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戰役中的英雄團長王學禮

與敵人展開肉搏戰

蘭州戰役中的英雄團長王學禮

王學禮1916年生於陝西省神木縣,1932年參加工作,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大小戰鬥100多次。蘭州戰役中,王學禮擔任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團長,三十一團是奪取沈家嶺的主攻團。沈家嶺即現蘭州戰役紀念館背靠的南山,由馬步芳精銳部隊一九○師把守。

1949年8月25日5時55分,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發起解放蘭州的總攻,四軍數十門大炮齊發,王學禮指揮部隊迅速向敵人衝擊,連續突破了敵人的兩道防線。在向主峰攻擊的過程中,部隊受到敵人頑強抵抗,一、二營傷亡嚴重,王學禮命令第三營投入戰鬥,三營衝上陣地後很快攻上了第三道防線。這時,敵人用汽車運來大批後備隊,整營整連的輪番反撲,王學禮親自上陣和戰士們一起與敵人展開肉搏戰。經過反覆陣地爭奪戰,1000多人的三十一團剩下不足300人,營連幹部絕大部分傷亡,卻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面對敵人的瘋狂反撲,王學禮命令團機關幹部投入戰鬥。他帶領僅存的指戰員,與七倍的敵人拼刺刀。當三十一團戰至170餘人時,十師三十團前來增援了。王學禮率領剩餘的指戰員,配合三十團,奮勇衝擊,攻佔了沈家嶺主陣地。戰鬥持續到下午5時左右,我軍開始全線追擊,王學禮帶領戰士勇猛追殲敵人。不幸的是,一顆炮彈在王學禮身邊爆炸了,彈片穿透了他的左側腰部。他是蘭州戰役中犧牲的我軍最高級別軍官。

“與妻書”彰顯家國情懷

在進軍大西北前夕,王學禮給在軍部醫院工作的妻子蘇維仁寫信:“我們南征北戰十幾年,就是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這一天就要到來了。我們現在訓練很忙,要集中一切力量消滅敵軍,解放大西北。我不能來看你,望注意身體,帶好孩子,讓我們在勝利的時候再相會。那時,我們的第三個孩子一定出世了,他們將是新中國第一代最幸福的人,讓我們舉起雙手迎接祖國的新生吧。祝你和孩子們健康快樂!”但等這封信輾轉送到蘇維仁手上時,他已經壯烈犧牲。

在蘭州戰役沈家嶺攻堅戰中,王學禮所指揮的英雄團在兄弟部隊配合下,共殲滅敵人2800餘人,俘虜敵人527人,為解放蘭州做出了重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野戰軍、西北軍區和第二兵團授予三十一團“勇猛頑強”、“真正頑強”英雄團的光榮稱號。

1949年9月1日,在《甘肅日報》創刊號頭版顯著的位置,刊登了經彭德懷司令員親自批准發表的一則戰地消息——《奪取蘭州鎖鑰,四軍再立戰功》,這條新聞向社會披露了這位年輕的優秀指揮員和他指揮的英雄三十一團的光輝事蹟。10月下旬,四軍授予王學禮“人民英雄”的榮譽稱號,並製作了一面錦旗留存給王學禮的親屬。1959年10月1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在蘭州烈士陵園為王學禮建立了雄偉莊嚴的烈士亭,永遠紀念他在蘭州戰役中建立的不朽功勳。

王豔:社會的文明在於不忘歷史

記者在蘭州戰役紀念館採訪時碰到一位中年男子。說起王學禮,他悲傷地告訴記者,“王學禮生前所在的團現在還在,在新疆。他是我們的老團長,我每年都會來祭拜團長。”

這位中年男子名叫魏思學,現就職西北民族大學。“像王學禮這麼優秀的軍官犧牲了很是可惜,沒有見到解放的那一刻”,採訪中,魏思學十分激動,說到最後甚至哽咽了。

在採訪蘭州戰役倖存者、時任十一師三十一團一營二連副連長、後任甘肅省軍區副司令何志瑛時,他更是激動,“王學禮是我們的團長,太英勇了,親自帶隊上陣。眼看就要勝利了,犧牲太可惜了!”

“每次看到這些英雄事蹟,我的喉嚨總是劇痛,我不敢輕輕地點贊,我怕現代人的浮躁褻瀆我們英雄的精神,而何況也是在蘭州,也是在沈家嶺,是在8·25那個如今天一樣陰冷的雨天,我怎能不憶……陝北的戰鬥英雄,都是豪情壯志,都是心思細膩,肯學習,能吃苦……他們將永垂不朽,在我們的心裡所佔據的空間無人能及。”每當談起爺爺王學禮的事蹟,王豔的內心都會一陣劇痛。

說起本報與蘭州戰役紀念館聯合主辦的“捍衛英雄追憶烈士”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王豔則說:“你們所做的一切,讓我們這些烈士之後很欣慰,社會的文明在於能感知尊重每一個生命,不忘歷史,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