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全文约7000字 | 读完12分钟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毛姆的《面纱》

女人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男人疯狂地爱上了她们。实际上他们没有。--《面纱》

亦舒说,没有什么故事不能以三句话讲完。如果套用在《面纱》书中女主角凯蒂的身上就是:慌不择路的结婚,愚蠢无知的出轨,丈夫病故后的成长。而看似简单的故事,毛姆却把这期间女主所经历的种种,从结婚时的愚蠢无知,到出轨后的自我拯救,以及再次堕落的醒悟,再到最终完成的终极成长,描写的真实而刻骨。

作为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作家,毛姆无疑是刻画人性的高手。在他的笔下,人性的恶无处遁形,人性的善也能淋漓尽致,今天读的《面纱》也同样如此。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我既为书中的女主角凯蒂在出轨时的愚蠢和自以为是而羞愧,也为湄谭府修道院的院长和修女们对于人类的爱与责任所具有的宏大自我牺牲精神而感动。

我觉得《面纱》可以作为现代女性在恋爱与婚姻中成长与历练的白皮书。因为看完全书你会发现,虽然这本书的创作距离现在已经有95年之久,但是在生活掩盖下的婚姻真相,时至今日依然如是。

这本以中国为创作背景的长篇小说翻拍成电影后,于2006年在中国上映。这部119分钟的电影无法诠尽一个女人在背叛婚姻后的整个成长心路,远远不如小说本身表达的层次丰富。所以这里还是以小说进行阐述。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娜奥米·沃茨主演,女主确实很漂亮


小说名“面纱”的灵感来自雪莱诗歌《别揭开这华丽的面纱》:别揭开那些活着的人们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尽管这都是些不真实的假象,但却模仿着我们所相信的一切。

这使我常常想起张爱玲说的经典名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事实上,张爱玲很喜欢读毛姆,受其影响,有些词句若有意境相似之处也不见怪了。读完全书,生活的面纱自然而然就被读者掀开。今天就从生活的角度,浅谈《面纱》隐藏下的4个婚姻真相,看看拥有现代智慧的我们,又可以从书中得到哪些思考。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毛姆颜值很高,颇有种迷人的绅士魅力

面纱下的真相1:结婚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枷锁”

凯蒂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贾斯汀是一个律师,母亲贾斯汀太太则是全职主妇。母亲非常爱面子,总是很喜欢帮父亲做决定。比如父亲不想做王室大律师,因为如果做了王室大律师,虽然名头好听,但是收入可能会锐减一半。但是母亲充耳不闻,反过来骂丈夫是无能的懦夫,并且通过不依不饶的争吵以丈夫的屈服让步而告终。

父亲贾斯汀的担忧转眼就变成了现实,他对妻子失望,却深藏不露;对妻子心有责备,却埋在心底。比起从前,父亲更加沉默寡言。

凯蒂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在她和妹妹的眼中,父亲不过是家中收入的源头。当家中变得拮据的时候,她们觉得都是父亲的错。她们不仅对他态度冷淡,而且还心怀怨恨与鄙视,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他的内心感受。

读到这里,一家四口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父亲沉默,母亲强势,女儿们自私浅薄。贾斯汀太太觉得她这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不过她还有机会翻盘,那就是通过女儿们的婚姻来弥补。

所以25岁的凯蒂还没有嫁出时,母亲就开始刻薄了。

想当初,凯蒂同母亲一样充满自信,觉得凭着自己的肤白貌美肯定能联姻豪门显贵。没想到几年过去了,刚踏上社交圈的妹妹多丽丝已经稳稳地找到了一个爵士准备结婚,凯蒂的婚姻状况却依然毫无动静。

母亲变得很不耐烦,她对未来准女婿的要求一降再降,甚至只要凯蒂嫁出去就行,管他谁是谁呢。慌张的凯蒂遇到了医学博士瓦尔特,她对他不了解,也不爱他,但还是嫁给了他,因为这样就可以赶在妹妹结婚之前结婚,不用受到来自妹妹和母亲的奚落。

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凯蒂会幸福吗?暂且按下不表,回头再续。我们来看看凯蒂这个结婚动机,很明显,结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逃离原生家庭“枷锁”的方式,

