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的經歷,讓你明白了什麼?

洛小駱vlog


1.拒絕食用野生動物,看到有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請積極舉報,不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通過這次事件,它切切實實影響了每個人!


2.家中常備家庭急救包,確保每次不管疫情還是自然災害,都可以第一時間保護自己。像這次疫情開始,口罩都買不到。

3.要勤儉持家,不要做月光族花錢不要大手大腳,最好自己存一些備用金!把花的越多賺得越多這種毒雞湯扔到糞坑裡!


4.這次疫情死亡病例基本都是自身就患有疾病的或者身體素質差的。平時就要多鍛鍊身體,保持好的作息規律,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5.如果可以給自己買一份保險。


6.世事無常,人生苦短,還請開心的生活。無論你是個汲汲無名的普通人還是身家千萬的老闆,通過這次事件,人可以沒有一絲徵兆,說沒了就沒了。


阿杰沒有禮貌


這次疫情來的太突然了,有種禍從天降的感覺,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我身邊的朋友,親人,都沒有太重視,覺得經歷過之前的非典,這都不算事兒!

但是隨著新聞一次一次的輪番提醒,大家終於逐漸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人都是這樣,事情不到自己身上,永遠意識不到危險!

我這人超級怕死的!所以自從發現了嚴重性後,我基本不出家門,出門也會戴口罩!!

平時刷手機,看到還有很多明星啊,各個國家啊,都有發來資源援助,不得不說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

最後,對我一個有對象的人來說,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啊!都是在家憋壞了的!我突然發現這異地戀是真的不容易啊!

經常異地戀的姐妹們!千萬要互相體諒一下!畢竟隔著手機傳遞出來的情緒,很難讀懂!


種草小先生


今年疫情

讓我明白了

國強則明強,國泰則民安,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自豪 ,而驕傲 而努力奮鬥

看到很多明星,很多企業的捐款,

深深的觸動了我,有的傾盡全力都病倒了,

有的一毛不拔,雖然不能道德綁架

但是我那時真的想去武漢做義工的,哪怕醫院清潔工也行。

想為祖國出一份力,當然後面只能乖乖待在家裡

照顧家人,不添亂,出自己僅僅能出的力量

這次,我也告訴了我的寶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命和責任

叔叔阿姨都在前任拼命的工作,很多天都沒閤眼的

鍾爺爺84歲奔赴前線,還有李奶奶73歲

他們是為了什麼?

是責任麼?是義務麼?還是什麼?

我覺得是一種情懷,一種愛國的精神

我們能為國家出力的,就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好好的工作奮鬥一輩子,

同時,教育好自己的後代,如果每一箇中國人都具備這種情懷,和精神

中國將無堅不摧,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贊]

我愛你我的祖國

做一箇中國人真幸福[玫瑰]


靈性塔羅


我們吉林市控制的很好,病例少,昨天有的早市開放了,我開車路過農貿市場,看到擺放的青菜,水果,肉類,鹹菜,竟然要流淚的感覺!以前擁擠的,不太衛生的,不太規範的農貿市場,熙熙攘攘的買菜的市民,衣冠不整,實際是我們最幸福的日子!


107jcbg


疫情期間,一直宅在家中,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第一、生命誠可貴。只有活著才有資本談理想,談奮鬥,談花花世界。在災難面前,人類還是很渺小的,一個小小的病毒就可以奪走一個人的生命。

第二、學會感恩。儘管疫情蔓延全國,但是在國家的領導下,最終我們取的了輝煌的戰績。這一切都離不開奮戰一線的白衣天使,這一切都離不開奮鬥一線的人民警察,這一切都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團結奮鬥。我們感謝他們,感謝這些偉大而不平凡的人。

第三、學會奉獻。在一次次的災難面前,他們奮勇向前;在一次次的危難之際,他們挺身而出;在一次次的困難面前,他們義無反顧,砥礪前行!疫情期間,一個一個的逆行者,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四、學會去愛一個人。自從畢業以來,每年都是行色匆匆,在家待不了多久,每次臨行前母親都是千叮嚀萬囑咐,在他們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這一次,我深深的認識到,父母親年紀大了,更需要我們陪伴,及時我們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我們也要經常打電話,經常陪父母多聊天。

疫情期間,讓我明白了很多,希望在今後的生活中不留遺憾!





蒹葭湖畔的放牛娃


和平年代,每一個平安日子也都來自不易。

在這場特殊的疫情戰役裡,我們每天一睜眼就關注著全國的疫情統計數字,那些冰冷的數字的跳動,就像一記記重錘敲打著人們的心靈。面對災難帶來的嚴重傷害,平凡的人們,內心感到無奈也充滿了憐惜。

我們也看到,在這場戰爭中,有那麼一群特殊的人員,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所學,衝鋒在一線。這些奮勇向前的勇士們,有的是耄耋老人,有的還不到而立之年,不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下,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身份:醫護工作者。

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一下他們當中的那些優秀代表吧。

鍾南山,出生於1936年,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帶領全國人民成功戰勝非典,如今抗擊新冠病毒,84歲高齡再次掛帥出征。

李蘭娟,出生於194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度國家科學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73歲高齡,現在一直奮戰在武漢疫情前線。

仝小林,出生於1956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者,除夕當天帶隊奔赴武漢,戰鬥在最危險的前線。

