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變相“強迫”職工捐款合理嗎?

嗯啦來咯木芙蓉


我個人覺得捐款這種事情還是應該以“自願”為主,不能過於強迫大家,本來就是一種獻愛心的行為,而且每個人家庭情況不一樣,雖然可能捐款金額不多,但是同樣的錢可能對於不同家庭來說意義也不同,還是個人傾向還是不要“一刀切”比較好。

因為最近疫情的原因,單位組織大家獻愛心為一線醫護人員捐款,第一次是硬性要求的,領導每人最少500元,普通員工最低200元,合同工最低100元,這是當時發的捐款規定,多捐不限。

工作群裡發了捐款通知以後,大家就都轉賬給相關負責人員了,都很支持上級的安排,畢竟現在疫情還在嚴重時期,所以大家也都理解。

過了一週,單位又在群裡通知捐款,這次是給當地醫院捐助,屬於黨員的每人至少200元,其他人員不限制。

不過像這種突發情況,獻愛心的捐款還是可以理解的,最討厭的就是單位有領導家裡有了“紅白喜事”也要效應的隨份子,而且還不是自願,也是硬性規定。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們單位一把手姥姥去世了,然後副領導讓我們每個人至少給300元,當時大家都很不願意,雖然心裡不高興但還是敢怒不敢言,最後每個人把錢都發給了領導。

當然,還有一些單位企業把“捐款”這種獻愛心的事情當成領導個人的“面子工程”,強迫手下員工多捐,數字越多顯得越好看,這種做法就不值得提倡了,完全是把自己的個人意願強加給別人的表現,自己能從中得到好處,但是卻不顧別人的想法,這種做法太過自私了就。

總之,捐款是好事,能夠幫助那些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人,但是這種事情畢竟還是以自願為主,不要太過“強迫”他人一刀切。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就在剛剛,我們公司也收到了要求組織捐款的通知,說不強求,自願捐款,金額不超過100元就可以。

我如實按照要求發了群公告,發完我還擔心會冷場,最近情況這麼嚴峻,大家生活都挺緊張的,萬一沒人願意捐款,搞得尷尬就不好了。還在想要不要自己先帶個頭捐,可是自己剛發完通知,立馬發紅包,這個自說自話的嫌疑太大了。

沒想到通知剛發完,立馬就有人發了100元捐款紅包,緊隨其後十幾個人都主動發了捐款紅包,響應速度非常快!

我的同事們真的讓我挺感動的,平時雖然會互懟,會抱怨,也會暗搓搓的較勁,可是關鍵時候,沒有一個人計較那些,所有人都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生活早點正常起來。

真的,有時候我們不要把人想的太複雜了。你的那個領導,或許真的只是想盡一份自己的心意,沒有想要的綁架你們員工。你們自己量力而行,覺得自己有能力有這個心,捐一點吧,如果自己情況也不好,就不要強求。

做人,心底無私天地寬。

你簡單了,世界就簡單了。


覺得我寫的不錯,就點個贊吧,轉發更支持,感謝哇~

請關注香草紫蘇(●'◡'●),一個擁有近十年工作經驗資深HR,管理諮詢師。喜歡寫作,熱愛分享,歡迎你提出職場上的困惑和問題,我會幫你一一解答。點擊頭像關注我,去我的主頁閱讀更多幹貨分享哦。


香草紫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捐款方式,而這種方式不一定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


題主的這件事情無獨有偶,我閨蜜的公司也變相“強迫”員工捐款,甚至方式更奇葩。


他們公司也提倡員工捐款。領導帶頭捐2000,結果員工們沒一個人捐款。領導就在群裡發通知說:公司代替每人捐了500,這500將在3月份工資里扣除。


大家聽到都無語了,還帶這樣強迫的,這種方式太不合理了。


1.建立在員工痛苦基礎上的公益已經失去了公益的本真


有的員工本來經濟就不寬裕,工資到賬就是要付房貸車貸的。再加上疫情的衝擊,他們的收入都會面臨縮水。如果公司強制他們捐款,務必會給他們造成一定壓力,有些人就要勒緊褲腰帶過一陣子才能緩過來了。


