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明明家裡都是日式傢俱,就是沒有日劇中家的感覺?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燈光照明”了。


大家都知道,光對成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好的打光會讓臉部變得立體,眼神更加有神韻,反之,臉部的缺陷都會被暴露出來。


這個道理用在住宅中也是一樣,房子有一個良好的空間佈局和漂亮的傢俱,就好比一個女生有端正的臉型和漂亮的五官,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如何更進一步,讓家居氛圍更濃郁呢?


那就要靠神奇的“化妝術”(燈光照明)了。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燈光對臉部的影響


今天,糖主邀請了資深家裝達人,設計經驗豐富的一兜糖家居APP認證設計師@草三冉CSR,手把手教大家日式燈光佈局。


(本期圖文均來自一兜糖家居APP認證設計師@草三冉CSR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光的分類


環境光,其實就是化妝過程中的“粉底”。環境光的光照範圍大,看不清直接光源,卻對光線發生了變化。


好的環境光如同好粉底,妝感不明顯,卻讓膚色變得更加柔和、細膩、均勻。


主要的道具有吸頂燈、嵌燈、壁燈。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輪廓光,即“眼線筆”。輪廓光的主要道具有燈帶燈槽,強調牆壁、天花板等的輪廓,營造層次感,讓你的家顯得更高、更大(眼線可以放大眼部,讓眼睛更有神采)。這樣是不是很好理解?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焦點光,即“眼影”。焦點光可以著重營造局部的氛圍,道具非常多,有吊燈、調高燈、射燈、立燈、桌燈、腳燈等等,如何搭配視具體的場合而定。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所有的住宅燈光照明都逃不過這三種光。換言之,只要做好這三個步驟,就能完美打造你的家居用光。


確定好了光的分類後,接下來就是對“色號”的選擇!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色溫的判斷


眼睛對光線的第一感受就是冷色與暖色,反應在參數上就是“色溫”。色溫直接影響了進入空間的第一感受。


暖色代表溫馨、慵懶、感性;冷色則代表明亮、清爽、理性。小夥伴們在選擇燈泡的時候可以參照下圖,選擇自己想要的“色號”。


我們平日普遍選擇的色溫區間一般有

昏黃:2000k~2700k

暖白:2700K~3500K(推薦)

自然白:3500K~4500K

冷白:4500K~6500k


注意:如果你冷光暖光都喜歡,也可以選擇多色溫調控。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各種發光體與之相對應的色溫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照明的方式


照明方式可以簡單歸類為直接照明和間接照明,直接照明的光束感較強,但照明範圍較小,適合作為焦點光;間接照明的光束感較弱,照明範圍較大,適合作為環境光。

現在的燈具樣式繁多,照明方式複雜多變。這也是很多小夥伴在挑選燈具時非常頭痛的原因。


在這裡教大家一個小方法,首先確認你想要的是環境光、輪廓光,還是焦點光,再根據你想要的照明方式和風格來選擇燈具的樣式。用這個方法可以淘汰掉很多不適合的產品,也減少犯錯的幾率。

環境光作為燈光設計的背景,照明範圍較大,多采用間接照明。一般家庭的客廳都會採用前兩種照明方式作為環境光,但由於這兩者存在明顯的照明界限,且都是集中光源,不易調節。


現在的客廳已開始採用點狀光源,可均勻分佈於天花板,按需求調節亮度,節省用電。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環境光主要採用的照明方式


輪廓光,主要為我們說的燈帶,除了讓室內空間更有型,還能為環境光增加輔助照明。燈帶還可以運用在櫃子和層架中,拿東西的時候能看得更清楚,也增加美觀性。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輪廓光主要採用的照明方式


焦點光多采用直接照明,照度強,範圍小,和周圍環境形成強烈的對比,就像舞臺上的聚光燈。建議採用可移動的燈具,搭配暖光源能渲染出溫馨、親切的居家氛圍。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焦點光主要採用的照明方式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日式住宅如何巧用燈光?


以日式住宅的一般做法為例子,來跟大家講一講家居中不同區域的照明模式。


玄關

玄關需要均勻的環境光,玄關鏡應設置燈帶,避免陰影和色差。最後,鞋櫃應懸空,底部空間作為鞋子的臨時放置處,並且設置燈帶補充照明。


玄關櫃,如果有放置物品處,也應該設置燈帶。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玄關應注意鞋櫃底部的照明。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客廳


客廳的功能主要有招待客人、視聽和閱讀,環境光只需均勻照亮整個區域即可,無需太過強烈,採用分散光源能更好地調節空間亮度。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電視背景牆頂部可隱藏一條燈帶,減少電視畫面與背後的亮差,緩解視覺疲勞。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沙發旁邊可根據喜好設置立燈

,看電視或閱讀時可以局部照亮。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餐廳

餐廳的環境光與客廳一樣採用分散光源。焦點光設置在餐桌中間(注意不是天花板中間,設計時應先確認好餐桌的位置)。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可選用有造型感的吊燈,增加空間的個性也帶來好食慾,光源距離桌面約65cm即可。如有層架可設置燈帶。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臥室

臥室與前兩者相比,需要的環境光亮度就更低了,一般我們利用燈帶照亮床頭背後的牆壁,在床的兩側各設置一個吊燈或壁燈(採用吊燈和壁燈不會佔據床頭櫃的面積,當然也可換成你喜歡的桌燈)。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廚房

廚房是整個房子光線最亮的地方,需要設置較亮的環境光。由於人操作時低頭背對光線,容易產生陰影,所以需要在料理臺和水槽的上方增加焦點光補充照明。廚房有較多的收納區域,在層架上裝燈帶,便於取放物件。


還應注意的是,廚房應採用白色燈光,過暖或過冷都會影響對食材的判斷。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廚房除了環境光,料理臺和水槽還增加了補充照明。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衣帽間

衣帽間需要均勻、無色差的環境燈,鏡子兩側設置燈帶,衣櫥和層架應有補充照明。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衛生間

衛生間也需要較亮的環境光。鏡子兩側應有燈帶,避免採用頂燈對臉部造成陰影。馬桶頂部可增加閱讀燈(部分人如廁時有閱讀的習慣)。浴缸採用燈帶,營造均勻的光線(避免中央光源對眼睛的影響)。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雖然光的變化層出不窮,但只要弄清楚環境光、輪廓光和焦點光這三者的關係,就能完美地搭配好家裡的燈光佈置了。


看完這篇文章,關於家裝中的燈光佈置,你心裡有譜了嗎?

馬上實踐起來吧!



一兜糖家居APP認證設計師@草三冉CSR。設計經驗豐富,曾就職於伊東豐雄建築師設計事務所。


▼掃碼看看@草三冉CSR的更多內容▼


你以為日式風怎麼來的?60%的精髓靠“燈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