凯蒂绝不是个案。不分国界的话,你会发现凯蒂的遭遇何其熟悉 。

在最近被大家热议的纪录片《中国剩女》里,讲述的是北京三个未婚女青年的故事。因为没结婚,承受着各种压力。比如“不结婚就是不正常”、“不结婚,再成功也是不幸福”、“不结婚就是判了刑”。其中之一的盖琪终于结婚了,她是记录片里最早结束剩女状态的女生。她意味深长地说,“结婚前我的生活很有趣,结婚后变得没趣了, 只能说感觉比以前幸福了。”

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观念里,结婚是一件正常人都需要做的事情。无论是男是女,而社会舆论对于女性不结婚又更加苛刻。

如此看来,凯蒂似乎值得同情。毕竟时至今日,大多数未婚女青年也很难逃离来自原生家庭这种无形的压迫,年龄越大,越可能自我怀疑和否定。

这是值得心疼的。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父母之于我们有养育之恩,所以结婚这件事情父母似乎总是有理由来干预或者控制,很少有父母通情达理地说,孩子,没关系,你的人生是自己的,你自己做主。

因为父母的婚姻也可能就是他们的父母以同样的方式胁迫的.....似乎只有一种方式可以自己真正做主,那就是你足够强大和独立。可以做到不依赖,不攀附,无所畏惧并且自由自在。

可惜凯蒂空有美貌,并无此等能力。她做不了可以终身不婚的简·奥斯汀。对她来说,向现实妥协,随波逐流无疑是最轻松的活法。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傲慢与偏见》的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终身未婚


面纱下的真相2:没有虚荣的生活几乎是不存在的

跟着丈夫来到香港的凯蒂,很快就背叛了婚姻,出轨了一个名叫查理的男人。她不爱瓦尔特,尽管瓦尔特爱她,甚至卑微到了这场婚姻对他来说是恩惠的地步。

小说开头就以很特别的视角营造了一个很紧张的氛围,偷情的凯蒂和查理没听见走廊上有人走动的声音,可走廊上的窗户把手竟然悄无声息地转动了,他们顿感毛骨悚然。

毫无疑问,身为丈夫的瓦尔特知道了妻子的偷情。奇怪的是,他没有露面,也没有像凯蒂说的,应该冲进去跟人打一架,但是他也没有。因为他不屑。

凯蒂提出了离婚,瓦尔特虽伤心欲绝,但仍然同意,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查理必须离婚,而且需要在离婚判决一周内娶她为妻,他就答应离婚。

此时的凯蒂表现的非常天真,她一方面很讶异瓦尔特会这么轻易饶了她,一方面信誓旦旦地觉得查理肯定会离婚娶她的。

爱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为了爱情,我们可以作出任何牺牲,义无反顾,决不犹豫。--凯蒂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然知道结局。那就是偷情时查理挂在嘴上的爱怎么能当真呢?查理当然不会娶她,因为太太那么好,而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

我得替我的孩子着想,对吧?当然,我也不想让多萝西感到痛苦。我们在一起生活很合拍。你也知道,她是一位贤妻良母。我和多萝西难舍难分,而你却让我跟她离婚,再跟你结婚,这会毁了我的前途。你的要求也真是太过分了。--查理

太扎心了。毛姆把凯蒂的愚蠢和无知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把她的痛苦刻画得如此生动。

我是带着恐惧走的,我是抱着必死之心走的。我不知道,瓦尔特黑漆漆、弯弯绕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我早被吓的魂不附体了。也许,我染病死了,反倒是真正的解脱呢。--凯蒂

现实中身陷爱情迷雾里的女人,何尝不是像凯蒂一样肤浅呢?作为婚姻中的第三者,有人明码标价,拿青春换自己的需求;而有些人则天真地以为男人爱上了自己必会义无反顾,决不犹豫,最后只能是伤的一败涂地。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你以为男人疯狂地爱你,他们并没有


瓦尔特早已看透查理人品,但是没有真正谈过恋爱的凯蒂却看不清。凯蒂何尝能看得清?凯蒂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呢。她为了逃离母亲,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瓦尔特,遇到了查理,她以为那是爱。

