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酒席最後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來就該走人了,你知道嗎?

農村二牛哥


很榮幸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看了好多回答都是雞蛋湯,很多地區的酒席上,都是以湯結束,這種湯一般是雞蛋湯,其實為什麼是雞蛋湯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因為飯後喝一碗湯可以有助於消食和消化,還有人說是因為蛋花湯寓意著“滾蛋”,有一些地方就直接將這道蛋花湯稱為“滾蛋湯”,因為看到這道湯客人就知道自己應該“滾蛋”了,這樣也就漸漸的形成了一種風俗了。

這些好像都是在關裡(三海關以南)(東北過了三海關就算南方😂😂)那面的紅白喜事是這樣的。

在我們大美東北黑龍江 紅白喜事確實另一種方式呈現,東北酒席不會像“關裡”那樣一個菜一個菜的上,我們這上菜就是一下上齊,不論你涼菜熱菜,必須上齊才能吃,因為不上齊筷子都不給你發😂 在農村酒席上最後一道菜就是 拔絲地瓜,東北叫做 掛漿是一到甜品菜,這就是東北紅白酒席最後一道菜


石小萌


我是江西撫州的,在我們江西,不管是家裡結婚的,過生日的,出生的,搬新家的,辦喪事的都有一道特別的菜,每種酒席的最後一道菜都不一樣,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那每種酒席最後一道菜代表著什麼意義呢?我跟大家一一說下吧!

結婚宴席 我們這邊結婚辦喜事的人家,總共有16個菜,前面上的都是冷盤涼拌菜開胃,中間上點肉,接著就是湯,那最後一道是 蓮子+桂圓+紅棗 它的意義是希望大家祝福新人早生貴子。

出生生日宴 這個總共也就12個菜,菜色也跟其他的差不多,但是最後一道菜是紅雞蛋,代表的意思是新生,慶生蛋。

進火宴 我這邊有個風俗,搬新房子住要邀請親戚之外,還要請所有村裡人一起吃,還有同姓的到齊,希望大家一起為家裡高興,另外就是挖兩顆竹子。總共宴席有16個菜,最後一道是澆汁蘆筍,代表家庭興盛,步步高昇!

奔喪宴 這種酒席比較特色,總共菜色有15道,為什麼是單數不是雙數,因為家裡少一人,而且最後一道不是菜,而是黃豆+蒸米飯,它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吃了健康長壽,也就長壽飯。

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菜色也不同,代表的意思更不同,但是我相信古人世世代代相傳也有他們的道理,也有他背後的故事,也有他們獨特的意義!所以後輩們都繼承了這樣的傳承。


養殖戶小羅


好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是河南省焦作市的。,在我們焦作南部這邊農村酒席也是有幾個檔次的,我們這邊常用的酒席上用菜就是先上八個盤子,也就是四個肉的四個素的再上十個上籠蒸的碗子就行了,這就叫上籠席。

如果是添小孩子請親擺酒席的話,八個盤上罷接著再上一大盤滷麵,隨後再上就是十個碗的菜。這十個菜也就是雞,鴨,魚,用豬肉做的有肘子,健腐肉,紅燒肉,肚絲湯。素食湯有海參魷魚湯,方塊豆腐湯,甜紅薯湯,山楂澇湯,雞蛋湯,丸子湯等等根據主家進的菜隨意做都可以的。總之說我們這裡的就是八盤十碗,有這個沒那個,有那個沒這個夠八個盤十個碗就行了。

最後一道菜在我們這邊也就是丸子湯,代表完了完了都起身走吧!

好了,在我們這邊也就是常用的上籠席,八個盤十個碗。請大家都來說說吧!





武陟農民小郭


我來回答。

大家好,我是青春撒新疆。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笑了。

首先聲明一下,我根據我的認知做回答,不存在地域攻擊,切勿批判我啊。

我是山東人,從小在山東長大,畢業後來到新疆,在新疆結婚創業。

人情交際,肯定要喝喜酒,聚餐,各種原因的吃酒席。逐漸的發現,酒席最後一個菜就是湯。多數情況都是雞蛋湯。

開始我是不明白的。後來在岳父家無意中說起這個事,(岳父家是從河南搬遷到新疆來的。)岳父岳母都跟我說在他們老家那就是(滾蛋湯)。說菜桌上端上來滾蛋湯就是代表該上的菜都上齊了,可以滾蛋了。

我當時感覺非常驚訝。怎麼會有這種說法?人家都來慶祝喜慶,居然上個菜叫做滾蛋湯。

後來我也琢磨過這個菜名,滾蛋湯,可能是說燒開水下雞蛋湯。

河南人把水燒開了叫作水滾了,再下入雞蛋,乾脆就叫滾蛋了吧?.(我自己琢磨的,不知道對不對)

估計是有愛開玩笑的人給這道湯順其意稱作滾蛋湯滾蛋湯,時間久了人們覺得好玩就傳開了。

應該是這樣吧,我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正確,歡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謝謝!

