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石榴裙”,讓那麼多人拜倒在“它”腳下,是什麼樣子的呢?

石榴裙”這個詞估計大家對它都是不陌生的。可大家知道“石榴裙”到底是指什麼裙子?按照字面理解很容易誤解成裙子像石榴形狀或者裙子上的圖案是石榴。真正的石榴裙是以顏色命名的:所以“石榴裙”並不是指裙子的形狀像石榴,也不是指裙襬上繡滿了石榴花的圖案,而是指像石榴花顏色一樣大紅的裙子。


古代“石榴裙”,讓那麼多人拜倒在“它”腳下,是什麼樣子的呢?


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詩跟“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句詩一樣的意思。牡丹花和石榴裙都是可以形容美女,也是為了美女,死了也值得。用於古代的話是褒義的,是形容英雄難過美女關。如果用於現代的話,那絕對的貶義了。只能說一個人太好色了。“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話聞名天下主要還是要從唐朝說起(因為石榴裙在六朝的時候就有了,但是那時候還不怎麼出名)。


古代“石榴裙”,讓那麼多人拜倒在“它”腳下,是什麼樣子的呢?


相傳楊貴妃非常喜歡石榴花,唐朝天寶年間,唐明皇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繡嶺、王母祠中廣泛栽種石榴。每逢到了石榴花開的時間,這位風流天子便攜愛妃去賞花遊玩。

  倆人常常設宴於花樹之下,飲酒作歌為樂。當時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嫵媚動人,把唐明皇看得好不動心。他常常將貴妃的酒染之粉頸與石榴花相比,哪一個更紅得豔麗。


古代“石榴裙”,讓那麼多人拜倒在“它”腳下,是什麼樣子的呢?


  由於寵愛美人,天子不理朝政,疏於政務。 但是文武大臣們誰也不敢指責皇帝,他們只能遷怒於楊貴妃,見了她,拒不行禮,楊貴妃當然會很生氣。

  這天唐明皇設宴招待群臣,並請愛妃獻舞助興,但是楊貴妃卻將酒杯端起送到皇帝唇邊,耳語道:“這些臣子對臣妾非常不恭敬,我不願意為他們獻舞。”


古代“石榴裙”,讓那麼多人拜倒在“它”腳下,是什麼樣子的呢?


  唐明皇一聽,愛妃受了這麼大的委屈,於是下令,所有的文武百官,見了貴妃一定要下跪行禮,如果不這樣做,那麼將會以欺君之罪進行嚴懲。此後只要一見到楊貴妃,莫於俯首叩拜。

  從此之後,“拜倒在石榴裙下”便流傳開來,成為一個典故。由於石榴裙經久不衰,於是俗語中說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鮮活地用著。


古代“石榴裙”,讓那麼多人拜倒在“它”腳下,是什麼樣子的呢?


除了石榴裙,還有很多別緻的款式,而裙子在唐代也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初時,裙子窄而瘦長,因此婦女將裙子儘量往上提,甚至齊到胸乳,故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詩句。

  盛唐時期,裙子製作得精美華麗,主要有花籠裙、間裙、百鳥裙,還有百疊裙、畫裙等。花籠裙是用輕軟細薄而又半透明的“單絲羅”織繡,裙子上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繡出花鳥等圖案。


古代“石榴裙”,讓那麼多人拜倒在“它”腳下,是什麼樣子的呢?


  間裙,就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材料互相間隔排列做成的裙子,每一個間隔叫作“破”,有“六破”、“七破”、“十二破”之分,顏色有紅綠、紅黃、黃白等等;

  百鳥裙,顧名思義,就是將多種飛禽的羽毛捻成線,然後織成的裙子,百鳥裙做工考究,立體感極強,可謂“正視為一色,旁視為一色,目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穿上之後“百鳥之狀皆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