恋爱有四种类型:热情之恋、趣味之恋、肉体之恋、虚荣之恋。 —— 司汤达

对于查理来说,凯蒂的美貌非常有吸引力,凯蒂不过是查理的色情猎物,这是肉体之恋;而对于凯蒂来说,查理的辅政司助理地位让她觉得这个男人很有能力,加上查理仪表堂堂又英俊潇洒,比起笨拙的丈夫,真是云泥之别。这是虚荣之恋。

我一直很好奇瓦尔特为什么知道凯蒂跟他结婚只是为了逃离母亲,也知道凯蒂不爱他,那他为什么还要娶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呢?是对自己太自信,觉得我只要坚持付出,终能感动天感动地感动凯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细想之下我想原因有3点:

  1. 瓦尔特也难逃虚荣二字。凯蒂长的美,家世也不差,书里并未对瓦尔特的身世做过多介绍,想必瓦尔特的婚姻是可以自主的,但因为凯蒂的美貌,他对她一见钟情。(果然一见钟情都不过是见色起义。)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没有虚荣的生活几乎是不存在的。
  2. 爱情的吸引法则。瓦尔特是科研工作者,他不喜场面、不爱应酬、冷静克制,但是凯蒂热情、活泼、无知,人很容易会被自己不曾具有的品质吸引。
  3. 瓦尔特对凯蒂充满怜悯与慈悲。瓦尔特明白凯蒂的处境不佳,他对凯蒂的爱充满怜悯与慈悲,愿意带着她走,让她有机会逃离母亲。

生活就是一种选择。瓦尔特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婚姻,导致了他短暂的悲剧的一生。爱不一定要有回报,但一定要有回应。

没有回应的爱怎能称之为爱?那不过是自己的一场独角戏罢了。我为瓦尔特感到深深的悲哀。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爱错付给了不对的人,是瓦尔特短暂一生的悲哀


面纱下的真相3:出轨是婚姻中无法跨过去的坎

毛姆创作《面纱》的灵感来源于但丁《神曲·炼狱篇》的毕娅:毕娅乃锡耶纳的贵妇,她的丈夫疑心她红杏出墙,又慑于她的家族势力,不敢轻易伤她性命,便把她带到他在玛雷玛的城堡,想借那儿的有毒蒸汽,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了她,可是她却迟迟不死,待他耐心耗尽后,便将她扔出窗外。

这是关于婚外情报复的故事。瓦尔特作为普通人,他对于妻子的出轨内心是愤怒和鄙视的。瓦尔特没有直接鄙视凯蒂,他是鄙视自己,鄙视自己为什么会爱上这样愚蠢无知的凯蒂。

当凯蒂终于明白查理对她不过是逢场作戏时,她跟着瓦尔特来到了中国湄谭府,也就是现在的贵州湄潭县。那里正值霍乱爆发。

故事情节走到了这里就契合了但丁《神曲·炼狱篇》里,丈夫把皮娅带往充满毒瘴的废宅中。此时的瓦尔特当然是有报复心理。

在他的想法里,作为女人的凯蒂在那种环境中是活不下去的。所以他用旅途的艰难和颠簸让凯蒂从身体上变得虚弱,再用共同生活时的冷暴力让凯蒂感觉孤独。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瓦尔特的冷暴力让凯蒂感觉孤独

结局出人意料,凯蒂活了下来,瓦尔特却染上霍乱死了。他们夫妻俩的婚姻结局令人唏嘘,尤其是瓦尔特临死前说的那句: 最后死掉的却是狗。

这句话出自爱尔兰著名作家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的一首诗,《挽歌:哀悼一只疯狗之死》,诗里讲到有位好心人收养了一只流浪狗,那只狗却莫名发疯咬了他,人人都以为这好心人要死,没曾想死的却是那只狗。

瓦尔特这句临终的话凯蒂是不懂的,作为旁观者的我却懂了。我甚至在想,星爷的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里那句台词,“那个人样子好怪,他好像一条狗。”灵感是不是来自这里?

