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何時新增病例“清零”?何時能“摘口罩”?

人民日報:何時新增病例“清零”?何時能“摘口罩”?

3月3日,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武漢接受了人民日報新媒體的專訪。

就讀者關心的問題,這位已在抗“疫”一線奮戰一個多月的老兵如是說。

人民日報:何時新增病例“清零”?何時能“摘口罩”?

●新增病例到什麼時候才能“清零”?

張伯禮:我們分析了疫情演變數據,目前來看,全國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區,2月底新增病例基本“清零”了;

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其他地區,3月中旬估計能基本“清零”;

武漢市有希望到3月底實現基本“清零”。

●什麼時候才能“摘口罩”?

張伯禮:估計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基本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可能要比全國晚1個月左右。

但是,我不主張那麼著急摘口罩,即使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秩序了,口罩還是慢一點摘比較好。

就算全國都“清零”了,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也要保持一段時間。畢竟,現在疫情下半場國外的形勢還是很嚴峻,要防範輸入性病例。

人民日報:何時新增病例“清零”?何時能“摘口罩”?

●如何看待此次疫情中,關於中西醫孰強的爭論?

張伯禮:在這場戰“疫”中,中醫和西醫是非常和諧的。

特別是在重症病人的搶救過程中,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但是有時輔助也起關鍵作用,已經有很多例子了。

醫療隊裡的中醫西醫不分你我,誰有辦法誰上,能夠挽救病人的生命,這才是我們共同的目的。

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時候,往往是局外人還在爭論中西醫到底誰強誰弱,誰優誰劣,既無聊又無意義。中醫西醫各有長處,優勢互補,人命大於天,能救命才是最重要的。

張伯禮:截至目前,江夏方艙醫院累計收治了五百多位患者,主要是以輕症為主,佔七八成吧。其中,已經出院二百多位患者了。還有一百多位患者最近陸續也要出院了。

最讓人欣慰的是,江夏方艙醫院目前收治的所有患者中,沒有一個轉為重症的,醫護人員也是零感染。

人民日報:何時新增病例“清零”?何時能“摘口罩”?

●新冠病毒會不會常態化,變成慢性病?

張伯禮:新冠病毒到底會不會常態化,目前還不好說,需要繼續加強流調和基礎研究,畢竟目前我們對它的瞭解有限。

但是,冠狀病毒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絕不會就此終止。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現它以來,大多數時間都比較溫和,但近二十年它幾次變異都形成了大規模疫情,損失巨大。

所以,我主張要持續研究冠狀病毒感染的機制,研發廣譜抗冠狀病毒的藥,以不變應萬變。現在我們也正在抓緊時間做這件事。

●跟SARS相比,新冠肺炎的治療難度在哪裡?

張伯禮:跟SARS相比,新冠病毒更“狡猾”、更“多變”、也更讓人“猜不透”。

發病初期,病情看上去並不是很重,但是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急轉直下。新冠病毒傳播性比SARS更強,發病人數、死亡人數也比SARS多得多。

而且,患者治癒後會出現“反覆”,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院以後又“復陽”了。重症患者康復問題也較SARS複雜。

人民日報:何時新增病例“清零”?何時能“摘口罩”?

●這次疫情,我們應該吸取哪些教訓?

張伯禮:首先,要強化源頭治理。要杜絕一切野生動物的市場交易,嚴禁食用陸生的野生動物。這次疫情教訓太深刻了,我們一定吸取教訓,不能像當初SARS一樣,轉頭就忘了。

其次,現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也需修訂。這次疫情暴露出一個很大的問題,疫情出現了,誰來報?報給誰?

現在機制不順,層層上報、層層審核、層層淡化,到中央都衰減變味兒了,影響中央決策。回過頭來看,新冠肺炎在去年12月底、1月初人傳人的現象已經很明顯了。

那時還說是“有限人傳人”、“局勢可控”,就有問題了,喪失了防控最佳時機。

再就是,基層社區的衛生能力明顯不足。那麼多人,一發熱就往大醫院跑,如果社區的醫療衛生設施足夠強,發揮“攔阻干預”作用,疫情可能會在早期得到有效控制,強基層要真正落地。

另外,檢測權限集中、試劑盒短缺嚴重影響了確診救治,防控物資明顯短缺、調配機制滯後、應急系統響應及運營都需要極大改善。

人民日報:何時新增病例“清零”?何時能“摘口罩”?

最後,我想提醒的是,疫情過後也別遺忘了中醫藥,還是要繼續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在近日中國-世衛組織的疫情考察專家組中沒有中醫藥專家,疫情報告中,中醫藥幾乎沒有涉及,這令人十分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