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越轴的概念:安全越轴方法

越轴(jumping the line )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过大多数导演在进入剪辑流程之前不会注意到。越轴的意思是摄影机放在了轴线的另一侧,从错误的180°圆弧中拍摄了选用镜头-在观众浑然不觉时有效地扭转了既定的左右方向并倒置了电影空间。在如图4.13所示的系列镜头中,前两幅图是重复我们之前给出的例子,但第三个镜头是错误地越轴拍摄的。结果是得到了角色B很棒的特写,但是如果不把三个镜头剪接到一起的话,真正的错误是不明显的。B的银幕方向和轴线都被翻转了,因此这个剪接毫无意义——因为现在A和B看起来都以同一种形式坐着、看向画幅右方,彼此之间没有来回对视,这跟之前大景别镜头中确立的完全不同。

电影拍摄越轴的概念:安全越轴方法


图4.13只有被剪辑在一起时才能看到角色B在特写镜头中不正确的注意力方向。摄影机已经越过了轴线。

越轴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接受的,这在后面章节将会更深入详尽地讨论。现在,只需要想想如何拍摄一对在舞池中脸贴脸慢舞的情侣。你需要一个人的侧脸和另一个人反方向的侧脸,运动轴线是各自切断的。为了能两张脸都看到,你将不得不越轴设置摄影机。正如你可能已经知道的,在本文中很少有绝对的指导方针和“定律”。所以请记住,如果你有创造性的理由来以特定的方式拍摄一个或一组特别镜头,那么就做吧,即使它与惯例相悖。

合理越轴的方法:

1. 空镜头越轴

在越轴前一个镜头中,插入一个空镜头。因为空镜头一般来说,具有渲染和停顿作用,另外,空镜当中没有人物关系,也就没有视线方向,因此也就没有了轴线中的视线因素,所以,空镜头越轴是常用方式。

但是,要求该空镜头是本叙事空间的空镜头。也就是说这种使用是提前设计好的。

此刻空镜头的主要作用:缓冲了视线关系、转换人物空间、调整叙述段落、调整镜头节奏和结构。

用空镜越轴的好处:有自由度,可以写意,可以用细节帮助叙事(《杀手里昂》开场)

2. 利用骑轴的方式越轴

就是在前后镜头中间,插入一个轴线上的镜头,然后进行越轴。插入的镜头一般来说是一个中性镜头,也就是说是视线居中,视线正对摄影机的镜头。因此,也称为视线引导镜头。利用骑轴的方式进行越轴要注意的三个因素。A人物的对话内容(也就是台词)b人物的表情细节 c人物的动作行为

用骑轴镜头越轴的好处:中性镜头可以给人以主观镜头、主观视点的感觉使越轴看起来更流畅。

3. 利用暗示反应越轴

就是在前后镜头中间,插入一个当事人或者是第三者的暗示,进行越轴。这种暗示可以是声音,也可是形体动作,来建立新的叙事段落。

4. 调度人物运动、换位进行越轴

就是在机位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人物的调度或换位,让人物自己变为越轴后的效果。这种方式最简单,也最没有新意,实际上就是假越轴。在影片中可以使用,但是最好少用,不然会给人一种导演缺少技巧的感觉。当然,如果空间不允许其他方式的越轴,或者是不能反拍,但是又必须在这里使用越轴时,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5. 调度机位进行越轴

就是直接通过利用调度的机位的方式,让机位通过自身的运动直接越过轴线,来达到越轴的目的。

电影场面调度核心问题就是调度人物和调度机位,利用调度机位的方式进行越轴是比较高明的做法。但是在运用上一定不要忘记,就影片的叙事而言,我们学习的技巧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技巧,而是为了以叙事。因此,在采用这个技巧的时候,除了拍摄环境的要求,我们要注意空间大小、光线条件、人物形体之外,我们通常在艺术上还要考虑叙事要求(叙事的氛围)、镜头数量和长度关系、另外就是全片的节奏。(《致命的诱惑》初次吃饭;《七武士》黑泽明)

6. 利用动作进行越轴

就是利用人物的动作,进行越轴,这种方式通常是在剪辑中完成的。实际上就是动作+剪辑来完成叙事的流畅。动作有方向感,因此,这种方式是硬越轴的表现。主要是为了利用越轴会带来视觉的“不流畅”,而产生明显跳跃感的效果,来提升影片的节奏。实际上是为了有节奏的安排和控制动作时间。这种用法常出现在动作影片当中。

电影拍摄越轴的概念:安全越轴方法

电影拍摄越轴的概念:安全越轴方法

电影拍摄越轴的概念:安全越轴方法

电影拍摄越轴的概念:安全越轴方法

电影拍摄越轴的概念:安全越轴方法

电影《机械姬》越轴镜头

注意技巧:

1. 主要是利用人物的动作点和动作过程来越轴;

2. 必须满足人物动作设计和充分表达;

3. 有剪辑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