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順其自然才是‘道’”,到底何謂“順其自然”?你是怎樣理解的,又有哪些人生感悟呢?

無限本尊趙美神





楊雪荷


一切有為事物,皆為因緣和合的結果:

一切都是因為有我

而興波瀾

一切因為有我

而不自主不自在

得大自由

順大自然…..

佛教認為,只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當中,時刻保持內心的喜悅,不受外在環境所影響。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而是盡人事聽天命。不管經歷了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坦然去面對和接受現實,如果是順境,就要學會珍惜當下,認真感受當下的幸福和快樂。如果是逆境,就要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抱怨、不消極,從而使自己走出困境,緣來不拒,緣去不留,順其自然的面對一切,這就是隨緣。

《金剛經》有言:一切有為法都如夢幻泡影:

過於用心

執著一個我的存在

貪心養育了狹隘的天地

怎麼也走不出爽朗的自我……

無我是佛學的概念,無我並非是沒有我的存在,而是說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的存在。

每一分每一秒,我們的身體其實都在變化,我們內心的念頭思維也在變化。只是說這些變化太細微了,從微觀上來說,我們今天和昨天以及明天的差別,可能是察覺不到的,但是一個人如果把時間拉長,宏觀上比如今年和去年來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今年可能和去年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外形上長胖了,或者瘦了,或者換個髮型,又或者說內心裡面想法以及願望也產生了變化,例如本來想幹銷售的工作,結果今年又覺得可能技術更適合自己。

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實際上是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從來沒有哪種狀態,會一直保持,保存。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放眼四方

天狼星明亮如萌化的海

一念的光輝

照徹了心何

今夜星光燦爛…..

執我為實有,即使痛苦的源泉。即是說我們總想保存,保持一個永遠的自己,認為自己是不變的,又或者說能夠永恆,因為這個錯誤的認知,所以導致我們痛苦。什麼才是永恆的?自然就是一個無常變化的世界。這個我也是在變化中走過自然的世界。

順其自然不是消極的,也不是聽之任之的,而是要主動發現和利用自然規律,幫助自己化解生活中的一切難題。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順其自然不是逃避問題,而是要解決困難,這就是盡人事。如果當你發現你所遇到的困難,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是自己根本就無法解決的,就要學會放手,這個就是聽天命。

順,其實就是順應,服從,遵循:

找尋了千萬裡

依然兩手空空如也

真捧在手上的東西

化作了刺蝟的身體

放下了也是獻血淋淋…..

而這個規律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指的無常變化。學會順應這個變化,從中慢慢你會發現這個規律,這個規律也許我們無法去改變。所以,提倡改變內心的認知,對事物對生命本身的認知。

從佛法的角度來解讀精神交互作用,持續的關注某種情緒感受,其實就是我們執我為實有不變,所以會在意某種狀態的存在,這個在意就是關注。而排斥呢,是執我為實有後,從而貪愛所謂好的狀態,從而才會對不好的狀態,進行排斥,打壓,消除,從而反倒陷入了自我持續的衝突的裡。執著有我,什麼都以我為中心,就是一個麻煩,是一個接一個的麻煩。放棄有我的思想,甚至更多的時候不去想我是誰,而是順應自然的這個和諧的法則,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這個過程其實通俗說,就是認知錯誤,從而無事生非,自尋煩惱的過程。消除發惱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不執著這個我的存在,把一切都放空了,順其自然,就是得到一個大自在。

順其自然

不擰巴就不是鬼魅

沒有怨氣才是天空的地潤

早上醒來

和諧的風

飄蕩如也的山崗

原來非也的非也

早成了森林

誰的呼喚

弄了一地的雞毛

原來那個你和我

轉身都成了一眼的煙雲…..


