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不是長得越高大掛果越多嗎?

艾小城


通常來說,果樹是否能多結果,主要看果樹的樹勢而不是果樹的大小。果樹再高大,如果生長不旺盛,長勢虛弱,出現黃葉、乾枝等衰敗的樹勢,自然不會多結果。這正象衰老、虛弱的人無法生育子女是一個道理。

樹勢在果樹管理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果農管理果樹,首先要培養健壯、平衡、穩定的樹勢。樹勢,就是指樹木的形狀長勢。在蘋果管理中,樹勢是指果樹的營養積累狀況和和樹木的生長勢力。樹勢強壯,是果樹多結果的首要條件,但並不是樹勢越旺越多結果,樹勢過強過和弱都不利於果品生產。

果實幹物質絕大部分是由葉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樹勢過旺,葉片數量過多,有些葉片不能保證足夠的陽光照射,光合作用就會大大降低,成為無效葉,同時由於新梢大量生長消耗了大量的養分,加之生長過旺導致積累差,枝條不充實,對一些病蟲害和自然災害抵禦能力降低,反過來影響果品產量。而樹勢過弱,新梢生長量少,沒有足夠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果子自然結不多長不好,甚至因為營養供應不上而大量落花落果,加之樹勢差抵禦病蟲害和自然災害能力低,很容易造成果品的減產甚至絕產。


果業生產中,由於管理不當,也會造成一些大樹樹勢不平衡時,上強下弱或下強上弱,外強內弱或內強外弱,還有一邊強一邊弱等,所有這些長勢不平衡的樹,也難以保證產量。

從果品生產實踐看,樹勢健壯而中庸的果樹,不僅產量好,結的果品質也好,比如剛進入結果期一二年的小樹,往往產量最高、品質最好,這主要是樹勢造成的。老樹儘管高大,由於樹勢弱,營養難以供應,自然結果少而差。

要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調節好健壯的樹勢非常關鍵。但並不是樹勢健壯就可以多結果子結好果子,好的樹形也是多結果結好果的必要條件之一,樹形與樹勢在果樹管理中相互依存,互相影響。好的樹形骨架牢固、通風透光良好,更利於果樹生產。當然,樹形和樹勢相互依存,有形必有勢,好樹形更利於培養好的樹勢,所以果樹的整形拉枝在生產中尤為重要。

但果樹不是造果的機器,果樹是個活物,其樹勢和樹形都在發展變化,管理上稍有不當就會影響樹勢樹形,所以果樹的結果多少和品質如何往往分年度,大小年現象比較普遍。這就要求果樹管理者要把培養健壯的樹勢放在首位,樹勢不足者補之,樹勢過旺要瀉之。在果樹修剪中,要“依勢定法”。枝條如何修剪,要依據枝條的勢力來確定,不同的枝勢採用不同的方法。同樣道理,一棵樹、一片園子,管理方案也是圍繞樹勢來展開。初掛果的樹,一般樹勢比較強旺,在管理中要注意採用緩勢的做法,分散極性、分流養分、增加積累。對盛果期的果樹,要注意穩勢,適當調整,避免樹勢大起大落而傷及果樹元氣。對於衰老的果樹,要注意採用助勢的方法,加強營養,儘量延長結果年限。

綜上,果樹結果多少主要和果樹的樹勢和形狀有著密切關係,和果樹是否高大沒有必然聯繫。


齊東晏子


果樹長得越高大,掛果越多,這種說法是偏面的,相反,以蘋果為例,如今的種植技術追求矮化密植,矮化講究低幹矮冠,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管理上的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為了豐產和優產。

低幹矮化之所以能優質豐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冠內的關照條件好,光合效率高。據研究測定,能提升百分10以上的受光量,有利於產量的提高和物質的積累。

二:有利於光合向果實的優先分配。據資料研究表明,在高大的樹形中,用於開花結果的幹物質不到百分之6,而在矮化中果實卻達到百分之19,二者的差異是很大的。

三:研究表明,樹冠中的有效結果空間,隨空間的增大反而減少。這是因為,樹冠過大,冠內光缺少,會使低能無效區的比例加大,導致結果力降低。

既然果實的掛果與樹幹高大無關,那麼,它到底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蘋果的種植是一個系統的科學,牽扯的因素很多,比如與土壤有關。蘋果喜歡透水性強肥沃的土壤,喜歡中性微酸的土壤,同時,還與適合的氣候影響很大,蘋果屬於喜涼的水果,但初春的霜凍影響反而很大,夏澇秋旱更有直接關係,最後,重要的是還與蘋果的管理,比如修剪,比如肥水和病蟲防治,息息相關。

綜述:蘋果掛果與人的辛勤管理和成熟的技術有關,與樹形的高大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在種植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蘋果的習性,依照先進科學的管理技術來提高掛果和優產高產,朋友,您說呢?


