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深處的"山藥蛋"

我的家鄉在河北新樂市一個小小的村莊裡,生長在那裡的人稱馬鈴薯為“山藥蛋”。記憶深處,或是清晨,或是黃昏,姐弟們挎著竹筐隨媽媽穿過清幽的田間土路,去刨山藥蛋。當時的各家各戶,只在地頭種幾平米的馬鈴薯,供自家食用,那時小小的我,怎麼也沒想到我會與這種植物結緣,而且長達九年。

記憶深處的


大學畢業,本想用自己的專業尋找詩和遠方,誤打誤撞,紮根在圍場這座小小的縣城,這個不起眼的“山藥蛋”給了我,詩和遠方。

記得,和當高中化學老師的表妹談論我的職業,她反問我:這個山藥蛋不就是用山藥蛋種的嗎?還能有什麼奇妙原理?隔行如隔山,山藥蛋的種植原理跟化學反應一樣有深奧複雜的原理可循,這是我對錶妹的回答。

一株株脫毒苗是一剪刀一剪刀剪出來,在組培瓶裡生長30天成為健康苗;

一粒粒微型薯是一株株脫毒苗插到蛭石裡,歷經100天生長髮育才成就的;一個個種薯是一粒粒微型薯播到大田結出的辛苦之薯;一袋袋種薯又是歷經怎樣的波折出現在廣袤的大地上。這裡包含多少人的艱辛,怕是隻有馬鈴薯人才能懂得其中滋味。

我的職業,經歷輝煌,也歷經慘淡。和高中同學聊起各自的職業生涯, 我曾用”艱苦“來形容目前的形勢,她反問我:怎麼會用“艱苦”二字來描述?想做好馬鈴薯這個行當,人財物缺一樣都不行,這就是農業,我們辛辛苦苦堅守的詩和遠方,作為語文教師的她,立馬懂得我們的艱苦所在。

記憶深處的


小時候的山藥蛋,長大後的馬鈴薯,紮根九年的承德大豐,不管誰說了什麼,在說什麼,我們始終如一得在做馬鈴薯,而我也一直深信,承受艱苦才能看見遠方。

文/格瑞得集團承德大豐副總經理 耿亞紅

作者簡介:耿亞紅,2010 年加入內蒙古格瑞得(集團)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河北北方學院畢業,本科學歷,現任承德大豐副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