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個加強”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福建:“四個加強”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內容,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基礎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村地區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之一,相對城市而言,醫療衛生條件薄弱,又正值新春佳節前夕,大量農民工返鄉,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為此,福建省農業農村部門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牽頭組織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攻勢,改善農村環境衛生,著力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衛生習慣,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杜絕傳染源頭,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加強環境衛生

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在“三清一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做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引導村民自覺打掃屋內屋外、房前屋後柴草雜物、積存垃圾和生活垃圾,做好雞鴨等畜禽圈養,及時清掃畜禽糞汙,清理河塘溝渠、排水溝的垃圾和漂浮物,剷除病源生物滋生環境,從源頭上預防疾病傳播。

全省14348個村級基層黨組織發揮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領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58萬人次進行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春節前後全省各地清理各類農村生活垃圾52.35萬噸,清理村內塘溝9165條,清理村內淤泥數量5萬多噸,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數量4.65萬噸,有效改善了村莊的環境衛生,降低了疫情傳播的風險。

加強保潔消殺

強化疫情期間農村保潔制度,做到垃圾有人清理、廁所有人管、汙水不亂倒,特別是農村主幹道、小廣場等公共區域做到不漏掃、不斷檔。

一是強化垃圾清運力度。增加垃圾車輛轉運頻率,增派保潔、轉運和垃圾處理廠工作人員,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及時清運。據不完全統計,全省鎮村日均增配垃圾轉運車3524車次、保潔人員1.8萬人次。

二是強化廢棄口罩收集處置。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目前全省鎮村已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桶4.6萬個。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將收集後的廢棄口罩專車密閉,單獨消毒,規範處置。

三是強化重點區域消殺。對生活垃圾清運點、垃圾桶、運輸車輛、轉運站、垃圾處置廠實行每日消殺。落實農村公廁“一長兩員”制度(公廁長、管理員、保潔人員),增加農村公廁保潔頻次,每日消殺,預防糞口傳播。

加強宣傳教育

一是加大宣傳覆蓋。通過倡議書、一封信和村內大喇叭、網絡小視頻、短信、微信等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大衛生如廁、日常保潔、衛生防疫等知識宣傳,引導農民群眾保持戶廁清潔、飯前便後洗手,不亂扔生活垃圾、不亂倒生活汙水、不隨地吐痰,在疫情防控期間不亂丟用過的口罩,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生活習慣,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各地共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數量56萬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76萬份。

二是加大典型帶動。通過“美麗庭院”“文明家庭”“紅黑榜”“小手拉大手”“愛心公益超市”等活動,培育宣傳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激發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南平松溪縣創辦“愛心美德公益超市”,引導群眾用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和文明行為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推動良好習慣養成。

三是加大志願服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基層群團組織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成立由黨員、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等組成志願服務隊,積極充當關口守護員、人員聚集勸導員、健康防護輔導員、環境衛生巡查員和疫情防控宣傳員等工作,群策群力全力防止疫情蔓延傳播。寧德古田卓洋鄉全鄉16個村均成立志願服務隊,由黨員、村民代表、婦女代表、團員、老人會成員等組成,共有106名志願者。

加強組織保障

一是充實基層力量。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各地精準選派機關幹部下沉一線,馳援基層,分赴重點鄉鎮、街道和社區、村,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支援基層、幫助基層、服務基層。全省29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及時返崗抗擊疫情,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二是發動群眾參與。將房前屋後整治、公共環境衛生等村莊清潔行動納入村規民約,明確農民維護公共環境職責,鞏固村莊清潔行動成果,推動村莊環境管護的制度化、長效化。南平順昌創新網格化管理辦法,探索“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三是強化督促引導。福建省已同步公佈省市縣三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舉報熱線電話,建立問題辦理機制,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受理,有效解決。探索在“”閩政通”、設區市政務App等開設舉報直通窗口,鼓勵廣大群眾參與監督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