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人作嫁衣裳”上一句是什麼?全詩寫盡天下貧士的悲哀

《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注》,最後兩句是:“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這兩句非常經典,有點破紅樓主旨的作用。直到今天,“為他人作嫁衣裳”一語,已是人們常用的俗語,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句俗語,其中是出自一首經典的唐詩《貧女》。

“為他人作嫁衣裳”上一句是什麼?全詩寫盡天下貧士的悲哀

秦韜玉,唐末詩人,現存詩三十餘首。清人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晚唐》中說:“秦韜玉詩無足言,獨《貧女》篇遂為古今口舌。‘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讀之輒[zhé]為短氣,不減江州夜月、商婦琵琶也。”

秦韜玉最經典詩就是這首《貧女》,《貧女》一詩被蘅塘退士孫洙選入《唐詩三百百首詩》中,成為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

《貧女》一詩,是借寫貧女,來抒發天下貧士的痛苦與心酸。

“為他人作嫁衣裳”上一句是什麼?全詩寫盡天下貧士的悲哀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蓬門:用蓬草編的門,貧女之家。綺羅:豔麗的絲織品,指富貴人家女子的服飾。

擬:打算。良媒:善於說媒的媒人。

首聯寫貧女從來不曾穿過豔麗生香的絲羅衣服,想找個善於說媒的人給自已說媒,又感傷自己家世清貧,不好找媒人。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共憐:都喜歡。儉梳妝:即險妝,意為奇妝異服,即所謂“時世妝”,當時最時髦的妝容。《唐會要》卷三十一載:文宗大和六年(832)六月,“婦人高髻[jì]、險妝、去眉、開額,甚乖風俗,頗壞常儀,費用金銀,過為首飾,並請禁斷。”當時人們喜歡那些描八字眉、塗黑嘴唇,怪里怪氣的“時世妝”。

這一聯是說,如今還有誰喜歡貧女這樣儀態風流格調高雅的人呢?人們都喜歡那些奇異的“時世妝”。

“為他人作嫁衣裳”上一句是什麼?全詩寫盡天下貧士的悲哀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這一聯是說,貧女手指靈巧,敢於將自己的針線技巧與世人比拼,但卻懶得將眉毛描得細長,去跟別人爭妍鬥麗。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壓金線:用金線繡花。“圧”是刺繡的一種手法,這裡用作動詞,指刺繡。

尾聯說只恨自己年年飛針走線,到頭來都是為她人作嫁衣裳。

尾聯響應開頭第二句,因為自己家世貧窮,找不到良媒,所以自己針線再巧,做出來的嫁衣裳也是給別人穿,而穿不到自己身上。

這首詩,是詩人秦韜玉借貧女自傷身世,此詩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有一種普遍性,它寫出了天下貧士之悲。

“為他人作嫁衣裳”上一句是什麼?全詩寫盡天下貧士的悲哀

自古貧士有兩悲:一是自己的追求不被世人認可;二是自己的辛苦付出的成果被別人竊取。《貧女》中的兩句千古名句,寫的就是這“兩悲”。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寫的是貧女的美無人欣賞,是貧士的追求不被世人認可。貧士既無權力,又無金錢,他的所作所為,自然無人在乎。如果你不跟隨世俗,世人不但不在乎你,還會拋棄你。貧士悲哀,有追求的貧士更悲哀。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寫的是貧女辛苦作出的嫁衣裳,都穿在別人的身上。這不正跟一個公司的小職員,辛苦努力的付出,功勞最終卻被領導攫取的情形一模一樣嗎?

“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有著超越原詩的藝術魅力,到了《紅樓夢》的《好了歌注》裡,它已經不僅是寫貧士的悲哀,而是整個人類的悲哀,一個人,無論富貴貧寒,你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成了別人的“嫁衣裳”。因為,人生的起起伏伏是無常的,也許有一天你便從高位跌下,所做的一切,也就成了後繼者的“嫁衣裳”。更何況,人終有一死,有的東西,註定帶不走,所以,“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