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這是南派足球雜談第8篇。

最近連續寫了多天的南派足球往事,心情有點沉重,今天來聊個輕鬆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廣東足壇歷來出邊鋒,其實廣東足壇同樣也出過不少優秀的中後衛,今天我們就來評選一下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1、蔡錦標

興寧一縣六國腳,銅頭鐵壁蔡錦標。出生於足球之鄉梅州興寧的蔡錦標,1974年被上調至廣東省一隊。很快他便坐穩了隊中主力中後衛的位置,與老將梁德成搭檔。1976年,蔡錦標入選中國國家隊,其後一直到1981年,他都是中國國家隊中主力中衛。

蔡錦標防守端作風硬朗,對於落點判斷準確,出腳果斷,在進攻時,他經常也能衝入對方進球,利用自己出色的頭球攻破對方球門。很多球迷都叫他“銅頭”,可想而知他的頭球威力。1981年世預賽亞大區比賽,中國隊對陣沙特隊,在黃向東打入一記驚天遠射之後五分鐘,蔡錦標利用一次角球機會在面對兩名沙特隊防守隊員的情況下頭球破門,幫助中國隊2-0戰勝沙特。“銅頭”蔡錦標,實至名歸。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蔡錦標

2、池明華

1974年,池明華被選入冼迪雄教練組建的廣東少年隊。1979年,年僅17歲的池明華就被上調至廣東一隊。1981年,19歲的池明華入選中國二隊,1982年入選國家隊,短短兩年內,池明華就實現國家隊的兩連跳。1987年,池明華作為廣東隊隊長帶領球隊獲得六運會冠軍,決賽一結束,池明華激動不已,留下了兩行“英雄淚”。1987年一次國家隊比賽中池明華遭遇重傷,無奈之下選擇退役。不過池明華並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足球生涯,1990年池明華應陳熙榮邀請重新復出,他迅速成為廣東隊中防守核心和精神領袖,直到1997年才正式退役。

池明華作為廣東隊有史以來入選一隊最年輕的中後衛,其成名絕技就是精準的剷球,廣東球迷稱呼他為“絞剪腳”就是這個原因。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池明華

3、梁德成

1959年的一運會,和1965年二運會,梁德成都是廣東隊中主力中後衛。1963年,梁德成披上期盼已久的國家隊戰袍,並隨隊前往雅加達參加首屆新興力量運動會足球比賽。

進入70年代,陳漢粦奉命重建廣東足球隊,而梁德成就是這支廣東隊的隊長。梁德成在隊中不僅是精神領袖,也是防守核心,在他的幫助下,新人蔡錦標才能迅速成長,並在三運會之後接過樑德成的“衣缽”:5號球衣。隨後梁德成又以助理教練的身份參加了四運會和五運會,成為全運會的五朝元老。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梁德成

4、吳志英

就讀於廣州第五中學的吳志英,1971年被陳漢粦教練召入廣東足球隊。1973-74年將間,吳志英連續入選中國國家二隊名單,並隨隊兩次出訪阿爾巴尼亞進行交流比賽和學習。1975年三運會決賽階段比賽,吳志英返回廣東隊並隨隊獲得三運會冠軍。1979年初,在第一屆省港杯比賽中,吳志英和何錦倫組成的中後衛搭檔讓香港隊毫無辦法,最後僅由梁能仁在次回合香港政府大球場以點球打入挽回顏面的 一球,同年,吳志英跟隨廣東隊獲得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冠軍。

球場上吳志英防守穩健,其場上踢球風格有別於其他南派球員,作風十分勇悍,且一腳長傳準確率極高。

2002年,吳志英之子吳偉超代表香港聯隊在省港杯上亮相,成就了父子二人均參賽省港杯的佳話。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吳志英

5、何錦倫

少年時代,何錦倫被選入吳川業餘體校開始接受足球的系統訓練。1974年,何錦倫被調入廣東青年隊。1976年,何錦倫上調至廣東隊,從此開始其長達9年的為廣東隊效力的職業生涯。1979年都一屆省港杯比賽,何錦倫和吳志英搭檔的中後衛組合成為香港隊球員邁不過去的一道坎。1983年五運會,何錦倫搭檔池明華,幫助廣東隊殺進決賽,只可惜最後點球大戰4-5惜敗給上海屈居亞軍。

1984賽季結束最後,何錦倫選擇退役,不過僅僅兩年後,何錦倫再次復出,並以球員兼教練的身份率領領廣東二隊征戰全國乙級聯賽和足協盃。在他的帶領下,廣東二隊獲得1986年足協盃第四名(三四名爭奪戰0-1負於廣東一隊,吳育華打入唯一進球),實屬不易。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6、丁為夫

