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法正,孔明,誰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

五金員工陳可為


這個不能簡單的說出誰更受信任的問題,龐統死得早,入夥時間短,暫且不表。而諸葛亮和法正二人是現在爭論得比較多的一個地方,但從二者地位來看

《三國志·諸葛亮傳》: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三國志·法正傳》: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

注意,此時劉備為左將軍,而諸葛亮的地位就其實已經相當於劉備軍政中樞中的大佬。我們不能簡單得說法正是謀主,所以受信任比較多。從官職安排來看,諸葛亮更多的是從事宏觀戰略上的事情,而法正是微觀戰術上的事情。正因為這樣,法正才能日常跟在劉備身邊,和劉備顯得更加親近,所以大家才會覺得法正更受信任,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才會說法正可以勸劉備。實際上來說二人負責方向不一樣,也各有所長,不能單純來看比較信任誰。但可以肯定的是,龐統的所謂受信任程度是不如諸葛亮和法正的。


金高南山買君顧


當年在白帝城,劉備身染重病,那時候劉備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了。劉備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就將諸葛亮召到自己的房間,告訴他,我希望你能輔佐我的兒子,要是我的兒子不爭氣,那你就蜀國的王吧,只要不傷我兒子的性命。這句話將諸葛亮嚇得夠嗆,直接跪地磕頭,表示自己對蜀漢皇室的忠心。從劉備到死的時候還敲打諸葛亮能看得出來,劉備並不是那麼信任諸葛亮,敲打他讓他明白自己的地位。


南朝灬


三國時,劉備的手下有幾個有名謀士,孔明、龐統、法正等,此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孔明,龐統的才氣也不容小看,只是可憐他英年早逝,所以沒能像孔明一樣揚名世界。

但劉備最信任的謀士其實是法正。

法正是劉備手下不容輕忽的存在,他亦是當時頂尖的謀士,他的軍事才氣其實不比龐統等人差,可惜他本人有脾氣弊病,過甚注重小我私家的私怨,還為此殺了幾小我私家,不過,在戰亂年代,這類搭檔也不算大年夜大事了,他仍舊是劉備手下的得力干將,也是蜀漢功勳出色的賢臣,他逝世往後,劉備也少了一個能夠直言指出他的夥伴的直臣,一旦沒有人勸阻得了劉備,他就會犯大年夜大錯了,後來的慘敗等於一個鐵證,所以孔明才會嘆,假如法正還在,說不定能夠勸阻得了主上。

在劉備手下的謀士中,法正是深得劉備信任和痛愛的,就連孔明和龐統等人都不及,所以若論龐統和法正誰兇悍,那自然是法正了。


小華歷史


1,不需看正史,所謂的正史也不過是後來人根據前人的隻言片語彙編而成。我們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待。

2,諸葛,龐統,法正。諸葛善行軍佈陣,龐統喜奇謀詭計。法正,演義上沒啥特點,但作用細思極恐。

3,諸葛就不說了,沒什麼爭議性。遇到司馬懿之前攻無不克,為了政務嘔心瀝血(這是短板,操勞而死)。龐統,在劉備收下當縣令時一個月的政務愣是被他幾天完成。(政務無雙),卻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殺。(好聽點就叫時運不濟,不好聽直說軍事才能全無,頂多做個幕僚,出出計謀)

4,重點是法正,作為川中流派的代表,政務肯定牛的,諸葛曾說,論政務自己遠不及孝直,他若在世,自己不至於如此操勞。論行軍佈陣,定軍山戰役首功,致使夏侯淵被黃忠居高臨下斬殺。劉備夷陵大敗亡命白帝城,諸葛又說,若孝直在世,定能勸住主公伐吳,不至於此敗。

5,綜合上述,法正是個神奇的存在,演義不多寫,但作用巨大。但單以信任度來說。還是諸葛,畢竟託孤白帝城只有諸葛一人,基業大半功勞全靠諸葛。劉禪稱之為相父,,霸王項羽對範曾喊過亞父類似的詞。。能讓一國君主這樣對待的,古代也沒有誰有如此待遇了。


