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病毒洩漏?美國民眾直指最大化武基地

自從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關於病毒的來源 眾說紛紜、真相至今撲朔迷離。如今又有美國民眾將矛頭指向了前不久關閉的最大化武基地,在白宮網站上請願,要求並公佈關閉德特里克堡基地的"真正原因",以澄清該實驗室是否是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研究單位,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洩漏問題。


發起白宮網站請願

據《紐約時報》3月日消息,一名署名為B.Z.的網友在白宮請願網站"我們人民"發起一條請願貼,要求美國公開德特里克堡信息。該貼子在當地時間3月10日發起,並根據根據時間線列舉了近半年發生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矛頭直指化武基地。

存在病毒洩漏?美國民眾直指最大化武基地

2019年7月,位於德特里克堡的美國陸軍最高機密傳染病醫學研究所被關閉;

2019年8月,一場大規模的"流感"造成(美國)10000多人死亡;2019年10月,美國在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的參與下組織了201-全球流行病演習;

存在病毒洩漏?美國民眾直指最大化武基地

2019年11月,中國發現不明原因肺炎;2020年2月,世界暴發流行病;

2020年3月,有關德特里克堡關閉的大量英語新聞報道被刪除,顯示" 404未找到";

該請願貼據此表示,現在我們有理由要求美國政府公佈關閉德特里克堡的真正原因,以澄清實驗室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研究單位,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洩漏問題。據瞭解,該基地是一個生物防禦中心,主要研究可能威脅美國軍隊或公共健康的細菌和毒素,並調查疾病的暴發。這裡也為政府機構、大學和製藥公司承接研究項目,由它們為這些項目提供資金。研究所大約有900名員工。

新冠病毒人為可能性有多大?


關於該病毒的來源問題,之前就有多個國家的媒體把矛頭指向了美國,當然中國也未能倖免。那麼這種病毒的人為製造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存在病毒洩漏?美國民眾直指最大化武基地

從科學和病毒進化的角度講,冠狀病毒和屬於逆轉錄病毒的艾滋病毒差別很大,發生基因間重組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同源性太差。它與艾滋病毒沒有任何關係,也不可能是人為插入到新型冠狀病毒中去。2月19日著名的《柳葉刀》雜誌在線發表的一篇通訊,來自多個國家的27位科學家聯名譴責"COVID-19並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他們強烈譴責關於"這次新冠病毒是人為的,是實驗室洩漏"的陰謀論,並呼籲有正義感的科學家或者醫務工作人員、專業人士一起簽名來聲援中國的同行,共同對抗這場疫情。他們希望中國的同行知道,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是站在一起共同對抗新冠病毒的。他們請大眾不要相信陰謀論。網絡上,響應這27位科學家號召、抵制這場陰謀論的簽名科學家已經非常多了。

存在病毒洩漏?美國民眾直指最大化武基地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之前在例行記者會表示,西方個別人和媒體猜測新冠病毒可能來自中國"生物戰計劃",是一家實驗室洩露的"生化武器"時表示,當前,中國人民正在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在對自己負責,也在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盡責。在這個時候,個別人和媒體卻發表這種聳人聽聞的言論,不是居心不良,就是荒謬無知。強調,疫情面前,我們需要的是科學、理性、合作,用科學戰勝愚昧,用真相粉碎謠言,用合作抵制偏見。我們希望國際社會在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的同時,也繼續共同反對、抵制陰謀論等"政治病毒"。


新冠病毒到底起源在哪裡?

新冠病毒源於動物,它進入人體前在自然界是如何生存進化的?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2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新冠病毒與蝙蝠身上的一株冠狀病毒(簡稱TG13)基因序列一致性高達96%。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最相近的毒株,表明蝙蝠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界宿主。新冠病毒與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有相似性,尤其在允許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結合域上十分接近。這表明新冠病毒進化過程中,TG13可能和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之間發生了重組。

存在病毒洩漏?美國民眾直指最大化武基地

英國諾丁漢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喬納森·鮑爾說,人類新冠病毒與穿山甲之間的聯繫仍是一個"小問號",目前仍然沒有得到病毒來源的最終答案。但如果將所有碎片線索放在一起,它們指向一個病毒從動物傳播出來的事件。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獸醫和生物醫藥科學學院教授查理·卡利舍表示,他對討論新冠病毒來源持開放態度,下結論需要科學數據支持,而不僅僅是猜測。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認為,作為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動物有可能來自中國以外,例如走私的穿山甲等動物。

2月底發佈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也指出,"現有知識侷限"的問題包括"病毒的動物來源和天然宿主""初始階段的動物到人的感染過程""早期暴露史不詳的病例"等。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諸多疑問還有待各國科研人員攜手解答。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多次強調,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需要事實,而非恐懼""需要科學,而非謠言""需要團結,而非汙名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