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GDP長期第五名,為什麼還是這麼低調?

河南地處中原地區,是人口大省,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基地,國家大糧倉。GDP已排在全國第五,總體實力不可小看。但也別忘了河南的戶籍人口數量全國第一,常住人口全國第三。因此實際經濟實力與前四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本世紀之前,我國大陸GDP位居全球前10,但也沒有被關注。相反,GDP小得多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獲得更多關注。道理其實和GDP排在全國第五的河南受不到更多關注一樣——雖然經濟規模大,但不富裕,經濟不發達。

由於是人多勢眾堆積的GDP,且省內不具有全國競爭力超強的城市,低調不僅僅在於民風樸實,也因為真的拿不出值得驕傲的資本!

以城市實力來看:

廣東:2個一線城市,1個新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

江蘇:3個新一線城市,6個二線城市;

山東:1個新一線城市,5個二線城市;

浙江:2個新一線城市,6個二線城市。

河南:1個新一線城市,0個二線城市。

這樣的數量概念,應該就能看出河南與前四名的差距了吧?

山東雖然是四強中經濟最弱的,但卻是百強市入圍數量最多的省份,總數達到了15個;同時百強縣數量全國第二,其均衡性是河南無法相比的。

河南GDP長期第五名,為什麼還是這麼低調?

看一個省份的經濟實力,不能只看經濟規模,而是所有主要經濟數據都要參考。比如省級財力要看上繳財政額度。在這份排名中,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依然是各省前四,而河南卻成為了倒數第三。

河南GDP長期第五名,為什麼還是這麼低調?

GDP總量看得出一個省份的經濟體量,但無法體現人均值。所以人均GDP要和總量結合來看。GDP總量前四的人均GDP排名都在各省前八(如果不含北京上海,則能排在全國前六),而河南的人均GDP目前還遠遠低於全國平均值。2018年人均GDP為64664元,河南人均GDP為50272元。

河南GDP長期第五名,為什麼還是這麼低調?

河南雖然是中部六省經濟規模最龐大的省份,但同時也是六省當中人均收入最低的省份,比經濟最弱的山西省還要低。其他比如存款總額、人均存款等數據也都遠低於江浙粵魯。

河南GDP長期第五名,為什麼還是這麼低調?

最新出爐的民營企業500強數量排名,江浙粵魯包攬前四,最少的也有60家企業入圍。而河南只有13家。

所以河南儘管GDP規模高居第五,但實際經濟實力跟前四相差不是一點半點。而且除了經濟四強省份之外,還有四大直轄市以及成都、武漢這些巨無霸省會擺在前邊。所以河南在經濟層面的曝光率低也是正常的。

河南GDP長期第五名,為什麼還是這麼低調?

瞭解一個地方的經濟除了看整個地區的GDP之外,大家接觸最多的就是這個地區的企業,而河南在這一方面處於劣勢。相比於地方GDP來說,企業的曝光量要大很多;畢竟GDP一年當中也就數據公佈的那幾天受到關注,而知名企業的一舉一動隨時都會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比如廣東、上海、北京、浙江有很多知名企業,這些企業的動向隨時都有可能上頭條,而企業的曝光其實也間接的讓大家關注到他們所在城市的經濟。

大家覺得沒有人討論河南的經濟嗎?有,只不過這種討論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內,只不過其他省份的人討論河南經濟的話題比較少而已。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認為跟河南人口流入比較少也有很大的關係,目前河南是人口流出大省,但是到河南工作的外省人相對比較少, 所以大家對河南的瞭解不是很多,因此就沒有話題可以討論了。

相反,包括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這些地方之所以成為全國網友討論的熱點,因為這些省份的外來人口比較多,全國各地的人都有,大家對這些地區更瞭解,所以就有內容可以討論了。

最後,河南的經濟發展模式還有一定的滯後。現在是在承接東部地區資源型、勞動型的產業轉移。而這種模式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已經發展多年,也被分析了多年,所以此時的吸引力已經不大。相反發達省份正在進行第三產業升級,這是我國是領先的,更有分析價值。

河南GDP長期第五名,為什麼還是這麼低調?

公報顯示,初步核算,河南2019年全省生產總值54259.20億元,比上年增長7.0%;人均生產總值56388元,增長6.4%。預計鄭州GDP總量佔全省20%以上,河南省雖然也是一城獨大,但是鄭州在經濟體量和影響力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他城市洛陽、南陽、許昌、商丘都很有發展潛力,河南要想在經濟上影響力加大,還是要做大多城發展,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