爱的卑微的那个人,即被喻义为一条狗。瓦尔特对凯蒂的爱何尝不令自己像条狗?当他发现凯蒂出轨,带她来霍乱之地,对瓦尔特而言就是无声的疯狂的撕咬行为。因为在维丁顿眼里,他们像是要来这个地方自杀殉情的。没想到凯蒂活的好好的,瓦尔特却先离开这个世界了。

为什么凯蒂能活下来?瓦尔特却不行?因为瓦尔特的精神支柱垮了!瓦尔特知道凯蒂出轨后,便一直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他瞧不起自己爱着凯蒂,与其说他无法原谅凯蒂,不如说他无法原谅自己。

在院长和修女们的眼里,瓦尔特是高尚的、博爱的、意志坚韧的,但是在维丁顿这个旁观者的眼里,瓦尔特是在黑暗中行走。

瓦尔特一方面寄情于工作,另一方面在外人面前和凯蒂扮演着琴瑟和鸣。也许随着时间流去,两人的婚姻还有可以挽救的地步,但是凯蒂怀孕了。

孩子是谁的?瓦尔特那么殷切地询问,他内心里升腾起一缕希望。

凯蒂完全知道瓦尔特想听什么。但是此时的凯蒂经过在修道院的工作,让她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和成长。她不想欺骗瓦尔特,她如实回答,“我不知道。”

“孩子有可能是查理的。”这对瓦尔特来说,最后那点残留的希望都破灭了。对于瓦尔特的死,维丁顿有困惑,“他好像是自己在找死,因为他在拿自己做实验。”

毛姆对瓦尔特是残忍的,这给我一种老实人被欺负的感觉。

婚姻的底线究竟是什么?是情感上的背叛,还是共同利益的崩塌?是对方带给你的冷漠和孤独,还是无法拥有共同的孩子?是达不到理解的程度,还是没有欢愉的性?

说到底,瓦尔特也是愚蠢的。他愚蠢到为了一段畸形的爱没有放过自己。

我本人在生活中很厌恶一种人,那就是固执的人。固执到油盐不进,固执到作茧自缚,固执到没有一丝缝隙,任何春风化雨的滋润和阳光都无法照射进去。

瓦尔特就是这样固执的人。他在黑暗里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他为当时贵州湄谭县霍乱的人们所做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升华。如果他懂得在爱情这件事情上原谅自己,放过自己,他高尚的品格肯定会为他带来新的感情生命。

凯蒂正是这样做的。初来湄谭府的两个人都是为感情伤心欲绝的人,瓦尔特固执地活在自己的悲情中,而凯蒂却在修道院工作的时候,通过自我成长达到了精神上的焕然一新。她开始看见苍生,敬畏生命,开始嘲笑自己曾经对查理那样荒唐的爱,并通过与院长和修女们的接触,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与责任。尽管她仍然不爱瓦尔特,但是她开始敬重他,并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谅。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凯蒂的自我成长令她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面纱下的真相4:肉体总是先于灵魂出卖自己

随着瓦尔特的去世,修道院院长和修女们决定委托虞上校把凯蒂安全送回香港。凯蒂回到了香港,被查理的太太多萝西接回了家中。

多萝西曾经跟维丁顿说过,那些找她先生的女人,都是二流货色,不值一提。

而现在多萝西来接这个曾经二流货色的女人回自己家,让我感觉很讽刺。凯蒂因为伴同瓦尔特去了霍乱之地,现在平安回来,正被世人称赞是有爱和责任心的人。这就是生活的面纱。

电报是维丁顿发给多萝西的,他出于好意,希望多萝西能好好照顾丧夫又怀孕的凯蒂。凯蒂没有抵挡住多萝西的热情,跟她住进了查理的豪宅里,并与当天中午就见到了查理。

她想象中查理应该是老了丑了难看了,结果对方仍然是个仪表堂堂、英俊潇洒的男人。这让凯蒂大为吃惊,因为某些东西似乎又死灰复燃了。

果不其然,在一个中午,多萝西不在家的情况下,凯蒂再一次沦陷了。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凯蒂再一次的沦陷


她发出微弱的呻吟声,双眼紧闭,脸上满是湿乎乎的眼泪。这时,他吻到了她的嘴唇。他用力一吻,一股欲望之火迅速传遍她的全身。她感到销魂蚀骨,如醉如痴。她顿时激情四射,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在梦中,在无数个梦中,她早就熟悉了这神魂颠倒的感觉。他想对自己做什么呢?她不知道。她已不再是个女人,她的全身已被融化,变成了一团欲火。在他的搂抱下,她的双脚离开了地面,她觉得自己轻飘如云。他用双手把她抱了起来,她也紧紧地偎依在他的身上,不顾一切,心神荡漾。她的脑袋深深地埋在枕头中。他的嘴唇一个劲地吻着她的双唇。