這種捐款雖然表面聽起來,覺得企業很有愛心,很光榮,但建立在員工痛苦基礎上的公益將大打折扣,已經失去了公益的本真。


2.強大的祖國有足夠實力應對疫情


不得不說,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很好的時代。在疫情爆發後,國家出人出力出資,用一個月就將疫情控制住,真的很不簡單。


另外很多藝人、商業家、企業老闆,他們都已經向湖北捐出了大筆錢款和物資,這已經給予了疫情嚴重區很大的幫助。


我們也感謝他們衝在了前面,如果普通員工也處於商業頂端人士,我相信他們也會拿出自己的一份心。


3.每個人有自己的捐助方式


我認為幫助別人的方法有很多種,而錢款只是其中一種。


有的醫護人員人前往了一線,有的人在疫情區下基層值守。而我們普通人不出門,不添亂,不製造謠言,也是對社會的一種幫助。


好了,以上是我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Ta在叢中笑


現在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了,畢竟一旦領導敢這樣要求員工捐款,員工可以直接去找記者呀。

這年頭有事情找記者準沒錯。一旦把這件事情給曝光了,領導在他們那個圈子裡面十有八九也混不下去了,多多少少都得膩歪一下。

只不過這個話題一下子勾起了童年的回憶了,在上小學二年級還是三年級的時候,的確遇到過這樣的糟心事兒。

當然時過境遷,我相信現階段的教學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一、不妨做一個簡單的回憶。

那個時候老師是誰記不清了,反正當時記得事情非常的尷尬。

因為某一個地區有困難了,然後老師們就要求我們捐款,可是我的家境實在是不富裕,也拿不出錢來。

當時老師就在明面上說:沒事不捐錢也沒有什麼事情。

可是第2天中午的時候,老師來到班級裡面,然後讓班幹部挨個拿小本本記一下,每一個人捐款多少。

大家也都知道的,就當時那樣一個氛圍,如果有一個小夥伴捐5元,是非常有面子的。如果有捐1毛2毛的,估計會笑話他三五天。

當時的面子全無,因為我一毛錢也沒有。

但後來的事情就記不太清了,反正也捐了點錢,具體捐了多少幾毛錢也不曉得了。

二、善心永遠是自願的好。

我能理解公司領導願意做好人的心態,也能理解他為人向善社會本身的那一個面目。

領導帶頭捐款,他在生活當中肯定是一個好人,好的不能再好的人,如果遇到老奶奶過馬路,他應該是第1個扶著老奶奶走過馬路的。

只不過領導希望把自己的大部分錢財都捐出去,不一定代表著所有的員工都願意把自己的大部分錢財捐出去。

每一個人都有個難處,如果員工跑肚拉稀,家裡面有人生病,或者本身經濟就比較匱乏,還需要還房貸車貸,給孩子買高等級的外國奶粉,人家一個月下來就剩下3毛2,這個時候讓人家捐款5塊8,那就是不太合理的事情。

因此我們更有如下建議:

1.領導帶頭捐款是好意。

甭管如何,領導這個時候能夠做出表率,就已經表明自己的態度,就已經向整個公司表明自己是好人了,這樣一種高貴的品格必然會值得公司員工的追隨。

2.員工有權不捐款。

並不是每一個員工都富得流油,也不是每一個員工閉著眼睛就能夠把錢掙了,有一些員工他們賺的是辛苦錢,有一些員工甚至在拿健康換錢財。有一些員工他們的家境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今天吃了這一頓下一頓可能就沒了。

如果這個時候公司領導覺得自己捐款了,所有的人就必須跟上,自己捐幾十,員工們也得捐幾十的話,是非常不地道的事情。

弘揚善心本不錯,可如果好心做了壞事,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告訴你一個方法,直接走到老闆身邊,問他:“老闆,你逼我們捐款,合理嗎?”老闆馬上回答你!