有故事的劇


我覺得若論為將,劉備最信任的當然是關張;若為謀士,劉備應該最信任法正;若論管理內政,劉備最信任的應該是諸葛。

所以劉備在得到龐統、法正後,諸葛基本都是在管理內政,比較重要的戰役打仗,用的謀士是法正和龐統。即使是劉備死後也沒有把兵權全部交給諸葛,而是又安排了一個李嚴來分諸葛兵權.只不過,後來諸葛抓李嚴一事之失,把他貶為庶民,這才真正掌握了蜀漢的兵權,可見,劉備也不放心讓諸葛全掌兵權。

法正,字孝直,世代名士,他亦是當時頂尖的謀士。為劉備屢獻奇計,最終成為了劉備最信任的謀士,那法正獻了哪些計策?

其一:劉備層無路可走之時,法正獻策要劉備入蜀,並設法取代劉璋在屬地的統治地位。法正認為劉璋為君無能,不善用人,非明君人選,劉備可先奪取益州,以此為據,逐步獲得屬地大權,劉備也因採取此計建立了蜀國,成就三國鼎立之勢,法正的這一計策,對當時的劉備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其二:說服劉備迎娶吳氏,通過聯姻拉攏當地勢力,以穩固在屬地的地位。吳氏本是劉璋長兄劉瑁的遺孀,劉備顧慮劉瑁為同一族姓,有違人倫禮法,法正知道後力諫劉備打消顧慮,儘快迎娶吳氏,最終為蜀國爭取了有利的幫助

最後,法正以一計聲東擊西,幫助劉備奪取了漢中,使劉備在屬地的霸主地位真正確立下來,進而有實力與曹操、孫權他們對峙。

不幸的是法正很早便去世了,享年45歲,法正的去世讓劉備非常痛心,痛哭數日後追諡法正為翼侯。可見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確實不一般,而劉備如此看重法正,肯定離不開法正屢獻奇策,助其成就偉業的忠心。現在大家應該能理解劉備最信任的謀士不是龐統,也不是諸葛亮,而是屢獻奇策的法正了吧?

而法正逝世後,劉備也少了一個能夠直言指出他的夥伴的直臣,一旦沒有人勸阻得了劉備,他就會犯大錯了,後來的慘敗等於一個鐵證,所以孔明才會嘆,假如法正還在,說不定能夠勸阻得了主上。


新世紀農村困局


在劉備手下的謀士中,法正是深得劉備信任和寵愛的,就連孔明和龐統等人都不及,所以若論龐統和法正誰厲害,那自然是法正了。



小馬哥的工地生活


拋開影視劇作,從歷史記載,我認為是法正,打仗基本帶法正。孔明出山時還比年輕,劉備在世時孔明是主要負責後勤,而劉備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只帶法正沒帶孔明,結果劉備戰敗後鬱鬱而終。當時法正就說了如果孔明在身邊結果就不大一樣了。可以說劉備死後比生前還信任孔明,但也是無奈之策,畢竟當時也沒有什麼可託付的人了,在託孤環節,如果孔明篡位,身邊刀斧手可能就動手了。所謂伴君如伴虎,劉備帝王之心、城府深,怎麼會輕信於人?


一書灃


龐統在軍事方面才華橫溢 孔明在治理方面傲世群雄而法正更是綜合前二人之所長 可以說這三個人都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 劉備能夠從一個唱著流浪歌的皮包公司最終發展成一個上市公司的老闆這三人功不可沒


跑音的鋼琴


個人認為劉備最信任的人是法正,史料記載法正之死令劉備連哭數日,而且作為劉璋舊臣官至尚書令,護軍將軍。孔明說過,夷陵之戰若孝直在,不至主公有此戰。可見進入漢中後,對法正的信賴已超孔明。


跳跳的蝸牛


首推孔明。信任分很多種,劉備對孔明的信任是可以相托天下及後代子嗣,對法正的倚重是對川蜀豪族的籠絡與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