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摘要

內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增多,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逆週期調節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受全球經濟放緩以及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影響,今年難以發揮支撐經濟作用,經濟短期恢復到正常增速仍然需要依賴投資。投資是我們可以自主調控的,所以今年國家大概率會穩房地產和調基建。

年初的疫情讓房企線下賣房幾乎停滯,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月以來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救助措施,但“救助”不等於“救市”,救助是從企業的資金鍊入手,而“救市”是從交易端的限購、限貸、限售入手。此時政策端在稅費和土地款延期繳納、信貸端支持等方面傾斜,針對銷售環節就是減免稅費和手續簡化,還沒有出現與放鬆限購、限貸、限售相關的內容,這也說明,“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大政方針沒有變,房地產市場以穩為主。

房地產行業發力點可能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補短板工程,發展有益於民生的惠民項目。此類舊改項目不同於以往的棚改項目,對鋼材的消耗量較為有限。以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為例,一臺20站層的電梯僅耗鋼0.81噸,而一棟20層高的建築,每建造10平米就可以耗鋼0.65噸,差別顯著。

目前來看逆週期調節的重點是在基建,2020年地方專項債新增額或突破3.35萬億元,且發行速度提速明顯,流向基建領域的資金佔到71%,包括市政園區與城鄉建設、鐵路軌交、生態環保、機場、收費公路、農林水利、水運等細分領域。2019年基建投資金額達18.65萬億元,以今年的發債額度及資金用途佔比來看,今年的基建投資增速約為9%,拉動鋼材消費1個百分點。

預計全年鋼材消費增量-1.3%,而供應增量3%,供給大於需求。我們得出的結論為:1、逆週期調節勢在必行,專項債發行如火如荼,基建項目快馬加鞭,但對於鋼材消費的拉動作用較為有限,除非我們能看到地產端的放鬆,施工項目的繁榮,否則鋼材消費端不宜過渡樂觀;2、全年鋼材供給大於需求,但供需缺口不足以推動大幅度的漲跌,今年需更多關注階段性供需錯配的機會,把握節奏及事件驅動機會


疫情令趨弱的消費雪上加霜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後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隨後的兩個月,受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春節前夕,全國多個城市採取封鎖措施,戰“疫”打響。疫情對居民生活及經濟活動的影響不言而喻,春運期間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4.76億人次,與去年同期的29.8億人次相比下降50.3%。疫情給原本就弱勢的社會需求蒙上一層陰影,去年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僅增長8%,為近20年最低增速,汽車銷量全年負增長。

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逆週期調節,有動力亦有約束

內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增多,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逆週期調節的必要性毋庸置疑,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和方式成為各方討論焦點。作為逆週期政策之一的“新基建”近期在高層會議中頻繁被提及,新基建屬於信息時代的基礎設施。從新基建的細分領域來看是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板塊。

新基建項目發力於科技端,投資金額大,消耗鋼材量少,本文著重討論新基建中的鐵路、軌道交通等耗鋼量大、偏傳統範疇的基建領域。

從逆週期刺激領域來看,主要在地產和基建。近些年較為明顯的刺激階段共有四個,分別為08年—09年、12年—13年、16年—17年、18年至今,前三次經濟回升中,都是地產和基建雙輪託舉,其中第二次刺激時基建上行、地產下行,2012年上半年只有基建單輪驅動下,經濟仍然繼續下行,直到當年四季度基建、地產同時向上,經濟才觸底。地產和基建雙輪同時轉動,才能發揮較為明顯的作用。

與此同時,逆週期調節政策的邊際影響在逐漸減弱。據中國社科院調研顯示,第一次刺激期間,投資基建對GDP的拉動效應是0.15%,而到第三次刺激期間,這一效應只有0.02%。另一制約政策空間的因素是赤字率,投資刺激需要擴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配合,穩增長導致政府和居民負債率上升。長期以來,官方公佈的赤字率小於3%,代表著嚴控政府債務的態度,若貿然突破,可能會給各級政府發出大幹快上大水漫灌的信號。而地方政府專項債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不計入赤字,在財政赤字約束下,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所作為,地方政府專項債是很好的政策工具。

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現在的地產週期,基建投資:地產施工沒問題,銷售有隱憂,基建難以挑起大梁


從房地產的投資、開工、施工及銷售增速來看,地產行業確實處在緩步向下的趨勢中,疫情來襲加劇了對地產的擔憂,住宅用地成交同比下降73%,商品房成交同比下降57%,均降至近年最低位。疫情對銷售端衝擊顯而易見,但對地產企業,尤其是規模房企而言,即便2月份銷售歸零,疫情對全年的影響依然屬於風險可控範疇。房企幾項大的支出包括土地購置和工程項目,由於疫情爆發在春節期間,土地購置和工程項目結算都已完結,沒有大額開支的情況下,銷售收入的減少對企業資金壓力影響有限,此外前兩年去槓桿背景推動下,房地產企業資金鍊緊張問題得到緩解,房企的開發行為也就會正常進行,投資、開工、施工會由於疫情推後,但規模上影響不大,依然會遵循原有的行業規律。