我當時感覺很驚訝,


青春撒新疆


你好,我是新農人新天地的釗哥我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在我們家農村酒席最後一道菜有一顆送到湯送喝湯俗稱,滾蛋,他是有的。

我家屬於河南東部地區,因為在我們中國天南地北地域廣闊。,每一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民俗文化,有些民俗規矩大不相同,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語,這個禮儀在每個地方也有差別。,今天我只說說我們河南東部我家周圍的一些情況。我們這裡辦紅事,一般就是24個菜,有人有多的28個 32個都有。一般最後上的都是一個湯——蛋花湯,好多人也稱之為他為滾蛋糖,我感覺這個說這個滾蛋湯並不是說主人家讓客人要走的意思。只是說,上完這一道菜證明,這桌宴席的所有的菜已經上完後續就沒有其他什麼菜。證明宴席已經結束,我感覺有一道這個雙方彼此之間默契的菜還是比較好的,比如客人在吃席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菜上完還是沒上完如果在菜沒有上完的情況下離席,這是對主人的大不敬不禮貌的。如果是主人在上完菜後,主動跟客人說,菜上完了就這麼多,這也是不禮貌的彼此之間,雙方有一道默認的菜是最好的。這也是證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人一般做什麼事都是比較含蓄的。


新農人新天地


看了各位大咖的回答感覺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各地的風俗各不相同。我來說一說我的家鄉酒席上菜的順序。我們這裡擺席先上頭菜,就是鹹菜條又叫菜頭,然後依次上涼菜、熱菜、主食和雞蛋湯,最後一道菜是肉丸子,上了丸子就證明全部菜品上齊了。





農民老東


農村酒席最後一道菜送客菜是什麼?農村風俗不一樣,上的菜也會有不同,在我們這邊上最後上的菜都是甜點。甜點一上大家都知道,菜已經全部上齊。上桌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一、以鞭炮為準

在我們這裡,開席是以鞭炮響起開始,鞭炮一響客人上桌用餐,以鞭炮再次響起結束,用餐時間一個小時左右。

二、母舅桌

母舅桌是酒席上唯一的一桌,只允許雙方父母,和舅父,舅母,主桌會多出一道全雞,上桌前一定要看清楚,在考慮要不要坐哦。

三、隨手禮

一般用完餐,大家都會去送禮金,送完禮金新郎都會給大家提前準備回禮,大多都是以糖果和紅包做回禮,大家記的拿哦。


鄉村子布


民以食為天,應該沒人可以拒絕得了美食的誘惑。但是,河南就有這麼一道菜,雖然很好吃,但是名字聽起來就讓人覺得不舒服,更是很多人都不願意吃。因為這道菜叫做“滾蛋湯”,而且上了這道菜就表示主人在送客,該走的就可以走了的意思。所以說,如果到周口吃了這道“滾蛋湯”就趕快走,別自討沒趣,那真的是讓你“滾蛋”的意思。

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你說送客就送客吧,還整出這麼一道“滾蛋湯”,好不委婉。河南的“滾蛋湯”其實就是當地的胡辣湯,它是由雞蛋、肉、麵筋等菜製作而成。由於非常好吃,所以當地很多人會在家裡自己製作,口味和裡面放的菜品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之所以叫“滾蛋湯”是因為一般情況下這道菜都是在最後才上的,因此後來便有了送客之意。也確實表示說,這已經是最後一道菜了,賓客可以在吃好之後離開。而且在河南這道“滾蛋湯”通常都會作為婚宴的最後一道壓軸美食,除了因為它味美可口、老少咸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提醒大家宴席已經結束了,賓朋在酒足飯飽之後方可自便。

雖然“滾蛋湯”的名字有點粗魯,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大家在大快朵頤之後喝上一碗湯,簡直是不要太貼心。而且通常在宴會上主人因為分身乏術不能很好的照顧到每個人,而這道湯就很好地解決了送客的問題。賓客不願意吃,我想跟胡辣湯的名字沒什麼關係,而是開心的時光過得太快了,所以才不願意吃吧。現在知道了吧,河南的胡辣湯,也叫做“滾蛋湯”。如果去朋友家做客或是參加宴席,當“滾蛋湯”上了之後就說明菜上完了,是時候走了,別自討沒趣等著主人“攆”你!




