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今天是西方情人節,頭條上很多問題與此有關。比如“為何我送她禮物、她卻沒有任何表示”、“沒有任何祝福和禮物的情人,到底是怎麼回事”諸如此類的困擾。

有句話是“我們希望得到別人怎樣的對待,那麼我們就先這樣對待別人。”提這些問題的 朋友,腦子裡肯定有一個大大的問號:“怎麼TA和我期待的不一樣?我到底怎麼做才能貼合ta的心意呢”?


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今天我們稍微探討一下。先總結兩個觀點:

1、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成長際遇,決定了我們各自有不一樣的“愛的表達”形式。

2、 我們一般會用自己慣常的方式去表達愛,但如果你用對方習慣的方式,TA會更準確地收到你的心意。

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你必須瞭解的“內部成像”

首先說得遠一點,先引入一個心理學上的術語,叫“內部成像”。

你可以這樣理解:把人腦想象為電腦,電腦芯片裡存儲著很多圖片,而人腦記憶深處裡也存儲著很多圖片,這個圖片,就叫“內部成像”。內部成像很有用,他們能幫我進行識別和判斷。比如有人和你說“幫我拿支筆”,你頭腦裡立馬調出“筆”的圖片,然後和現實身邊的物品做比較、核對,迅速從一堆物品中,找到與你頭腦裡“筆”的圖片一樣的那件物品,準確識別為“這是筆”,然後遞給需求方,完成任務。

我們大腦裡的“內部成像”有很多,主要分成兩類,一種是具象實物,如筆、水、桌子板凳等等;另一種是抽象概念,如真善美、大小多少、勇氣、愛……

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不管是具象實物,還是抽象概念,他們都有三個共同特點:

一是這張“圖片”,不是昨天才存儲進去的,而是從小到大,不停不斷的受到外界強化,慢慢形成的。——而最原初的外界強化,就來自於從小的生長環境和境遇,因此具有很強的家族色彩、個人色彩

二是由於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境遇不一樣,因此對於同一事物(包括實物和抽象概念),沒有任何兩人的內部成像是完全一樣的。比如在以前,中國人的婚禮上是不可能穿白色的衣服,因為我們認為白色不吉利,與死亡相關(喪事也叫“白事”)。但西方人卻在婚禮穿白色婚紗,認為象徵純潔。這就是中國人和西方人,對於“喜事”、“白色”這兩個概念的“內部成像”不一致,理解不一致;

三是這張“圖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不斷成長,我們通過學習、工作、旅遊、交友等社會化手段,眼界不斷開闊,我們會發現,“哦,原來西瓜還有黃瓤的”、“蘋果也可以長成方形”、“婚禮是可以穿白色婚紗的”……

通過社會化,我們的“內部成像”得到不斷修正、豐富、完善。這第三個特點,給了我們希望,——兩個背景不一致的年輕人,經過學習、溝通、磨合,是可以達成共識的。

你必須瞭解的“愛的表達”的內部成像

話說這麼多,回到情人節如何做好“愛的表達”這個問題上來。

我們困惑是,“為什麼TA沒有用我期待的方式,來表達或者回應我的愛,是不是ta不愛我”。通過第一段的“內部成像”說明,現在再來看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

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1、對方“愛的表達”的內部成像是什麼,和你一致嗎?

你從小的家庭環境,碰到有意義的節日、碰到異性間愛的表達(最初來源於父母間愛的表達),通常可能是通過一件禮物、一件實物來表達和紀念。比如你考了100分,爸爸掏出一隻鋼筆以示鼓勵,這是你的“愛的表達”的內部成像。

而你的戀人、伴侶呢,TA從小的家庭環境,養成TA怎樣的“愛的表達”呢?也許是親自做一桌子好菜、也許是溫馨貼心的安慰、或許是悶聲不吭賺錢養家……

2、 對方有沒有用TA的方式對你表達愛?你接收到了嗎?

3、 當你瞭解了對方的“愛的表達”,你還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嗎?——我們一般會用自己認為、自己熟悉的方式來表達愛,而對方也許頻道和我們並不相符。如果你用對方習慣的方式,TA會更準確地收到你的心意。

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不能逛街的情人節,怎麼做最得愛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