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樑:身先士卒、義不容辭的站在抗疫第一線

第一書記防疫記 | 李棟樑:身先士卒、義不容辭的站在抗疫第一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牽動著14億中國人的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並親自指揮部署,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十六字方針。至此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神州大地打響。經過三個多月全國人民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現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蔓延態勢明顯減弱,病例數量顯著減少。

第一書記的主要職責是脫貧攻堅,但是當疫情來臨,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受到威脅時,他更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作用,發揚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精神,身先士卒,義不容辭的站在抗疫第一線。

第一书记防疫记 | 李栋梁:身先士卒、义不容辞的站在抗疫第一线
第一书记防疫记 | 李栋梁:身先士卒、义不容辞的站在抗疫第一线

疫情防控物資短缺,包扶部門急送溫暖

由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突然,治療難度大,這就註定他們的疫情防控持續時間長,同時帶來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物資短缺。全國範圍像口罩,體溫計,消毒液,防護服都嚴重短缺,大家都認為把這些東西應該用在湖北武漢,用給最需要的白衣天使,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因為他們是用生命在工作。但是疫情面前任何人不能有僥倖心裡,不得馬虎,所以他們也是要有必要防護措施的,口罩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短缺的防護物,專家說最好的口罩一般只用四五個小時,而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口罩戴一個周。還有像消毒液,體溫計,防護服這些東西都顯得捉襟見肘。

米麵塔防控點離大隊部很遠,開始的時候第一書記及其他防疫人員在老鄉家吃過幾頓飯,但是時間長了大家都不去了,一是因為不能聚集吃飯,避免交叉感染。二是大家都覺得這樣會給老鄉帶來麻煩,往後吃飯一度成為困擾大家的一個難題。面對防疫物資以及口糧短缺帶來的困難,李棟樑是心急如焚,下定決心想方設法弄到防疫物資,全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之後他把情況如實的反映給宣傳部和氣象的主要領導,兩位領導果斷答應。第二天兩個包扶單位人員就把物資送到了防疫點,大家看到包扶單位帶來的口罩,消毒液,溫度計,防護服放在眼前,所有人頓時都感覺一股熱流湧上心頭,覺得非常溫暖。防疫物資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是這是特殊時期,大家都能理解。除了這些防疫物資外,包扶單位還送來了方便麵,礦泉水,火腿腸,掛麵等等。這些防疫物資和食物基本解決了他們的所有困難,有了這些物資做保障,他們都卯足了勁,更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第一书记防疫记 | 李栋梁:身先士卒、义不容辞的站在抗疫第一线
第一书记防疫记 | 李栋梁:身先士卒、义不容辞的站在抗疫第一线

群策群力狙擊疫情,全力保障群眾安全

米麵塔村是坪橋鎮最偏遠的貧困村,東臨子長縣,西與靖邊縣接壤,地理位置特殊。平時外來過往人員很多,疫情當前加之地處偏遠,他們面臨艱鉅的挑戰,沉重的壓力。第一書記及村兩委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以及坪橋鎮黨委政府的部署指示,迅速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去。新冠疫情防控實行輪流值班制度,第一書記李棟樑帶一組,支部書記胡繼貴領一組,兩組交換輪流值守。一組負責到村民家裡,給村民消毒,發放宣傳冊,講解新冠病毒的危害及預防。米麵塔村民大都年齡偏大基本不認識字,這就需要防疫人員不厭其煩的細緻的給他們講解,同時不止一遍告訴他們要遠離野味、勤洗手、出門戴口罩,保持家裡乾淨整潔等這樣最尋常最基本的常識。這樣下來一天也跑步了幾家。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全村村民挨家挨戶走訪完,每到一家都是如此。另外一組到路口值守,對所有過往車輛及乘客人員實行實名登記,對所有人都問同樣的話:你叫什麼名字,你家住哪裡,從哪裡來,要去往哪裡,有沒有和武漢人接觸史,家人及其朋友有無和武漢人接觸史,最近有無出過遠門,有無發燒咳嗽症狀?並且逐個測量體溫,對外來人員登記後統一上報政府備案。雖然每天都進行著重複的話語,重複的動作,但是他們從來不覺得煩,仍然覺得很有必要。他們的疫情防控是在村口或者路口把守,經常會遇到村裡人或者熟人,有時候同一個人一天會被檢查數次,還會被問同樣的問題,難免會被誤會或者惡語相向,但他們都會耐心細緻的給予解釋,盡職盡責全力把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無論白天黑夜不管颳風下雪一如既往地堅守。

第一书记防疫记 | 李栋梁:身先士卒、义不容辞的站在抗疫第一线第一书记防疫记 | 李栋梁:身先士卒、义不容辞的站在抗疫第一线

這就是米麵塔第一書記李棟樑的日常疫情防控,雖然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驚心動魄,更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樣懸壺濟世、救死扶傷。但是他們也在無時無刻的堅守崗位,像全國千千萬萬普通的防疫工作者一樣,做著基層最樸實,最平凡的疫情防控工作。守護著自己的一方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