東北向前


有人說“順其自然才是‘道’”,到底何謂“順其自然”?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兩種解釋:

一是與《成語》“水到渠成”意思一樣,水一流到就會成渠。比喻條件成熟時,事情就會順利完成,條件未成熟不要太急。這種“順其自然”屬於簡單的道理。

二是指遵循其自然規律,在一定條件下實現某種目標。順,循,沿,依著。從哲學上說,它具有普遍規律的性質。

以上就是我對“何謂順其自然”的理解,至於有哪些人生感悟,我的一生感悟在這裡不好說,但最主要的還是具有辯證性質的自然觀對我感悟很大,按它去做,就不會犯錯誤;不按它去做,就會犯錯誤。

謝謝悟空送來這一道題。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做人,做事要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遇到什麼困苦,心態放平和,不強迫自己,能處之泰然從容,所有的風雨總會過去。

不管是財富和幸福,認真踏實做事,本分做人,更加隨遇而安的獲得自己快樂生活!





游水無聲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是指順著事物發展的規律去做事,是符合道的要求的。但是,順其自然 ,絕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放任自流!





用戶長華


順其自然才是道,我理解為不違背法律道德,一切合乎常理,有些事努力了沒有結果,就放下釋然,不要強求。生活中處處都有道,感悟生活,積極向上。大腦可以海闊天空,藝術和創造力需要想象,明白了順其自然才是道就一切通暢了!



淡悟4947503966419


什麼叫“順其自然”,我認為自然就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環境與條件去做事。就像“下雪就要穿棉繞,天晴就要戴草帽"一樣,天氣可以制約人,社會生活的規則和法律很多,它也可制約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經濟條件,社會資源也各不相同,要做一件什麼事也會制約人。如果你逆著自然法則,則身心會受損害,要辦的事情要麼勞命傷財,要麼根本就辦不成。這就是順其自然的道理,順其自然就是主客觀統一,條件成立,結果也順利。


用戶9650652224841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處世哲學是不一樣的,即便是那些所謂的大家也分為若干學派,更何況我們凡夫俗子?萬事順其自然者,性格大多較平和,心態輕盈!生活的幸福感強,在某些觀點看來可能有點缺乏銳意進取的上進心,生活自然也就相對趨於平淡!但須知平平淡淡才是真!__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

追問

如果他老婆和他老公吵架,老婆跑出去了,他也不去找不去追,而且還對別人說順其自然,愛怎樣怎樣吧,你說老婆心裡怎麼想?





標峰理評論


道法自然,自然規律。例如,自然有春夏秋冬,我們講元亨利貞。以人為例,元為開始,為春天,為幼年童年時期,如春天的剛發芽的種子,最需要補充營養,努力吸收營養,所以是應該長身體(吸收物質上營養)和學習知識(吸收精神上營養)的年齡。

亨為亨通,為達,為夏天,為人的青壯年時期,如植物之花季。這個時期既為花季開花,其實主要目的就是談戀愛,談對象的最佳時機。暴風雨比較多,能夠經受風雨的考驗,最受打擊和挫折的時期。

利為收穫,為結果,為秋天,為人的中年時期,如植物之果實期。這個時期主要目的就是結果子,人也結婚有孩子了,在事業上也有所收穫結果了。

貞為收藏,為收斂,為冬天,為人的老年時期,如植物之枯槁。這個時期就是該慢慢收斂的時候啦,該退休的退休了,不可以不服老啊。該藏起來了。


條頭司機


順其自然,是最積極地面對客觀事實。很多時候,我們誤解了“順其自然”。要理解“順其自然”首要就是要理解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客觀事實,不論你是否願意它都會去發生。這就好比,佛學上所說的“如來”。其次,就是要理解什麼是“順其自然”?打個比方,此時此刻正在下雨,我要出門去辦事,那麼我必須打傘,這就是順其自然;如果我冒雨而行,這就是逆天而行。再比如,冬天來了,我要穿羽絨服,這叫順其自然;如果非要穿短褲,那就只能說感冒發燒生病了。《黃帝內經》講順其自然講得最好“陰陽四時者,死生之道也,逆之則,災害生;順之則痾疾不起”。因此我們不論做什麼都應順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