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偉大旗幟 凝聚奮進力量——2019年曲靖市宣傳思想工作綜述

2019年,是載入史冊的一年,是鑄就輝煌的一年,更是砥礪奮進的一年。

在這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改革中發展、在創新中突破,內容領域不斷拓展,方法手段不斷改進,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活力實力全面增強,隊伍素質明顯提高,為實現曲靖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證。

高舉偉大旗幟,強化理論武裝,築牢曲靖“精神高地”

越是偉大的時代,越需要偉大精神的引領;越是築夢的征程,越需要偉大理論的指引。

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在實處,這是全市宣傳思想戰線築牢夯實精神高地的共識。始終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創新理論學習方式,豐富理論學習內容。堅持以上率下、分層推進,2019年,市委中心組開展集中學習10次,成為各級黨組織理論學習的“示範班”,全市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開展理論學習共計2000餘次,有效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全市黨員幹部“學習強國”平臺註冊使用人數達15萬餘人,有力地推動全市黨員幹部持續跟進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新戰略在珠源大地蔚然成風。組織全市黨員幹部做好理論刊物的訂閱、學習工作,全市共發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15萬冊,成為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輔導讀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後,著力打造領導宣講團、專家宣講團、大眾宣講團“三大品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工作立體化推進。2019年11月19日,省委宣講團成員、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文榮同志在全市帶頭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並深入沾益區金龍街道東海社區上柿花營居民小組向基層幹部群眾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通過領導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群眾講故事,推動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全市組織開展宣講活動2萬餘場,受眾120餘萬人,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全力打造全市12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示範基地,與曲靖師範學院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圍繞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實理論研究,推進了馬克思主義通俗化、大眾化宣傳普及。

把牢正確導向,傳遞主流聲音,形成強大“輿論攻勢”

萬眾一心迎盛世、舉國上下愛國情。這是2019年傳遍大街小巷、唱響村村寨寨的最強主旋律。輿論引導作為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凝心聚力的軟實力,理當不負重託。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慶之年,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堅持輿論持家,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打好主動仗,唱響好聲音。緊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這一主線,精心制定活動方案,廣泛開展“我和我的祖國”、“萬人同升國旗 同唱國歌”“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 ‘紅土地之歌’演講大賽”等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唱響了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昂揚旋律。全市宣傳思想戰線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部署,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等中心工作,組織媒體開設30多個專題專欄,開展大規模、多體裁、連續性報道。新聞發佈水平不斷提高,舉辦17場曲靖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充分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各地各部門發生的喜人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卓越成績。融媒體改革不斷推進,掌上曲靖、曲靖M等新媒體平臺影響日趨擴大,市廣播電視臺逐步形成全臺微信矩陣,曲靖日報獲全國報業大調研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市10個縣(市、區)全部成立縣級融媒體中心,有力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其中會澤被中宣部確定為全省首批“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重點聯繫推動縣。各項紮實有效的舉措,展示了輿論引領新氣象,全市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奠定了改革發展最大“公約數”。

注重立德樹人,弘揚時代新風,廣泛厚植“文明沃土”

社會進步需要文明引領,創新發展需要價值導航。

大到泱泱國家,小到平凡個人,都需要文明新風的滋潤、文明道德的傳承、文明價值的堅守。

文明,見證著一座城市的溫情與感動;文明創建,塑造著一個城市的形象與靈魂。堅持“惠民靠民為民”的創建理念,舉全市之力抓重點、破難點、掃盲區,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2019年6月28日,中央文明辦在曲靖市舉辦6月中國好人榜發佈儀式暨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彰顯“德者有得、好人好報”良好風尚。榜樣是一種力量,是一面旗幟。2019年,董永山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張國榮等4人榮獲第七屆雲南省道德模範,溫培俊等4人榮登“中國好人榜”。評選第六屆曲靖市道德模範25名、道德模範提名獎22名、曲靖好人19人,發佈30名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蹟,人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爭當時代新人成為常態。會澤縣、麒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納入全國試點縣(區)建設並初顯成效,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全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785個,文明實踐註冊志願者達90萬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曲靖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持續加大宣傳貫徹執法力度,市民文明習慣逐步養成。創建市級文明單位、村鎮243個,評選第三屆曲靖市文明家庭100戶,推薦50所校園成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力競相迸發。持續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實踐活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推進。崇德向善的社會新風尚得到弘揚,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信念與力量更加堅定,築牢了社會文明“壓艙石”。

夯實文化基礎,優化文化供給,提供豐厚“文化滋養”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一年來,全市宣傳思想工作者用心、用情謳歌偉大時代。進一步鞏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發揮文化陣地惠民利民作用,優化出版物、影片供給,增加農村電影放映數量。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文化產業協查工作和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廣泛開展“送文化下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等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全市建成公共圖書館11個、綜合文化站135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653個。舉辦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6000餘場,“送戲下鄉”5000餘場。市縣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和文藝院團開展流動服務1500餘場,服務人數達100餘萬人。全市農村電影放映近2萬場,觀眾人數達180餘萬人。結合脫貧攻堅任務和曲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部署,緊扣“文化進萬家”工程,大力推動“書香九進”活動,共開展讀書活動1000餘場,參與人數近30萬人。全市新聞出版產業實現總產值約6.8億元,比2018年增長8%。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電影《七月流水》獲第九屆“雲南文化精品工程”獎,電影《杜鵑花紅》獲“第八屆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獎”,先後有100多部作品在省級以上的評比中獲獎或展演。組織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演出157場,服務學生觀眾10餘萬人,增進了青少年對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傳承。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堅定的文化自信,讓曲靖聲音更加響亮,彰顯了曲靖“精氣神”。

講好曲靖故事,展示曲靖形象,傾力擦亮“城市名片”

讓曲靖故事越來越精彩,讓曲靖聲音越來越動聽,讓曲靖形象越來越美好。這是全市宣傳思想工作者的共識,更是為之不懈奮鬥的最佳詮釋和生動註腳。

過去一年,我們倡導“走出去”“傳出去”“唱出去”的原則,積極主動做好對外宣傳工作,著力講好曲靖故事、傳播曲靖聲音、塑造城市形象,提升曲靖知名度和美譽度。“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曲靖,中央、省、市30多家媒體的70餘名記者用鏡頭和筆觸深入挖掘長征路上的感人故事,緬懷光榮的紅色歷史,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中央、省級媒體刊播了稿件119篇,取得了良好的輿論效果。舉辦“輝煌70年——雲南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曲靖展活動,全面立體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曲靖市的滄桑鉅變和輝煌成就。舉辦“築夢曲靖、共贏發展”城市高質量發展推介會,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臺等27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走進曲靖實地採訪,全面展示了曲靖的良好形象和發展成果。2019年,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刊載宣傳曲靖的新聞稿件6800餘條,擴大了曲靖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形勢催人奮進,發展任重道遠,站在新的起點,曲靖市宣傳思想戰線將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強烈的責任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開創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