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課》01 你有沒有這樣的“名校學生病”

“我壓榨每一分鐘時間,每當空閒下來,我就會覺得我沒有盡力。”

“我經常會被這些優秀學生突如其來的挫敗感驚到。”

《幸福課》01  你有沒有這樣的“名校學生病”

最近在讀陳海賢老師的《幸福課》這本書。

乍看到“名校學生病”這樣的病症,還以為會與驕傲、傲慢之類的詞彙相關,沒想到卻恰恰相反。

陳海賢老師的一個來訪者,在向他訴說自己學習與生活中的諸多不如意時,提到自己的英語成績不好、學習效率低、沒主見等各種對自己的不滿之處。

但其實她的托福考試成績優秀,專業課成績優秀,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是班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

她是別人眼中的學霸,但卻總以非常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絲毫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

在浙江大學,有很多這樣非常優秀的學生,他們把考入浙大視為人生中的挫敗,在浙大校園裡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考敗來浙”。

他們的目標原本是北大清華一類的更高等學府,沒想到高考失利,來了浙大。

《幸福課》01  你有沒有這樣的“名校學生病”

好驕傲的挫敗感,讓我們這些普通院校的畢業生望塵莫及。

如果我有幸考入浙大,那一定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沒想到卻成為他們人生挫敗感的一部分。

他們一般有嚴格的父母,來自優秀而嚴苛的高中,有著一個讀清華、北大的更優秀的朋友。

他們急不可待地期望著自己能快速成長、迅速成功,他們關心的問題經常是“我怎麼才能克服拖延?

怎麼才能變得專注和高效?怎麼才能更自信?怎麼才能像誰誰誰一樣好?”

在別人看來,他們是天之驕子,但他們內心卻充滿了焦慮。

他們在與別人的不停比較中生活,焦慮和挫敗感揮之不去,因為身邊總有更優秀的人過著更優質的生活,他們想要的幸福總是很遙遠。

《幸福課》01  你有沒有這樣的“名校學生病”

如果我是一個名校畢業生,估計也會有這樣的名校學生病。

我畢業的學校,算不上什麼名校,但在本省也是數一數二的院校,像這類名校畢業生的病症,幾乎也佔了大部分。

有嚴格的家長,高中是縣裡最好的高中,總是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希望自己能更加自信,做事更高效,更有能力......

多數時候看到的是自身的缺點和不足,經常對優點視而不見,會與周圍的人比較,事業上沒什麼成績,內心的挫敗感不亞於那些“考敗來浙”的名校生。

慶幸的是,這些都是曾經的我,現在的我已經在慢慢改變,所以幸福也越來越近。

《幸福課》這本書,陳海賢老師希望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能帶給我們啟迪和幫助。

人生的很多疑惑不是一個人苦思冥想就能想清楚的,那不妨聽聽別人的故事,悟一悟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