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賺錢的祕密


01

便利店的盈利模式

便利店盈利的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靠商品的差價,偶爾也有部分品牌會給一定的費用,所以商品的定價基本體現的是商品的終端零售價,也就是廠家的建議零售價。

便利店需要先款後貨,所有的商品都需要先付出本金,然後把貨進過來賣,賣出去才有利潤,賣不出去就沒利潤,還要承擔保質期和折舊的風險。

一般便利店的商品平均毛利在25%-30%左右,2019年相信全國大部分的便利店主要的利潤都是來自菸草,香菸是一個便利店最核心的產品,沒有香菸的便利店,除了一些連鎖的便利店之外很難生存,普通的一個便利店一年單單香菸的純利潤少的幾萬塊,多的幾十萬,這點真的不誇張,最高等級的煙證一年20萬以上的利潤很常見,香菸還有更多的盈利方式。只有開便利店的人才能深有體會為什麼中國菸草是全宇宙最賺錢的公司。

其他的酒水飲料也是細水長流,比如礦泉水,批發價一般在0.5-1元之間,便利店零售1.5-2元,50%的利潤,雖然不起來,但是整年累計下來,還是很可觀的,飲料、酸奶、啤酒、方便麵、火腿腸是便利店量最大的幾種商品,休閒食品和日用百貨利潤高,量會小一些

便利店的利潤主要靠守出來的,尤其是夜生活豐富的地區,晚上都是捨不得關門,因為有時候夜間的銷售比白天要好很多,因為很多競爭對手都關門了,大部分便利店的老闆最矛盾的就是睡眠不足,想關門又捨不得的狀態,最難熬的還是每天都坐在店裡,沒有活動空間,一個人開便利店是很痛苦的,兩個人會好很多。

開了店以後才會知道的事: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每天起早摸黑,關門休息不單單是沒有收入、付房租,關門一天少賺了很多錢,感覺錯過了幾個億。


超市賺錢的秘密

02

超市的盈利方式

超市就不一樣了,超市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賬期和現金流。

超市最核心的優勢就是用有賬期,賬期產生現金流。

很多人不明白賬期是什麼,這要從超市和供應商的合作模式說起。

一般的供應商指的是廠家或者二級代理商,廠家在每個地區都會有代理商,而這些代理商會在該區域內擁有獨家銷售權,但是也需要代理商去維護市場,來完成廠家給出的目標。很多商品主要的銷售渠道就是超市,比如:日化類、紙品、糧油、休閒食品、塑料紙品、不鏽鋼、陶瓷、針織品、個人護理等,如果不和超市合作,那肯定是完不成廠家的任務的,那個代理商最核心的資源就是和區域內超市的合作關係。

供應商為了和超市合作,就需要接受超市開出的條件,出了極個別非常強勢的品牌,大部分的品牌都會接受超市給出的合作方式,具體有以下幾種:

1、月結,供應商給超市供貨,貨款每個月結算一次

2、鋪底月結,某些商品超市會要求第一單不做結算,第二次供貨開始按照月結的方式進行合作,第一單隻有終止合作了才會進行結算

3、滾單,第一次供貨的貨款在第二次供貨後才進行結算,一般要求第二次的金額不能低於最低供貨額,低於最低供貨額將累計到下一次進行結算

4、現款現貨,只有很少的貨品是需要現款採購的,現款採購很難保證售後,有問題可能供應商會扯皮。

5、預付款:如果超市願意預付款,那麼供應商會給出一個非常大的優惠政策,超市可以比正常供貨價低的價格採購,但是零售價格不作調整,這樣會增加毛利。

6、實銷月結:供應商將貨品供應到超市,超市每個月按照銷售額的成本價或者約定的比例進行結算,這種模式超市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賣不完的或者滯銷的都由供應商自己承擔,一般針織、化妝品類會選擇這類合作方式。

出了現款現貨和預付款,其他所有合作方式都會有一個賬期,每個供應商在次月約定的時間到超市財務部分核對上個月的賬目,財務核對完只有會開具對賬匯款單交出納匯款,一般對賬期在每個月10-20日至今,匯款日20-月底。

明白了賬期,就清楚了現金流是如何產生的,賬期內產生的銷售額都在超市的賬戶上,銷售額越高,現金流就越大,而且通過合作方式可以將這部分現金一直在超市進行週轉,一般的賬期會有45-60天,有些超市資金緊張還會把賬期延長至90天,比如一個超市月營業額為100萬,那每個月超市賬面上將會有100-150萬的現金流是穩定的,實際自己承擔的商品進貨金額並不大。

明白了賬期和現金流,還要知道超市是如何獲利的,主要為以下幾個模塊:

商品的差價:這也是最大的一塊,超市為了吸引人氣,會推出很多特價商品,這部分商品的毛利很低,甚至負毛利,但是進超市採購的客戶除了購買特價商品,還會購買很多日常所需要的商品,規模越大的超市商品越豐富,顧客也能夠一站式採購到所有商品,都不需要去其他便利店或者超市再跑一次了。

堆頭和陳列費:代理商為了推廣代理的品牌,會花錢買下一個推頭或者一組貨架專門陳列某個品牌的商品,並且做出很多吸引人的賣掉,一方面提高品牌知名度,一方面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這就需要支付給超市一定的費用來保證某段時間內單一陳列該品牌的商品,堆頭和特價陳列會對銷售的提升很大,超市一方面獲得了額外的費用,還能繼續獲得商品銷售的利潤。

導購和促銷員的支持:代理商為了提高商品的銷售額,會上促銷員來專門銷售他們的商品,代理商支付給促銷員工資,由超市管理促銷員的日常工作,有些生意很好的超市,大部分員工都是廠家的促銷員,實際由超市承擔的工資的只有小部分了

店慶費:像過生日一樣,每年的店慶超市都會向供應商提要贊助做店慶活動,一般少的200-500,多的1000-5000不等。

扣點返利:供應商和超市協議達成一定銷售之後給予一定的返利。

管理費:管理導購和促銷員額外支付的費用,一般50--200一人/月不等

紙皮:這一塊生意越好量越大,最高的行情1.8元一公斤,每個月幾百甚至幾千的收入

會員儲值沉澱:這一塊沒有開過超市的人不會提到,其實也是一塊隱形的收益,很多會員充值之後並不會全部消費完,那充值的金額會一直存在賬戶上,甚至一些單位統一辦理的節日卡,好幾年都不會來消費都有很多,開得時間越長,累計的儲值金額就會越高,這部分金額甚至到撤店都還有很多未消費的,有些是客戶遺失了購物卡,有些是客戶自己都不記得了。

所以投資超市,最大的支出是房租、人工、硬件和軟件的支出,貨款這塊反而不是很高,只要銷售額一直穩定,就能夠利用供應商的貨款進行週轉。這就是很多便利店100平方需要投資30-50萬左右,而1000平方的超市只需要100-150萬左右就可以投資了

超市賺錢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