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木馬”系列殺人惡魔在臨刑前只是提了這麼一個簡單的要求

小時候,家長都跟我們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跟陌生人走,不要跟陌生人講話。這些叮囑我們從小聽到大,但是身邊的無數例子告訴我們,這些叮囑是有用的。

本故事發生在本世紀初,主人公名字叫黃勇,因為長期孤獨寂寞導致整個人內向,缺乏溫暖。


“智能木馬”系列殺人惡魔在臨刑前只是提了這麼一個簡單的要求


在他12、3歲的時候,逛廟會的時候,看了一個影片,名字叫《自由人》,影片說的是一個無情的殺手獨來獨往的故事。年少的黃勇被影片中的主人公深深的折服,他也想成為像主角一樣的殺手,與眾不同。

這個邪惡的種子在他的心裡深深地埋下,等待著破土的那一刻。

1990年,黃勇從平輿縣玉皇廟鄉聯中畢業。

1991至1993年,在駐馬店市一民辦的電子技術學校讀書。

1994至1995年,他先後在駐馬店市幾個歌舞廳當音響師。

1996年跟其姑父在駐馬店市幹建築活。

1997年在家務農,沒有外出。

1998年隨父母在新疆伊犁打工。

1999年在家務農,秋季到新疆拾棉花。

2000年以後一直在家務農。

2001年夏天,黃勇的父母兄弟到平輿縣城幫人養豬,就黃勇一人在家住。

少年時埋下的種子終於等到了破土的那天,黃勇開始著手實施他的第一次殺人。

根據黃勇的供述:“現在場所條件具備了,如果在市面上殺人,容易暴露。就想尋找一種工具,因為我體力有限,恐怕不能每次都取勝。為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想製造一種殺人工具,使人失去反抗能力。”

黃勇自己一人在家,他開始翻找家裡適合的工具,當他看到壓麵條機支架的時候,突然一愣,然後躺上去試了試,感覺很合適。於是黃勇將支架進一步改裝,把短板換成了長板,又給長板上刷上綠色的漆,再躺上去,這下更適合了。於是黃勇給他起名叫“只能木馬”。


“智能木馬”系列殺人惡魔在臨刑前只是提了這麼一個簡單的要求

在接受訊問時,辦案人員問:“為啥管殺人工具叫智能木馬?”

黃勇說:“年輕人都有挑戰自我的想法,人人都不傻,以為自己很能。我給它起名叫智能木馬,能使人失去戒備心,我就容易得手。”

條件具備後,黃勇想找個人試試。想到如果殺女人,顯示不了英雄氣概,決定選擇男青年。

黃勇說,選擇男青年,是因為他們沒有社會經驗,容易上當受騙。而這些對象,只能在網吧、錄像廳、遊戲廳內才能和他們接近。

黃勇第二天就到平輿縣尋找對象。上午在電影院錄像廳看錄像,沒有找到目標。剛吃完午飯,一單身男青年從他身邊經過。感到他符合條件,黃勇便主動上前套近乎。

這名年輕人叫王平,平輿二中學生,是平輿縣系列殺人案中的第一個被害人。

黃勇以帶他回家拿錢為由,將王平誘騙回家,到家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黃勇指著“智能木馬”對王平說:“這是一種遊戲,能夠測試一個人的反應能力有多強。”

隨後他躺了上去對王平做了示範,王平一看,這簡單,然後自信的躺了上去,雙手雙腳被固定的“智能木馬”上,頭卡在兩個木頭中間。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黃勇猛的將一條白布勒緊王平的脖子,王平來不及反抗,就已經沒了氣息。


“智能木馬”系列殺人惡魔在臨刑前只是提了這麼一個簡單的要求

“人死之後,我心中比較亂,就想怎樣處理屍體。開始想把屍體拋到野外,一想容易被發現。想了有兩個小時左右,決定把屍體肢解。聽見鄰居家河南電視臺‘梨園春’節目正在播放時,我到西間開始把王平的衣服扒光,用俺家的菜刀把屍體肢解成七塊。”

黃勇決定將屍體埋在自家院子裡,巡視一週後,最後決定將屍體埋在靠近茅房的位置,茅房氣味比較大,不容易被發現。於是,黃勇將裝有屍體的尼龍袋子埋了進去。緊接著將王平的衣物都統統燒掉。最後把殘留在地上的血跡翻土埋起來。

黃勇說:“把現場處理之後,我心裡有一種喜悅感,自己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接著又有一種恐懼感,心裡害怕被發現,一直沒有作案。”

隨著時間的流逝,恐懼慢慢褪去。

黃勇說:“第一次殺人時比較匆忙,沒能真正感受到殺手的感覺,決定第二次殺人找回感覺。”他決定繼續尋找目標。

2002年夏天,黃勇在一家遊戲廳內碰見一男青年正玩遊戲機,但技術不高,便把他確定為目標。黃勇主動上前教他打遊戲的訣竅。通過交談,他自我介紹說叫吳非,在鎮中附近承包建築小活。黃勇趁機以給他介紹更好的工作為名,把他騙到家。

將他騙上“智能木馬”之後,故技重施,將他殺死,然後將他埋在王平的旁邊。

就這樣,黃勇瘋狂的作案,前前後後兩年時間,黃勇共殺害17人。

被抓後,記者曾問黃勇,你在殺第17人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黃勇說:我已經完全掌握了殺人技術,但是膩了,不想再殺人了。

張雷是黃勇誘騙到家的第18人,四天之內,黃勇殺了張雷五次,但是都沒有殺死他。

張雷一直用言語打動兇手,希望他能放了自己,期間他曾試圖逃跑兩次,但是都沒有成功,,後來張雷還告訴他,之前他殺人的事情。

11月11日,張雷見黃勇在屋裡徘徊,嘴裡還唸叨著“殺?不殺?”機靈的張雷說:“你放了我吧,等你以後老了我來養你。”這句話最終救了張雷。

黃勇稍微猶豫了一會,眼角流出了淚水,隨後將張雷送回平輿縣城。

回到縣城後,張雷並沒有當時就回家,也沒有報案,因為逃過劫難的他嚇壞了,害怕黃勇跟蹤發現他家的位置。

他在同學家過了一夜,第二天才回了家。用嘶啞的聲音告訴了奶奶事情的經過。奶奶將這件事告訴張雷的父親張亮,並報了案。

在張亮父子倆帶領下,平輿公安局刑警抓獲了黃勇。黃勇並沒有出逃,不過抓捕的時候4個警察才最終制服了他。

據他後來交代,他沒出逃的原因是“我拿刀跟蹤過張雷,知道張雷當時並沒有報案”。

張雷的機警又救了他一命。

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稱黃勇的犯罪心理問題主要為:孤獨與冷漠造就其心理內向;生活乏味與挫折加強其內心的渴望與想象;影視中的英雄暴力行為喚醒其“夢想”;良好智力與獨居成就了黃勇的“殺人想象”。

最後在執行槍決前,黃勇提出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想喝一碗熱騰騰的粥,那天,天氣不熱但是也不算冷,可能他想暖和暖和冰冷的心吧。

正所謂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希望世界多一些溫暖,少一些陰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