也许是凯蒂太久没有得到过爱抚,也或许曾经对查理的迷恋让她再一次的没有经受住查理的纠缠,再或许正如凯蒂自己说的,出于悲伤与可怕的寂寞,干出了下贱的勾当。她曾经以为自己精神上的焕然一新和冷静克制让她重生了,却再一次的轻而易举就堕落了。

肉体总是先于灵魂出卖了自己。这一次,她看轻自己的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她迅速离开了香港,选择回到父母亲的身边。

“我觉得我不是人,而是动物,是一头猪,是一只兔子,是一条狗。哦,我并不是在谴责你,我自己也很坏。我对你投怀送抱,是因为我也需要你。可是,那个人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不是那个面目可憎、刻薄寡情、好色贪欲的女人,我与那个女人分道扬镳了。我的丈夫尸骨未寒,你的太太待我宽厚仁义,她的宽厚仁义真是难以言表,而那个女人却在床上与你纵欲求欢。那个女人绝不是真正的我,而是我心中的一头野兽,黑暗而可怕的野兽,犹如一个恶魔。我与这头野兽一刀两断,我憎恨它,我鄙视它。从今以后,只要一想到它,我的胃就会翻江倒海,我就会恶心欲吐。”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凯蒂看轻自己的同时也看清了自己


题记:人终究在不幸中学会了成长

凯蒂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随着母亲的去世,她生前的刻薄换来了死后的安祥。挺着大肚的凯蒂希望父亲带她一起去巴哈马群岛,这一次她同父亲深谈,为自己曾经对父亲贪得无厌的索求而道歉,为自己曾经的愚蠢无知道歉,并恳求父亲让自己能尽一点孝心,做一点补偿。

她第一次对父亲说出了自己颇有见解的话语,令父亲感到目瞪口呆。

仅此一次,就让我直言不讳吧,父亲。我曾经是个愚蠢的女孩,品行不正,面目可憎,我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下定决心,绝不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能无所畏惧,坦荡做人。我希望她具有独立的人格,能拥有真正的自我,因此就不会依赖别人。我希望她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且要活得比我好。

至此,凯蒂终于完成了她的终极成长,变成了一个懂得感恩、拥有独立思想和自我的女人。而且,因为瓦尔特去世后凯蒂有拿到抚恤金,加上在香港处理的房子和家具等,凯蒂也拥有了足够维持生活的经济力量。

我不为即将成为单亲妈妈的凯蒂担心,她必会收获属于自己真正的爱情,因为她开始珍惜自己的羽毛,懂得爱自己。人们在生活中得到的最长久的收获,便是懂得了珍惜。当一个女人不缺钱,又能保有独立的精神意志,她一定会过的很好。哪怕未来是孤独而艰难的,也能拿出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

生活终归走向了平静与安宁。毛姆对女人还是仁慈的,尽管一开始的篇幅里对女人充满了不善。想起曾经听人说过的一句话,“大海的宽广不是让你畅游的,而是让你挣扎的。”

不经历挣扎的生活难免透出浅薄。如果还有一个平行世界存在,我希望挣扎后的凯蒂能再次遇上瓦尔特,我觉得他们其实很般配,只是遇上的时间不对。不管在生活的面纱下,婚姻原本是丑陋的,还是虚荣的,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有能力的人总能把婚姻过成自己真正想要的美好生活。

正如书中最后写到的,“她的失足与蠢行,她所遭遇的人生不幸,并不完全是徒劳无益,只要她沿着这条已经朦朦胧胧展现在眼前的小道前行。这条小道不是善良可笑的维丁顿老头所提到的无所归依之“道”,而是修道院里那些可敬的修女们谦恭践行的人间大道--它是一条通往平静与安宁的康庄大道。”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历经挣扎后找到心中那条通往平静与安宁的康庄大道。


《面纱》中隐藏的4大婚姻真相,毛姆说男人并没有疯狂爱上你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历经挣扎后都能找到心中那条通往平静与安宁的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风云小太保,坐标广州。关注自我成长,习惯用阅读、写作、工作维系生活的快乐。喜欢我,还请多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