劉智明,出生於1969年,主任醫師,博士,神經外科專家,曾任武昌醫院院長。在疫情艱難時刻,武昌醫院開放接收新冠病毒患者,作為院長,他帶頭查房,組織醫院最強的醫護力量救治病人,2020年2月18日不幸因感染病毒離世,享年51歲。

(左為莊誼)

莊誼,出生於1978年,南京鼓樓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他主動請戰於大年初一奔赴武漢,成為首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成員,至今已經戰鬥在前線近40天。

李文亮,出生於1985年,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畢業,曾任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2020年2月7日凌晨因感染病毒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5歲。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被稱為疫情“吹哨人”,新華網評稱:李文亮醫生精神不朽。

彭銀華,出生於1990年,曾是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疫情來臨,主動推去了婚禮,投入到抗疫前線,2020年2月20日因感染新冠病毒搶救無效去世,年僅29歲。

這些時代的英雄,都是每一個年代的優秀代表,從30年代到90年代,延續著60年一甲子的接力。就是這樣一代代的人們,在危急時刻,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守護祖國。此刻,懷著敬仰和沉重的心情,我們真實的體會到了那句流行的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的深刻內涵。

是的,經過了70年的櫛風沐雨,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如今的祖國,繁榮昌盛,經濟總量已經是全球第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小康社會即將到來。和平年代,不需要我們像革命前輩那樣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每一個平安的日子,都離不開那些在背後為我們默默守護的人群。醫護工作者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闡述了新時代知識分子的擔當: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易知君


1、病從口入(這個成語以後不需要語文老師講了,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2、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禍事來得莫名其妙,真的是不可預知)。

3、掙錢誠可貴,生命價更高(疫情之下,全國的企業,個體戶們損失的不是一星半點,但為了大家的健康,你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4、天災不可怕,人禍最難防(病毒不是新產生的,人家在那裡好好地,你為什麼非要招惹人家呢)。

5、距離產生美(一大家子天天待在一個小房子裡,真的有點不適應)。

6、科學與藝術,都是美的載體(看看病毒的那些清晰的照片,哪一件不是藝術品)。

7、人人都有事,就怕人來查(抗議期間的很多事情,我不說,大家懂得)。

8、危急關頭,方顯英雄本色(致敬那些真的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供應系統的普通民眾)。

9、勞動最光榮(我想說,以後法律必須明確:勞動是人的基本權利,被剝奪了絕對是一種懲罰)。

10、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形容現在的情形,很是貼切)。

11、禍從口出(最近,這個故事的主角很多,大家可以自由發揮)。

喜歡的朋友們關注一下,你們的鼓勵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


喵喵愛思考


這場疫情我明白了很多事:一、人要有自己的房子,最好是別墅,獨門獨戶,最次是個洋房,鄰居相互打擾少,房子應該在二三線城市,一線貴的不說,太危險,人多,什麼人都有,千萬不住農村,人素質不高,商業不發達,不像城市去一趟超市吃喝拉撒買全了,網購也方便,醫藥條件也好,房子要舒服,水電氣空調洗浴一應俱全,物業好,什麼事有人管,綠化可以不受打擾散步。二是要有親人,有老婆有老公,吵架也有個還嘴的,死了有報信的。三是家中得有錢,一年不工作餓不著,家中得備著糧油米麵菜純淨水,突然斷水斷電斷糧個八月餓不著,得備常用藥,感冒拉肚子小來小去自己治,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手電筒蠟燭都得有,最好備桶汽油。四是朋友是閒大瞭解悶的,關鍵時候用不上,一兩個可以換命的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電影中,生活中沒有。五是活著最多考慮五年內的事,生命無常,說沒就沒,別向外借錢,很可能有去無回,也別存太錢,不一定有命花,但銀行卡里得有個三五萬元,網絡用。六面子是不值錢的,沒用,形象更沒用,不指著臉吃飯,胖瘦醜俊都沒關係,該吃吃該喝喝,有一天你想吃不一定能吃上,只要自己高興就好,你瘦和俊沒人給你磕頭給你錢花,你胖和醜也不用作別人交錢,你地位再高再有錢再美,一樣有人恨你罵你咒你,只是你聽不到。天有不測風雲,對自己好點,對老婆孩子好點,對爹媽好點,對幫助過你的人好點。


迪迪爸爸1


感嘆下生活的不易,且行且珍惜,遠離信用卡,貸款。物慾只是一時的享受,粗茶淡飯雖然簡陋,但是細水長流,平和淡然,不爭不搶,無慾無求。只求生活平淡,家人平安。

如果可以我想去農村,種一畝三分地,養幾隻家禽,有一座小院,吃喝不愁,收入多少無謂,吃食健康就好。

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心平氣和,鄰居和睦,遠離紛爭,遠離浮躁,悠然自得。


騎著三輪車追鳥


嗯,首先要有積蓄,因為大災大難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沒錢會讓人生活的很狼狽不堪,還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有獨立的生活工作空間,不至於影響身邊的人。

平時家裡必備一些防護用品,遇到不測,可以應對,如;醫用口罩😷消毒殺菌物品。

以後少去人流密集場所,如果不得已,一定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通過這一次疫情教訓,在外用餐儘量選擇煮熟煮透的食物,不會選擇半生不熟食品,涼菜儘量自己在家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