀賞。院內肅穆安寧,有一種濃厚的佛寺氛圍。

山西武鄉離相寺和石勒皇帝、高僧法顯及現代書畫大師範曾的緣分

寺院內的經幢和遠處的佛塔

除了新修的大雄寶殿、天王殿及附屬建築佛塔等建築外,值得記錄的就是根據宋代香爐圖文資料仿製的香爐、和離相鍾等物,作為一個歷史的見證物,多少彌補一下古寺的年代感。

站在寺內最高處,環顧四周。只見一片蔥蘢林木,背後及遠處的山丘和田野,綠色滿眼,風光算得上秀麗。

這些風光還算可觀,只不過比資料裡記載的什麼“其山出岫五峰,間藏四壑,左顧右盼,山色崢嶸,前瞻後倚,水光映接”等誇張之語要差許多。

回程的路上,再次停車眺望了一下遠處的佛塔。雖然不知道它們經歷了多少滄桑,但也幸運地見證了歷史的變遷。離相寺,有緣再見。

請關注 ,看過多古村故事。

(本賬號系網易號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