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兄弟·父子兵·兄妹倆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有這樣特殊的一家人。他們是同事、是父子、是兄妹,在疫情防控中,他們齊上陣、戰疫情、保安全,他們用自身行動踐行著初心與使命,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出一份堅實力量。

兄弟異地同堅守

"哥,我這邊要值班,不回了,你呢?"

"弟,我也回不去了,等打完這場防疫戰,再回去補團圓飯吧。記得抽空給家裡視頻報個平安。"兄弟兩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相互鼓勵,共同堅守各自的崗位。

親兄弟·父子兵·兄妹倆

哥哥李敬東作為城郊林場的副書記和扶貧駐村幹部,當他接到命令後離開家裡親人趕到了林場場部,和場部領導研究疫情防控的工作,他在嚴寒中走訪了他們疫情控制區每一戶人家,他從開始到現在是夜以繼日工作了四十多個日日夜夜,通過微信方式發送防控信息60多條;檢查、消毒人數40多人,從來沒有說過一聲苦和累,心裡只有大家。另一方面作為扶貧駐村書記,他心繫扶貧戶情況,親自上門宣傳、叮囑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尋問群眾生活需求、帶頭捐款作表率,體現了扶貧幹部的擔當作為。

親兄弟·父子兵·兄妹倆

弟弟李敬海是莫力廟林場場南隊隊長,由於他所在場區毗鄰的村子有武漢返鄉人員,對莫力廟林場來說是個防控邊緣的重災區,上級領導十分重視這個地方。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封路,在沒有物資的情況下,他把自己家裡的機動車全部開到了各個路口用做防護,由於疫情來的突然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夜以繼日的工作,充分體現出一個轉業軍人的戰鬥本質。分場的居民他挨家挨戶的走訪,共計走訪20餘次,掌握全分場人員動態。精心組織宣傳疫情知識,共計發放宣傳單60餘份,通過微信方式發送防控知識30餘條,有效的讓分場居民全面瞭解預防病毒的知識。積極的帶動分場黨員同志進行捐款。由於封村,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影響,他每天用自己的車為居民購買需要的日用品,得到了群眾的好評。

兄妹倆攜手共成長

"哥,你在前線照顧好自己,記得按時吃飯,做好自我防護。"

"妹,有時間多給家人打電話,外出時做好防護。"一直忙到晚上兄妹倆才有時間通電話。

李敬海的兒子李源是科區林草分局疫情防控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做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深知責任和使命,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的那刻起他便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來。他每天都趕赴各林場及時彙總各場數據和上報各種信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看到黨員幹部在危難之時的挺身而出,看到了林場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無私的奉獻,看到了居民群眾響應政府號召……讓他深受感動和鼓舞。

親兄弟·父子兵·兄妹倆

李敬東的女兒李京是城郊林場幹部,疫情期間她主動放棄休假,她離開自己溫暖的家,把不滿1歲的孩子留給家人照顧,返回工作崗位,不懼風險、迎難而上,毅然投入到場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來。

親兄弟·父子兵·兄妹倆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戰持續深入,治癒患者增多,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李源說:"一個多月以來大家都很辛苦,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勝利的曙光已經看見了,付出也是值得的,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戰"疫"還在繼續,感動仍在上演。我們常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正是因為有像他們這樣"父子同陣、兄弟聯手、兄妹並肩"抗擊疫情,舍小家、為大家的人,我們就更有信心早日戰勝病毒。雖然大家工作不同、任務不同,但都有同樣的使命:早日打贏這場戰"疫"!

通遼廣播電視臺記者: 遲曉明 張揚

通訊員:趙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