說說我自己的例子

多年前,我的僱主是上市公司,老闆是財大氣粗。

有個普通員工的媽媽出車禍,不省人事,部門負責人得知後,就自己給員工捐了一點款,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給老闆知道了,老闆直接捐了5萬塊錢,同事在公司口頭號召了下,順便通知有捐款的,請人事部門登記下。

就這麼簡單的交代,然後呼呼呼,各個部門負責人都捐款了,當時我們部門負責人都捐款每人1000元,副總呢5000以上,員工則是隨意,沒有一天的功夫,就捐了10幾萬元;

看,你說這算不算強迫呢,其實不算,但其實,也算。你說,部門負責人好意思不捐嗎?

這時候,就別問合不合理了!有用嗎?客氣地說,適當地逼也是正常的

本次疫情,潘長江被逼捐的事情大概也知道一些吧!道德綁架不好,但是,可以這麼說,適當地逼捐還是可以的,也是有效果的,雖然道德綁架不好,但,好不好和捐不捐是兩碼事。

反過來想想,捐款有什麼不好,只要是你可承受的範圍就好,心裡一定要過這一關

人生在世,都說有舍才有得!

在公司捐款,你至少有名聲!這個名聲是真真切切的,捐款單上會寫上你的大名,公司的每個人都認識你,也知道你捐了多少,明明白白,多好!

你不捐試試看,就道德綁架的角度來看,員工不把你給看扁才怪,以後的工作你怎麼做?

無論捐多捐少,只要和你同等職位的比較不少就好了!

這樣的捐款很透明,要知道,你可以有你自己的自由,但是這個只有是有限度的,基本上根據你的職位來的。

你想想看啊,你能捐的比老闆還多嗎?那老闆怎麼看你,員工怎麼看你?同樣,你能捐的比你的下屬還少嗎?當然更不行。

說到底,你的捐款和你的職位等級是一樣的,不多也不少,所以,爽快點比較好!

在公司捐款,你至少知道被捐者的真實情況!

在公司捐款,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被詐捐。

如果是公司內部員工需要而發起的捐款,真人真事啊,為什麼要猶豫;

如果是外部社會性質的捐款,那麼,就更要捐了,義不容辭了,因為你的老闆和同事們都捐了,你能不捐。

【總結】

捐款,遇上這事,或多或少捐點吧,對自己沒有什麼損害的基礎上,為社會做點貢獻也是需要的,注意把握好度。

不要說老闆逼捐,在老闆比你捐款之前,你能捐款那就說明你在職場上一定是風生水起啊。


稚始梔終


不合理,非常不合理!去年我公司有一位管理者他的小孩因為先天性軟骨,將家裡的老本錢花完,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務,小孩又急著需要手術,實在湊不出錢,走頭無路的情況下,找到公司領導,經領導同意,給他舉辦了捐款活動。雖然這並沒有“強迫”員工給他捐款,但大家依舊會礙於面子,給該名管理人員捐款金。

之前他就有發起過很多次滴水籌,但是我都無動於衷,畢竟我跟他並不是很熟,工作上也沒太多的來往,但是在這次的捐款活動中我還是隨了大流,給該名員工捐了50塊錢。

瞭解情況,搞捐款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先不要去糾結領導“強迫”捐款合不合理,先了解下實際情況。

領導為什麼要搞捐款活動,他是在什麼前提下發起的,他的目的是什麼,瞭解後如果你覺得,有必要捐你就捐吧,覺得不合理,沒必要了那你也可以選擇不捐,這個取決於你。

有的是可以捐的,畢竟幾十塊錢對你並不會造成太多的影響,少抽兩包煙,少喝兩瓶奶茶就出來了。

很多事情,是不能僅用合理不合理去衡量

如果你問我,領導“強迫”職員捐款,這合不合理,我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你,這不合理,非常的不合理。

願意捐是出於好心,不願意捐也是本分。並沒的對錯之分。

但你會不會捐呢?願不願意捐呢?還得看你自己。

所以,不要去糾結領導“強迫”職員捐款合不合理,要看掂量自己要不要捐款。願不願意被領導強迫,所有的決定來自於你自己,不管怎麼選都不要去背後說領導的不是!