大蝦史豔文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們都知道農村但凡有新婚夫婦結婚都會擺喜酒宴,這種風俗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是如此,而每一個酒宴都有一道送客菜,特別是在農村酒席最後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呢?其實每一個地區因為風俗都是不一樣了的,所以基本上每一個地域的送客菜都是不一樣了,那麼你們可知道的中國各地區的送客菜都是什麼呢?

我整理了一下各個地區的送客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條,

在閩南地區的農村,在當地一般酒宴開始的時候都會送上第一道菜都是春捲,這種美食在閩南地區廣泛使用,不管是在什麼酒宴一般第一道菜都會上春捲,可以說閩南地區的風俗就是如此,而在閩南地區一般的送客菜都是紅菇湯,這是每一個酒宴的最後一道菜,而紅菇湯也叫做解酒湯,我們都知道酒席難免會喝一些酒,甚至有一些人會喝到醉,那麼喝到最後來一碗紅菇湯再適合不過了,不但有著醒酒的功效,而且對女生來說還有許多好處,可見在閩南地區的送客菜還是比較溫馨暖人的!

第二條

而在廣東地區,有一些地方的送客菜就比較不一樣了,該地區的送客菜是扣肉,很多人對此也感到不解怎麼會是扣肉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當地的風俗流傳下來的,以前的年代,因為生活生活水平不好,所以宴席上的的十六至十八道菜,都沒有什麼肉,該地區的人們就會想著還沒有吃飽就上點肉,就這樣扣肉成為最後一道菜,當然了現在生活水平好起來了,在廣東地區送客菜除了扣肉之外,還會在上一些水果或者白粥,如果是白粥的話會搭配一些小菜!

第三條

在安徽地區的農村,不管是什麼酒席,差不多最後一道菜都是紅燒肉,這道菜基本上不管是紅白喜事都會出現,可以說是當地的風俗習慣了。而在國內每一個地區的送客菜都有著一種寓意,例如下面這兩道菜就比較有意思了,一道是“肉丸酸湯”,一道是“雞蛋甜湯”,合在一塊叫做“滾蛋湯”!這兩道菜其實意思就是客人吃完這兩道菜酒席就結束了,不用在等別的菜了,可以拍屁股“滾蛋”了。可以說這兩道菜是比較有意思的,當然了主人家並沒有懷著不好的意思,這只是當地的風俗罷了!

而除了這幾樣之外在國內的話還有這許多送客菜,例如爆炒青菜、芹菜雞蛋湯、拔絲地瓜、凍、雞蛋湯等等一些菜品,而這些菜品在平常都是比較常見的,人們在生活中基本上都能吃到,不過我發現除了閩南地區的紅菇湯之外,許多最後一道送客菜基本上都是跟雞蛋湯有關的湯品,還別說這種“滾蛋湯”不管是在什麼地方還真的非常受歡迎!

在這裡我就總結以下幾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山裡小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河南的,我說一下我們這酒席的最後一道菜吧。

我們這酒席最後一道菜是叫“滾蛋湯”,一聽名字很尷尬有沒有[大笑]這名字這麼直白,一聽就是提醒前來吃酒席的人,酒席吃完了該散場了,不過對於河南人我感覺應該都習以為常了,畢竟一個地方一個習俗吧。

其實這“滾蛋湯”有兩層含義的,一層是這湯是用雞蛋打圈倒進開水裡煮的,雞蛋液在鍋裡不停的翻滾著,所以就叫滾蛋湯了。

第二層就是提醒客人所有菜品都上齊了,這是最後一道菜了,吃完就要結束了,這也是河南酒席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吧。所以去吃河南酒席的時候看見這湯就知道這是最後一道菜了,喝完這湯要自覺離開了,千萬不要坐在那裡傻傻等了,不然主人家會覺得你沒有吃飽呢[呲牙][呲牙]

我個人其實感覺這習俗很有意思的,特別的是我很愛喝這種“滾蛋湯”,而且河南有的地方的滾蛋湯味道還不一樣,我們這是酸的,有的是甜的,每次吃酒席,我一般都會堅持等到這道菜吃完再走[呲牙][呲牙],感覺好執著噢[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