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做決定前,不要被父母干涉

01

隨著時代的開明,男女之間無論從地位,權利還是自由都呈現出了“公平”的趨勢,這種變化是積極,正面的變化,男女之間地位的平等,也使得社會迸發出了以往不曾有過的生機。

然而,烙印在血脈之中的千年文化,不會因十年,百年的改變而消失,從“男婚女嫁”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

除卻一些入贅等一些極少發生的事情,“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一直是千年以來結婚不變的旋律,時至今日,這種旋律在倡導男女平等的當下也極為自然。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做決定前,不要被父母干涉

在男女平等的思想下,現如今的婚姻雖說並沒有像以往那樣有明顯的地位劃分,但多數家庭依然呈現出男人持主導地位的景象。

這種景象潛意識中普遍會認為合理且正常,拋開烙印在人們思想上的文化不談,男性和女性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差異,使得男性更容易適應殘酷的自然,這點因大自然規則所主導,並不會發生變化。

無論人類是否存在,大自然都會產生固有的規律,這種規律迫使人類只能按照規律去生存,所以男女之間在家庭中的地位差異,並不能輕易改變。

​02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做決定前,不要被父母干涉

年關將近,以往擺放在街頭清一色的商品,也換上了一層紅色,伴隨著歸家的遊子,身在異鄉的旅客紛紛回家,街頭顯得愈加紅火起來。

“年”經過數千年的演變,不單單只是一個節日,它更多的是代表中國人賦予其獨有的情結,代表著闔家歡樂,團圓。

但對有些夫妻來說,“年”逐漸成為了地位之爭,面子之爭,在傳統思想以及男女平等思想的對撞下,“年”變得也不再團圓,歡樂起來。

近日,網上一則話題引起了網友紛紛議論:“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嗎?”

這個話題雖然不是每年臨近過年時都會在網上出現,但在實際生活中,就有很多夫妻開始面臨這種問題,尋找著解決方式。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做決定前,不要被父母干涉

當傳統思想與男女平等的觀念碰撞後,勢必會產生一些火花,而產生的火花會對家庭以及婚姻造成什麼影響,全看夫妻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網友持贊成“過年要跟隨男方回家”這種說法,理由是:女人既然已經出嫁,那麼便應該重視男方家庭,出嫁的女人在理論上已經和男方家庭成為一家人,一家人更應該在一起過年。

但另一種群體的出現,卻使得這種理論在合理中稍微有些不近人情,那就是“獨生子女”。

如果女人是家中獨女,過年時一旦跟隨男方回家,那麼就無法兼顧到孃家人,孃家人的存在對女人來說普遍至關重要,但女人如果不選擇跟隨男方回家過年,也容易使男方丟掉面子。

由此,傳統思想與男女平等的觀念,有了直接的碰撞,並且這種很難做出決定的問題,也使得這兩者觀念無法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03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做決定前,不要被父母干涉

獨生女是否應該在過年時跟隨男方回家過年?應該從雙方父母對這件事所表達的態度上去解決。

papi醬總是說自己是一個集美麗與才華於一身的奇女子,乍聽之下是她在自吹自擂,但通過她處理婆媳之間的方式,便能知曉她確實有才華。

過年是否跟隨男方回家這個問題,彷彿對papi醬來說並不困難,因為她每年過年都會選擇回孃家,並且不會因此和老公鬧不愉快。

“老公和我的父母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所以過年都會選擇陪伴自己父母。”papi醬在一期節目上如此說道。

除此之外,她甚至很少和婆婆打交道,因為papi醬眼中的婚姻,只有她和老公兩個人,與別人並沒有多少關係,並且她和婆婆的很少接觸,也促使papi醬幾乎沒有和婆婆發生過矛盾。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做決定前,不要被父母干涉

papi醬過年時的做法,也得到了雙方父母的認同,促使雙方父母認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父母不干涉兒女的婚姻以及尊重兒女的選擇。

如果父母不把個人意志強加在兒女身上,遇到類似於“過年去誰家”這種問題由兒女獨自去商量,那麼這種對很多夫妻造成困擾的問題,是否能夠容易解決一些?

答案是肯定的,男婚女嫁的傳統思想和男女平等的觀念一經碰撞,本身就需要夫妻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果父母橫插一腳,打破其中的平衡,那麼事情就會變得棘手起來。

所以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就需要雙方父母在兒女婚事問題上直接放手,在排除父母會干涉兒女最終決定後,那麼作何選擇,夫妻之間的決定相對容易達到統一,且不會對婚姻造成影響。

04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做決定前,不要被父母干涉

papi醬的選擇並非適合於所有女人,但papi醬公婆以及父母不干涉兒女婚姻的態度,卻值得很多父母模仿,有些時候,父母對兒女婚事造成的影響,會比預料之中的更大。

同時,父母普遍來說都希望兒女能夠幸福一生,由此也會為了達到目的,結合自身在婚姻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告知兒女,但每個人的人生,機遇以及思想不會相同,這些經驗是否會達到父母心中的目的,也是一件不可確定的事情。

與其如此,不如完全放手,要相信,不被父母干涉的婚姻才會自由,才能按照兒女心中規劃好的路線前進,最終得到只屬於兒女的幸福。

並且“過年是否跟隨男方回家”這件事,也只會在夫妻兩者之間達成見解,使男女平等以及傳統思想的碰撞有一個平衡點,進而互相尊重彼此決定的前提下,使這件事輕鬆解決。

“團圓”並沒有標準的定義,這個詞所代表何種意義因人而變,被父母兒女認可的團圓才是團圓,被傳統思想所定格,劃出框架的團圓,則是表面上的團圓,不被內心承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