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到孩子3歲後不上醫院卻身體健康!(三)

你身邊需要有做醫生或從事醫學健康工作的朋友


孩子那麼小,而且也不是在廣州這個環境出生,廣州跟多倫多環境畢竟存在很大的差異,要一個2、3歲的孩子完全適應也是需要時間的,經過了孩子的這一次的生病,我意識到廣州的看病方式現在跟我小時候的認知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很多孩子生病都是需要通過打吊瓶“治療”的,而我自己並不認同這種方式,我認為長期打吊瓶很有可能造成依賴,還會直接導致孩子的身體免疫能力被人為破壞,將來會更加容易生病。


好吧!這些是我自己知識範圍裡面知道的,但是我自己又不是醫生,難保下次孩子不生病,生病的時到醫院同樣也是會被“吊針”的。孩子這次病好了以後,我就開始忙起來了。


怎樣做到孩子3歲後不上醫院卻身體健康!(三)


陪著孩子長大是一件快樂


我需要趕著孩子下一次生病前,懂得更多“治病”的方法,而且是天然的方法,儘量不用藥物,吊針或少用藥物。。。


我開始拜訪我認識的醫生朋友們,並且讓他們介紹兒科,保健的醫生,我真希望跟他們見面不是在醫院,而是在我們休閒的場合。我們向他們請教了我能提出來的關於孩子身體保健和生病的情況。我問得最多的是孩子感冒,發燒的保健和治療。而我的女兒最常出現的情況時扁桃腺發炎和腸胃炎引起的發燒,我詳細詢問醫生們如何處理。


醫生建議首先降溫,要是處在長時間低燒或高燒降不下來一定需要看醫生,不能自己處理(幸好那麼多年這種情況並沒有現過),降溫的方式是冰枕,頭下墊一個,頭上一個,但是最好隔著毛巾,冰箱裡存放另一套輪換著用。除了降溫就是消炎,不消炎還是會繼續引起發燒,治標是降溫,治本就要消炎了,用可靠的兒童消炎藥(到現在已經記不起當時醫生建議的牌子了)。而中醫朋友建議,用推拿的方式幫助孩子消炎降溫(這個我會在遲一些說明)。

明)。


怎樣做到孩子3歲後不上醫院卻身體健康!(三)


醫生朋友們最後的建議是,與其治病不如防病,在生病前讓孩子的身體強壯起來,增強抵抗能力。這個我愛聽,治病並非上策,治未病才是上策,這一的觀念,讓我在以後的孩子教育當中一直秉持著,儘量不生病。


聽到了醫生的建議大有收穫,以為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可是過來一個月孩子又病,是腸胃發炎,為什麼我知道?我先詳細詢問孩子(雖然孩子還小但是需要幫助孩子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後會說明如何培養),孩子的描述得到了醫生的證實。


咦,我不是說不去看醫生嗎?怎麼又來了?事實上我知道我只瞭解了孩子身體狀況的皮毛,我並不能用孩子的身體來冒險,我這一次去看了4位醫生,為什麼是4位?那些醫生朋友我去看了,我是去看他們如何實際處理孩子的病,看看他們以前說的跟現在處理的是否不一樣(我並不是不相信他們而是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實際經驗);還有陌生醫生,我要看看他們的處理方式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開的藥的根據是什麼,雖然醫生有點不耐煩,但是幸好我能很好的跟她

溝通,最後得到了我自己要的信息。最後是中醫,中醫跟其他醫生處理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後來發現他們開的藥方大部分是相同的。


我總結了所有醫生的方式,最後並沒有用他們的藥方,還是按照降溫-消炎-安撫情緒-按摩這樣的程序讓孩子的病好起來。


看到這裡或許有朋友奇怪,為什麼我沒有把醫生說什麼開什麼藥講清楚呢?這裡只能說聲抱歉了,我真的忘記了具體內容,我只知道我為了瞭解更多關於如何讓我的孩子更健康資訊,我走訪很多的醫生,並且把他們的做法記錄下來,變成是將來的經驗。


怎樣做到孩子3歲後不上醫院卻身體健康!(三)


事實上,我建議所有的家長朋友都需要交一位以上的醫生朋友,遇到身體的問題,孩子生病,我們就可以把他們看成是孩子的健康顧問了。你認識的醫生朋友不是兒科不要緊,他們肯定會認識兒科醫生。要是沒有認識醫生,那麼護士也是可以,因為護士也肯定會認識兒科醫生。這裡我再建議,認識這些醫生朋友,不要等到孩子生病才聯繫他們,平常就需要多溝通,多瞭解孩子保健的方式。請教時也要懂得尊重他們,不要打擾到他們,不過等你跟他們熟悉了,你就可以非常輕鬆地獲得你要的資訊了。


怎樣做到孩子3歲後不上醫院卻身體健康!(三)


在孩子健康教育上,我做了很多的工作,除了跟醫生做朋友以外,我還有很多的方式,要是你還想知道更多,敬請期待下一期的分享!


在孩子健康教育上,我做了很多的工作,除了跟醫生做朋友以外,我還有很多的方式,要是你還想知道更多,敬請期待下一期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