這作為不合理,但是捐款活動,你到底會不會捐呢?這才是你要考慮的事情!


職場小十


前幾天我妹妹捐了20塊錢,說來可笑,他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學校讓老師捐款,老師帶領學生捐款。他們班有60個學生,有的人捐5元,有的人捐10元,有的人捐20元,一個班裡總共捐了600多塊錢。你說小學生捐款是自願的嗎?當然也有自願,但也是少數。

我上學的時候,遇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當時我們也讓捐款,都說捐款自由,但是我們當時強制捐款每人至少捐5元。捐了之後錢到底到沒到災區,這個誰也不知道。

領導帶頭捐款,變相強迫員工捐款,這件事情其實是跟老師帶頭捐款,讓學生自願捐款,性質其實是一樣的。強制捐款當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捐,也不合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領導都捐了你不捐,是看不起領導嗎?是想自立山頭嗎?如果你不想被孤立,多少都捐點吧。

換句話說,畢竟現在國家有難,多少捐點兒也是自己的心意,也還說得過去。至於捐出去之後,錢到哪兒了,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這至少是個心意吧。


職場精髓


【職場江湖人】的觀點是領導讓大家獻愛心沒有問題,但是一定不可變相和“強迫”自己的下屬捐款。最好就是讓大家量力而行自願才是最好。


在企業工作時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某天公司副總在微信群裡發佈了一條“輕鬆籌”的消息,點開看了一下大概就是他的某個親戚身患重病需要三十萬治療費用希望大家的幫忙這樣吧。我看到他捐了一千塊錢。

我們這個是工作大群,全公司有點職位的都在裡面了。果然馬上他的哪些“鐵桿”和“屁精”馬上響應每個最少都是五百塊錢,連我的上司也就是總經理也捐了五百塊錢。部門經理最少也是五百塊錢。其他的職員也沒有少於兩百的。

我走出辦公室,到吸菸室抽了一根菸。上次某經理也是這樣做,副總才捐了五十塊錢這次那個經理就捐了五百塊錢,明眼人一看就是有點強迫的意思了,真的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考慮了一下我按照以往的慣例只要是朋友同事發的我就會捐五十塊錢。

果然我捐了以後,副總連個謝謝都沒有給我。應該是嫌我捐少了吧!不過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有自己的底線。不會隨波逐流吧。其實副總一年都好幾十萬薪水。三十萬立馬都可以借給自己親戚的。還搞這一套實在是沒有水準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在捐款這個事情上,一定是量力而行就可以了,沒必要隨波逐流的。領導怎麼做是他的事情,你怎麼做是你的事情。沒有必要去盲從的。

請關注【職場江湖人】,大家一起探討職場中的各種有趣之事。


職場江湖人


疫情期間,老公單位組織了兩次捐款。

第一次,因為單位一位同事的父親去世,公司老闆號召大家捐款,並且帶頭捐了一千,並要求中層以上管理者必須要捐,少則500元,多則不限。老公和我說了一下情況:這位同事是公司的一名客戶經理,父親突發腦溢血去世,家庭條件還可以。

我有點想不明白,如果同事父親尚在住院,需要花費大量醫藥費,組織捐款也無可厚非。可是明明人已經不在了,為什麼不是隨禮,而是捐款呢?

這次老公雖然也捐了錢,但卻有些被“強迫”的味道,讓人心裡覺得不舒服。

第二次,是為抗擊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捐款,這次倒是很民主,採取自覺自願的方式,還規定最高不超過200元。老公很爽快地捐了最高限額,其他員工也紛紛捐款,都想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捐款本就應該自願,不應該要求金額,尤其是不該要求最低限額。

就像第一次捐款,本來就是老闆的意願,他卻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在全公司搞“道德綁架”,員工即使捐了款,也是“強迫“的結果,而不是真心願意的。

但第二次捐款就不同,不僅自覺自願,還規定了最高限額,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金額捐款,捐多捐少都是一份心意。

“強扭的瓜不甜”,捐款也是一樣的道理,越“強迫”越會讓員工有逆反心理,越寬鬆反而越讓員工有捐款意願。

我還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單位也組織捐款,我毫不猶豫就捐了。這次武漢疫情也一樣,看著我們的同胞遇難,心裡真的很痛。

雖然我們不能像明星、企業家一樣,一下子拿出多少錢支援前線,但是涓涓細流也可以匯成大海。全中國14億人,每人捐獻一塊錢,加起來就是14億!