可能丁為夫這個名字對於許多球迷來說較為陌生。1973年蘇永舜被借調回廣州重新執教廣東隊,而他回去求領導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丁為夫從廣州機床廠借調回來,讓他和梁德成重新組合。其實早在1965年的二運會,兩人就是蘇永舜麾下那支廣東隊的後防鐵閘搭檔。

正是依靠丁為夫和梁德成的穩固防守,蘇永舜才帶領廣東隊1973年聯賽獲得第四名的佳績。1974年,年輕的蔡錦標從二隊上調至一隊,丁為夫才完成借調使命,重新回到廣州機床廠。

7、冼惠良

冼惠良1961年出生於廣州,小學就讀於廣州市黃花小學。1977年,冼惠良被選進剛剛組建的廣州青年隊。身體素質出色的冼惠良在中後衛的位置上防守穩健,而且踢前鋒出道的他控球技術也極為出色。在當時被稱為廣東足球難得一見的後防奇才。

1980年,在廣州青年隊表現優異的冼惠良入選中國青年隊,並隨隊征戰第二十一屆亞洲青年足球錦標賽預選賽。1983年,冼惠良收到曾雪麟執教的國家隊徵召,並隨隊參加第五屆長城杯國際足球邀請賽以及洛杉磯奧運會亞大區預選賽。

1984賽季結束之後,正處於足球運動員黃金年齡的冼惠良選擇退役,移居海外。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後排左起第六為冼惠良

8、吳崇文

吳崇文,是1987年朱廣滬麾下那支國少隊的主力中後衛加場上隊長。1988年,吳崇文所在的中國國少隊,在亞洲青少年錦標賽上勇奪季軍。同年,在首屆查爾頓國際足球技術大賽上,他以出色的控帶和準確的跑位獲第二名佳績,被英國報刊稱為“來自中國的希望之星”。也正是這屆賽事,讓吳崇文和宿茂臻(第15名)被曼聯看上,隨後前往曼聯試訓。只可惜最後吳崇文和宿茂臻都因為傷病未能留在曼聯。

從曼聯回到國內,吳崇文進入廣東隊,並於1990年和91年先後入選國青和國奧隊。

1994年,吳崇文參加12分鐘跑補測時,在距離終點60米處受傷倒下。同年,年僅22歲的吳崇文選擇退役,從此退出足壇。

吳崇文在場上司職中衛,球場上的他基本功紮實,踢球冷靜,防守中站位準確,剷斷兇狠及時,補防意識相當出色。而且他出眾的控球技術還可以讓他帶球后插上進攻,技術特點非常全面。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吳崇文、博比查爾頓、宿茂臻

9、劉全

跟冼惠良一樣,劉全開始踢球也是踢前鋒出身,隨後被教練改造成後衛。1979年劉全跟隨廣東隊獲得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冠軍及四運會第三名。在1980年廣東隊對陣西德漢堡隊的比賽中,身高僅177的劉全在對面人高馬大的歐洲球員時絲毫不落下風。他出色的彈跳能力,對落地的準確判斷,給球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防守穩健,劉全也經常插上進攻,對方禁區中經常能看見他高高躍起,頭球攻門的景象,球迷們特此送他“飛將軍”的外號。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前排右二劉全

10、餘偉騰

1966年,餘偉騰出生於廣州,初中時就讀於廣東第七中學。1980年,餘偉騰加入廣東少年隊,師從陳漢粦。1983年,容志行接手廣東少年隊,並帶隊參加1985年首屆全國青少年運動會,餘偉騰在該屆賽事打入3球榮獲最佳射手。1988年,餘偉騰連同另外15名隊友一起上調至廣東一隊。進入廣東隊後,身高超過180的餘偉騰被改造成中後衛。

1992年,餘偉騰入選陳熙榮擔任主教練的粵穗聯軍,代表中國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十屆亞洲盃預選賽。

1994年甲A元年,代表廣東宏遠出戰的餘偉騰表現十分亮眼。他除了出色的完成自己的防守任務之外,還打入三球。只可惜,賽季結束後,年僅28歲的餘偉騰突然退役,並從此遠離足壇。


南派足球雜談(八):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

區楚良、陳漢粦、餘偉騰

以上評選純屬個人意見,大家心目中的廣東足壇十大中後衛是誰,歡迎評論區留言!

肆意調侃,

嬉笑怒罵,

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

哪怕他彎路崎嶇,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