流水無聲


並不是越高大,產量越高,長技型一般控制在3·5米之4米,落頂,減少營養輸送的距離。單株產量高,由於每畝的株數X單株產量,才是畝產量。

短枝型3米既可,因每畝株數多,樹矮而更好管理,產量更高。




許其波


理論上是樹冠越大可以承受的掛果量越大,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果樹,樹冠確實很大,但是掛果率卻很低,其原因有幾種,1.過度密植光照不夠,影響掛果率,2.用肥不當,營養過剩掛果枝少,影響掛果率,3.嚴重缺肥,樹體呈亞健康狀態,會影響掛果率,4.在花芽分化期未做好保花,保果工作,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出現花開得多,卻不結果,5.樹體老化,各種毛病的出現會嚴重影響掛果率


資中塔羅科紅鑽血橙


果樹當然不是說長得越高大掛果就越多了,就像人一樣,不是說長得越高,人就越帥啦

在果樹種植後是可以適時適當的修剪,你若不注重它的修剪,是不行的,果樹必須要修剪,而且儘量修剪矮一些,好採摘,以後掛果也會慢慢多起來的,但有一點注意,不要修剪得太矮了也不可哦。





芊芊油茶


您說的對,老祖宗留下過一句話叫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萬變不離其宗,其本質的區別就是,所有的一切經過人類的改變而結果未知,但是如果付出同樣的耐心和愛心,又高又大的果樹結出的果子一定多,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必然的


日照蠔鮮生


從單株到每畝果樹高大佔領空間越大,掛果量肯定多,但為了方便生產,必領控制一定高度,矮化樹產量高,是個體不縱向生長,而是向高生長,最好的矮化樹達到4:9米,現在我國矮化樹為什麼產量低,就是高度達不到3米左右,高度不夠,生長量就少,修剪量就少,自然老化快,產量低。


一剪梅96145


狹義可以這樣理解,越高大結的越多。

但是要想讓樹長高,它的營養必上,而且需要的營養很多,這樣果樹會把營養全部分走,目的就是為了長高。那果實就營養跟不上,營養跟不上就會造成很多後果,而且還會發育不良,重量也會特別的輕,個頭也比較小,難作務,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

栽種果樹的目的,就是要效益和品質兼顧的。

所以為了品質,效益,比如說矮化密植、生草栽培、肥水一體化自控灌溉、病蟲害生物防治、簡化修剪和充分利用果園除草、耕作、噴藥等機械設施進行果園高效栽培管理,無一不是為了省力和簡化。




袁小余


你好,按照常規來說,樹體越高大,獲得高產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在實際生產中,並不是如此(特別是畝產量)。

第一:果樹的畝產量是由單株產量和畝株樹決定的,如果單個樹體太高大,每畝栽植的株樹就會很少,這樣畝產量並不一定高。

第二:在生產中發現,果樹實行籬笆式栽培(株間密、行間稀)具有高產的潛力,這種栽植方法,葉面積係數大,光能利用率高,管理比較方便,果品的產量和質量較高,經濟效益較好。


農家阿輝


從狹義上來講,你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但蘋果的種植,產量只是其一。還應該考慮果品的質量和果樹的管理成本。以我的家鄉靜寧蘋果來說,以前的大冠富士正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中短指富士和矮化密植。

中短指富士種植密度相對大冠更密,在一定程度上對產量有所彌補。而且,中短指富士在修剪、套袋等後期管理上更方便,掛果時間較大冠富士優勢明顯。

矮化密植果園三年即可進入豐產,修剪便捷,滴灌能保證水肥的利用率最大化,機械化程度最高,適合於大面積連片果園。結合現代化農業的要求,以及當前農村務農人數減少的現狀,我認為,矮化密植會是未來果品農業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