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來,辦公室裡的人要高貴一些,幸運一些,但這只是假象


表面看來,辦公室裡的人要高貴一些,幸運一些,但這只是假象

“表面看來,辦公室裡的人要高貴一些,幸運一些,但這只是假象。實際上,他們更孤獨,更不幸”。

——作家卡夫卡曾這樣說過

提到坐辦公室的白領,很多人都認為是風光的,是體面的,是高級的,他們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室裡進行著安逸的工作,他們穿著光鮮亮麗,出入於高樓大廈。然而,這不過是經過渲染後的白領生活。

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他們在社會里的狀態,連進城打工的民工都看的出來,他們的收入未必比農民工們高多少,卻匹配著著比農民工高出數倍的消費水平。相形之下,他們的壓力已經愈來愈大。

表面看似高大上的辦公室白領,背後是你看不到的辛酸。

表面看來,辦公室裡的人要高貴一些,幸運一些,但這只是假象

1. 白領的生活看似規律,實際是一種束縛

白領的生活,遠沒有外人想的那麼輕鬆。

一句話總結就是“有工作,沒生活”。

坐辦公室的白領是不自由的,他們要遵循固定的時間,在固定的場所,以固定的工作形式工作。

公司一系列的規則約束,束縛著你,打卡上下班,生病了想請假休息,但算一下會扣的工資,果斷不敢請休了;有朋自遠方來,很想陪著他在逛逛,但糾結請假後的缺勤……

這種被束縛的感覺,很是苦惱。

表面看來,辦公室裡的人要高貴一些,幸運一些,但這只是假象

2.白領其實不過窮人一個

白領普遍處於一種“又窮有迷茫”的狀態,他們對工作和收入沒有信心,對生活壓力感到焦慮,比如父母養老、子女教育、房貸車貸等,他們缺少可觀的收入,“既買不了車,也購不起房”,還要匹配高品質生活。

曾看過這樣一個事件,北京煎餅攤大媽的一句:我月入 3 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瞬間燃爆了很多白領的朋友圈。

為什麼煎餅大媽月入 3 萬,而你大學畢業仍“一無所有”?

市井小販的底氣——無論是賣煎餅,還是烤串串,只要有好的手藝,肯貪黑摸早地努力工作,如果地理位置還不算太差的話,他們就能公平地賺回鈔票和樓房。

但是一個勤勤懇懇,努力賣命打工的白領,想靠薪水賺樓房,難度……。

同樣是勞動所得,小販可以一身磊落,而白領卻要畏縮許多。

表面看來,辦公室裡的人要高貴一些,幸運一些,但這只是假象

3.白領表面光鮮,背後卻滿是辛酸

一個白領曾這樣說:別看我們這些坐辦公室的人每天朝九晚五,月入5.6k,還出出入入高檔寫字樓,每天穿的光鮮亮麗的,但是有誰知道我們上下班要擠2個小時的地鐵或2個小時的公交。

白領很不容易,他們並不是愛慕虛榮才到城市發展,是因為老家實在沒有他們所學的專業工作,年輕人都有闖一闖的想法,讀書這麼多年還是想去試一試自己的“本領”。

每天超過8小時工作時間,上司咄咄逼人的目光,同事間明裡暗裡的競爭,下班了,我卻走不了,上班時間全開會,下班之後才正式開始工作……

無論在體力還是心理上,都長期承載著超負荷的壓力。

在別人眼裡看著看似很清閒的辦公室白領工作其實並沒有那麼的輕鬆,你沒有做過這份工作,那你是絕對感受不到這份工作的壓力的,很多時候白領的工作比體力勞動更折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