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迷茫:誤把技術優勢當做種族優勢,難以接受中國崛起事實

日本是最難以接受中國崛起的,比美國丟失世界霸權還難以接受中國崛起。面對中國,日本民族有兩種複雜的心理狀態:一個是對中國有愚蠢的種族主義;一個是對中國有犯罪感,卻又擔心受罰因而百般抵賴。

日本的迷茫:誤把技術優勢當做種族優勢,難以接受中國崛起事實


過去100多年間,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掌握了當時的現代化製造業,整個國家逐步進入了工業體系社會,成為亞洲唯一的現代化工業國家。反觀當時的中國,既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又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此消彼長之下,日本開始崛起並逐步強大,工業化日本對農業化中國形成了全面的工業技術優勢,加之日本島嶼國家向來強烈的危機擴張意識,最終形成了甲午海戰直至1937年全面侵華等一系列的中日戰爭史。

日本的迷茫:誤把技術優勢當做種族優勢,難以接受中國崛起事實


但日本的理論家、政治家等社會精英,錯誤的把自己在一段時間內,對中國的技術優勢理解成日本文明對中國文明的永恆優勢,並散佈和影響到日本社會每一個日本人。這種偷換概念的思維邏輯,經過持續不斷的傳播和教育,使得日本民族普遍認為自己比中國人強,最後演化成日本民族如何優秀,中華民族則如何粗劣。

這種思維定勢不僅至今還像頑疾一樣在日本人的思想中繼承,而且還被中國很多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接受並宣揚,進一步麻痺了更多的中國人。

日本的迷茫:誤把技術優勢當做種族優勢,難以接受中國崛起事實


誠然,直至目前,日本仍有些技術比中國先進,不過那主要是因為它先跑了100多年,中國真正起跑不過幾十年。理性的日本人其實非常清楚,中國是日本的文化養母,日本文化到了公元702年才從部落時代進入封建王朝時代,比中國晚了3000年。日本文化總體是以中國儒家文化以及漢傳佛教文化為起點,被中國文化薰陶後的日本人,才從部落野蠻人進化成為文明人。

在中國停滯發展沉睡百餘年的時間,日本學習英國師傅發展成現代化工業國家,後來居上的日本野心開始膨脹,並多次發起侵略戰爭。日本對中華的罪行心知肚明,因而不斷通過自我麻痺來逃避曾經的罪惡,減輕恐懼感帶來的折磨。

如果客觀評價的話,日本的確在一段時間內做的比中國好,而且做的非常好,之後日本就開始犯錯誤,日本人陶醉在工業化對中國農業優勢的時間階段裡,進一步演變成了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優勢,進而形成了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種族優越感,這種優越感難以接受中國重新崛起,更別說比日本更加強大。

日本的迷茫:誤把技術優勢當做種族優勢,難以接受中國崛起事實


如今,日本曾經擁有的絕對技術優勢幾乎喪失殆盡,畢竟這種技術優勢是可以通過努力和時間追趕上來。典型的案例是:二戰前期歐洲人說猶太人愚蠢笨的像豬,二戰結束後短短二十年,以色列就令世界瞠目,成為公認最聰明的民族。日本人曾經認為SONY是世界上最偉大並將永遠領導人類的電子帝國,現在索尼已經靠生產華為的零配件維持生計。

日本的迷茫:誤把技術優勢當做種族優勢,難以接受中國崛起事實


日本人認為驕傲的新幹線獨步天下,新幹線最大速度246KM/H,在中國最大速度在300KM/H以下的叫動車,不好意思叫高鐵。中國高鐵的速度是350KM/H以上。按照中國標準,除中國之外世界上沒有高鐵,法蘭西驕傲的歐洲之星速度也不過272KM/H 。世界三大高鐵強國的技術比較上,中國早已遙遙領先。

短短20年間,中國鐵路等各項前沿技術上追上甚至領先世界,成功的訣竅只有一個:學習+時間。日本如果真誠認錯,中國是可以接受日本的,但如今的日本過度依附美國,百般抵賴曾經對中國犯下的罪行,還難以接受中國崛起,因此中日關係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還很難融洽相處。這對於日本而言,似乎更加痛苦,畢竟隨著未來世界兩超多強格局的逐步演化,日本在中美夾縫中何去何從將面臨艱難的選擇。

日本的迷茫:誤把技術優勢當做種族優勢,難以接受中國崛起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