捐款不在於數額多少,而在於表達我們的心意。

所以,遇到那種“強迫”捐款的行為,大家完全聯合起來加以“抵制”,才能遏制這種不合理的捐款。“人多力量大”,只要抵制一次,就不會再發生第二次了!

你同意我的看法嗎?同意的話,可以點個贊!


職場小龍女


肯定不合理,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說都不合理,捐款本來就是自願,但是領導為了面子和形式強迫員工捐款,員工為了工作而捐款,其實內心是非常抗拒,但是領導和員工都要假裝很開心,做人實在太難。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我們捐款,作為一名小學生啥也不懂就跟著捐款,美其名曰幫助他人快樂自己,但是捐給誰都不知道,只知道放學後問媽媽拿錢捐款,老師叫的。

我以為小學的時候是這樣,成人之後往往也是被迫捐款,公司作出表率了,公司裡面的員工思想覺悟必須要高,你看看老闆都捐款了,你作為員工不捐款老闆怎麼想,為了工作,捐一兩百又怎麼,於是從小學不知道為何捐款到長大了知道捐款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而是被“道德”綁架捐款。

典型案例

這次的疫情,對於明星捐款的事情可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明星捐少了,網友在下面開罵,一集電視劇賺了這麼多錢現在才捐這麼點,你們還是人嗎?

其中孫儷和鄧超就是典型案例,因為在疫情期間捐款的數額少,在孫儷的主演的電視劇《安家》被網友罵,說這麼有錢才捐這麼一點,現在又出來撈金,堅決抵制,最後,孫儷和鄧超又被迫加錢捐款。

這個方式和領導帶頭捐款的方式太相像了,領導帶頭,員工不可能不捐,不捐說你思想覺悟不高,別人都捐就你不捐,你是有多缺錢,這樣的員工不能留在公司啊!但是捐吧,又不是自己本意,最後還是犧牲自己本意滿足領導的本意。

但是說實話,捐款就應該自願選擇,無需什麼道德綁架,不捐也沒有錯,我們更應該從多方面出發,而不是單憑一方面下定論。

為什麼討厭領導強迫員工捐錢?

1.領導帶頭捐款那是因為領導工資高,捐一點對他的生活影響不大,但是員工真的很在乎那幾百塊錢,每個人壓力都很大,生活也不容易,員工不捐也很正常。

2.人可以善良,但是要保障自己的生活。關於這點,我印象最深的韓劇《請回答1988》德善爸爸很善良,總是想盡自己力量幫助他人,所以他家經常會出現很多用不上的東西,這些都是德善爸爸因為幫助他人而買下他們的產品,甚至因為善良替人擔保,導致全家只能住地下室,生活過得結結巴巴的。

德善的媽媽則認為,善良沒有錯,但是善良並不是把自己置於死地,可以等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再幫助別人,而不是自己明明很困難卻還一味的幫助,導致自己過不好,還連累家人和孩子。

3.道德綁架的慣用手段,人家都捐你就得捐,你不捐就是沒有愛心,但是捐了就一定有愛心嗎?形式主義上的東西,大家都是看破不說破。

那公司捐款到底要不要捐?

數額不大,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之內可以接受,如果超出自己的預算,領導強制捐款可以直接拒絕,如果領導因為單方面就否定你,那麼說明這位老闆的眼光和格局也不怎麼樣,也不值得追隨,因為往後的日子還有很多的形式主義,你還能堅持多久?

最後只想說一句,很多時候的愛心行動都變成了自己公司的宣傳陣地,捐愛心不是真的目的,目的是能夠增加曝光率,真希望愛心是主動的,而不是被迫的。

關注@懂職場,與你共同成長,歡迎關注,點評,轉發加點贊,你的認可是我分享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