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費上漲,業主拒不交費,你家物業遇到過嗎?

相信很多小區物業也面臨著這樣的局面,一方面物業費多年不漲,一方面業主說物業品質下降服務不好!物業要求漲價,業主普遍反對!

在此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麼物業服務品質會下降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物業服務品質來源於什麼。

業內人都知道,物業服務的範疇基本是保安、保潔、保修、保綠加綜合客戶服務,每個小區都大同小異。服務的提供要由服務人員和物資來作為保障,也就是要由足夠的人員加足夠的物資,物業才能夠提供這些服務,二者缺一不可。人員不夠,品質要受影響;物資不夠,品質要受影響;人員素質不高,品質要受影響;物資質量不好,品質也要受影響。

先說人的影響,如果保潔數量配備充足,比如40-60層樓配置一個(摺合7層樓房6個樓道),保潔標準可以達到一天清掃拖抹兩次,衛生自然做的好。如果配備不足,隨著保潔員承擔的保潔面積增加,他的清潔頻次就會減少,質量就會降低。同理,保安員數量配備充足,巡邏頻次更高,安全係數就會更好,另外還有年齡問題,年輕的保安員與歲數大的保安員形象氣質也不一樣。

再說物的影響,同樣是綠化消殺,好的物業配備自動噴霧機,不好的配手動背壺。好的物業藥品採購及時,病蟲害利於防治;不好的藥品遲遲採購不了,採購量不足,藥效達不到,結果必然病蟲害滋生,綠植長勢不良萎靡枯死,園區環境品質自然下降。

物業費上漲,業主拒不交費,你家物業遇到過嗎?

人和物,都需要成本支撐!有錢的小區用年輕保安,沒錢的只能用老頭;老錢的物業機械設備高大上,沒錢的裝備就像農民工;有錢的物業工裝整潔統一,沒錢的只能將就用或無工裝;有錢的招聘年輕大學生做客服,沒錢的居委會大媽來坐陣;有錢的便民設備齊全,沒錢的基本沒有……

所以,有錢才能有好服務,無錢品質自然不高。物業服務品質,關鍵要靠成本支撐!

對於有的小區,為什麼業主感覺一開始服務不錯,後來品質下降了呢?那是成本結構發生了改變。

十年前,一名年輕保安員的工資才一千多,現在普遍三千多還不好招。十年前,一支中性筆一塊錢,現在三塊多錢。十年前,剪個頭才五塊錢,現在最低也要十五。這些覺得品質下降的小區都有一個共同特徵,物業費多年不漲!拿一塊多錢的服務去和三塊多錢的比,品質肯定不一樣;拿十年前的一塊錢和現在的一塊錢購買力相比,品質肯定也不一樣。

商家不做虧本生意,成本上漲,收費不漲,只能以品質下降的手段來降低成本維持運營,否則不能支撐只有關門!

這就是為什麼新小區好做,老小區不好做;新小區服務好,老小區服務普遍趕不上新小區。做做收費標準對比就知道了!筆者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物業費高,物業服務才會好》,這是個不爭的必然邏輯!

既然是合理現象,難道說這些道理業主們都不知道嗎?

有的知道,裝糊塗!

有的還是業內人士,不出聲!

有的物業人員解釋了,知道了,也是不願相信,還是裝糊塗!

因為買賣雙方本就是一對矛盾體,買家都希望物美價廉,都希望沾點便宜,看看促銷為什麼那麼火爆就知道了!其次物業不是面對單一的買方,小區上千業主談都不好談,不像是飯店,今天麵條漲價了,你不買就拉倒,總有別人買。而且這些買方還是固定的客戶群體,沒法轉換。

所以指望業主同意漲價,勢比登天!品牌物業做的那麼好,業主都不同意,更何況中小物企。

如此來說是不是無解了?非也!當業主只想要低價高品質,不接受低價低品質還不交費時,就違背了市場規律,市場自然會狠狠的教訓他!

物業費上漲,業主拒不交費,你家物業遇到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