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槿汐明明可以留在皇宮裡,為何非要跟隨甄嬛出宮修行?

文史田地


崔槿汐原本是伺候太妃的人,甄嬛進宮以後,被皇帝特意安排去伺候甄嬛。甄嬛的待遇從一開始就比別人高。即便沈眉莊一進宮就被封為“貴人”,也沒有崔槿汐這樣資深睿智、行事穩重的姑姑“輔佐”,包括出身高貴的富察貴人。

崔槿汐自然知道這其中的“玄機”,因為崔槿汐見過純元,又被皇帝安派在甄嬛身邊,她不僅感覺自己責任重大、被皇帝器重,而且還預感到甄嬛將會前程遠大,不可限量。但此時崔槿汐不便將其中玄機道破,因為時機不到。

甄嬛在後宮中根基未穩,又率真單純,此時若被她知道真相,必然不會再心無芥蒂地對待皇帝了。所以,先讓甄嬛與皇帝的感情自由加深,等甄嬛誕下皇子之後,地位穩固,又有皇子傍身、母憑子貴,到那時,即便她知道內情也無所謂了。

然而,令崔槿汐預料不到的是,此事竟提前被爆出。甄嬛難以接受真相,一時意氣用事,竟當面頂撞皇上,皇帝也是騎虎難下,只得放甄嬛出宮修行。甄嬛原本想讓崔槿汐留下,再去伺候別的小主或者乾脆回太妃那裡去。

但崔槿汐卻不肯,而是執意要跟隨甄嬛出宮修行、一起受苦。那麼,崔槿汐真的是出於對甄嬛赤膽忠心、難以割捨嗎?雖然也有這方面因素在其中,但最關鍵的還不是這一條。

崔槿汐在宮中多年,深知其中套路。她是伺候過甄嬛的人,獨自留在宮中,根本沒有好果子吃。還記得餘鶯兒的宮女嗎——給甄嬛下藥的那位?最終被甄嬛舉報杖斃了。

而甄嬛的宮女菊青給了安陵容以後,也被安陵容弄死了。還有甄嬛的心腹侍女佩兒,後來被安排伺候琪嬪,更是被打得遍體鱗傷。就連皇后的宮女小福子,賜給華妃後,沒過多久也被華妃給扔到井裡溺斃了。

崔槿汐一旦被留在宮裡,去伺候誰不是甄嬛說了算的,而是皇后。皇后豈能讓甄嬛的心腹有好果子吃?崔槿汐早已把結果看透了。與其被人暗算在宮中,還不如隨甄嬛一起逃條生路,沒準還有“來日”呢。

根據崔槿汐的深諳世故,世事洞明,她看出皇帝對甄嬛並非真的恩斷情絕,只是一時賭氣,難以下臺罷了。沒準哪一天皇帝就會“舊情復發”。到時候甄嬛便可以東山再起、二度榮光了。事實證明:崔槿汐的選擇和判斷是沒錯的。


A情感診療室


因為留在宮裡也是被皇后治,所以還不如跟甄嬛去修行,以圖東山再起,另外,甄嬛對對他有成全之恩,他和大太監對時,甄嬛給創造了機會,挑明瞭關係,所以特別感謝他,願意為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堅信,甄嬛一定能夠再回宮的,他讀過媚娘回宮的故事,結果甄嬛回宮的過程和媚娘回宮的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他不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竟然搞這一腿,如果他知道他倆搞這一腿的話,他說什麼也不會和甄嬛一起去的,風險太大了,那不好,還會被殺頭!


愛的流動N次方


只能說崔槿汐在宮中時間比較長,事情比誰都看的透徹,這樣透過太后的視角,你就會明白,見過甄嬛就知道她將來前途無量,所以崔槿汐就把自己賭給甄嬛,賭甄嬛夠善良,賭甄嬛有自己的加持肯定可以走到最後


fan教主


甄嬛在封妃那天,不小心誤穿了純元皇后的衣服,皇上震怒,當著眾多人的面,對甄嬛嚴加斥責,並且封妃駁回。

甄嬛知道自己是純元皇后的替身後,對皇上心灰意冷,再加上此時,甄嬛父親被祺貴人的父親鄂敏陷害,被皇上革去職務,收監坐牢,而家眷軟禁府中。

甄嬛得此噩耗,挺著大肚子向皇上求情時,皇上還是下旨,把甄家流放寧古塔。甄嬛自此對皇上徹底絕望,往日美好種種皆成泡影。所以,她生下朧月後,堅持離開皇宮,去寺廟待發修行。

甄嬛在走之前,把身邊的丫鬟和太監們,都安排妥當。槿汐是伺候太妃的,甄嬛走前安排她回太妃身邊繼續伺候,也算是最好的安排了。

但槿汐拒絕了這一安排,我想原因有三:

一、她說自己本可以在宮裡呆到25歲,就可以出宮了,但現在家裡只剩她一個人,回去也是孤單一人。

在家裡無依無靠,倒不如一直陪在甄嬛身邊,在佛寺好有個照應。

其實,槿汐在和甄嬛相處的這段日子裡,她早已對甄嬛產生了情意,她雖為僕,但甄嬛一直對她相當尊重,沒有什麼主僕階級。所以,槿汐敢把自己的下半生交到甄嬛手裡。

二、如果槿汐因為甄嬛遭難,而回了太子妃身邊,太子妃對她也不再信任,試想一個有福同享,有難不能同當的僕人,別人會怎麼看待她?餘下日子也不好過啊!

與其背後被人議論,倒不如從一而終,一直跟著甄嬛,再說了,以甄嬛的聰明才智,她怎甘心長居佛寺?這也是槿汐看的長遠的地方。

三、為以後甄嬛回宮埋下伏筆。甄嬛後來能夠重返皇宮,全靠槿汐的幫忙。蘇培盛一直想和槿汐對食,但被槿汐拒絕,後來甄嬛打算回宮的時候,槿汐就主動去找了蘇培盛,蘇培盛才把皇上引來凌雲峰的。

其實,槿汐是一個足智多謀,又深有遠見的人,甄嬛身邊有她,在宮裡一步步高昇,簡直如虎添翼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