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表現低於市場預期,難以挑起託底經濟的大梁。這兩年在基建投資模式上,嘗試了PPP、專項債等刺激模式,但效果不佳。民間資本對PPP項目參與比較謹慎,認為政策雖然鼓勵,但宏觀環境不配套,比如合作缺乏契約精神,項目生命週期十幾年,人員更替風險大,未來運營過程中政府補貼、項目調價等是否有變數都存在風險。專項債模式下,資金更多流向土儲和棚改等收益可期的項目,流向基建項目的投資鏈條仍然不通暢。


關於專項債的想象

專項債券是指為了籌集資金建設某專項具體工程而發行的債券。通常可以分為一般債券(普通債券)和專項債券(收益債券)。前者是指地方政府為了緩解資金緊張或解決臨時經費不足而發行的債券,後者是指為了籌集資金建設某專項具體工程而發行的債券。

地方政府債券按資金用途和償還資金來源分類,通常可以分為一般債券(普通債券)和專項債券(收益債券)。前者是指地方政府為了緩解資金緊張或解決臨時經費不足而發行的債券,後者是指為了籌集資金建設某專項具體工程而發行的債券。對於一般債券的償還,地方政府通常以本地區的財政收入作為擔保,而對於專項債券,地方政府往往以項目建成後取得的收入作為保證。

專項債可以撬動的規模

根據華泰期貨研究院推算,2020年財政最大可用債務新增資金為6.9萬億元,其中,2020年地方政府債務新增額高達4.2萬億元,較2019年的新增2.9萬億元,擴容1.3萬億元

由此我們推算,假定2020年地方專項債佔到擴容的1.3萬億元的90%,則淨新增1.2萬億元的體量,加上2019年地方專項債新增額的2.15萬億元的基數,則2020年地方專項債新增額或突破3.35萬億元。

按照新增專項債對應項目用途,可以將新增專項債分為棚改專項債、收費公路專項債、土地儲備專項債、其他與基建相關專項債、其他與基建非直接相關專項債及未註名用途專項債6大類。在專項債提前下達新增限額之前,資金多流向土地儲備項目和棚改項目,2019年9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根據地方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按規定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確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見效”,此後的9月6日,財政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地方債發行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說明,要求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不能用於房地產領域。可以預見今年新增專項債會向基礎設施、市政建設、交通等領域傾斜。

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對鋼材消費拉動作用

以往經濟刺激對鋼消費的拉動

鋼材消費貢獻最大的兩個板塊為房地產和基建,分別佔到52%和12%。從過去幾輪逆週期調節階段可以看出,刺激政策對鋼鐵的消費端帶來了顯著的正向影響。08年~09年的刺激中,粗鋼消費增速由2.6%增至28.4%,12年~13年的刺激中,粗鋼消費增速由-21.1%增至9.3%,且由於2012年初的低基數效應,在2013年1月粗鋼消費增速達到32.7%。16年~17年的刺激中,粗鋼消費增速保持在6%-12%之間,沒有出現負增長。前三輪逆週期調節對於鋼材消費拉動都較為明顯,而2018年開啟的本輪刺激並未顯示出以往的效果,粗鋼消費增速徘徊在-3%至6%之間,不少月份滑落至負值區間。主要受制於地產處於下行週期,以及基建項目落地不暢等多方面因素。本輪刺激中,房地產行業始終處於受抑制狀態,堅持“房住不炒”,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大保障房供應,多次會議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的工具手段,顯示出政府的定力和不走老路的決心。基建方面,2018-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外部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基建託底政策被市場寄予厚望,而落地過程卻低於預期。一是由於項目儲備不足,二是由於資金不到位,批覆的專項債資金大部分流向土地儲備和棚改領域,投入基建項目的資金較少。

大基建能救螺紋嗎?——逆週期調節的想像空間

逆週期、專項債,這次能帶動多少鋼材消費?

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受全球經濟放緩以及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影響,今年難以發揮支撐經濟作用,經濟短期恢復到正常增速仍然需要依賴投資。投資是我們可以自主調控的,所以今年國家大概率會穩房地產和調基建。

年初的疫情讓房企線下賣房幾乎停滯,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月以來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救助措施,但“救助”不等於“救市”,救助是從企業的資金鍊入手,而“救市”是從交易端的限購、限貸、限售入手。此時政策端在稅費和土地款延期繳納、信貸端支持等方面的傾斜,可有效緩解開發商的短期現金支付壓力、提升其現金流安全性、緩釋行業下行風險。而政府線上審批服務的推行和審批條件的適度放寬則有助於引導房企逐步恢復生產經營活動,促進樓市秩序迴歸。

目前來看,各地的救助措施針對銷售環節就是減免稅費和手續簡化,還沒有出現與放鬆限購、限貸、限售相關的內容,這也說明,“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大政方針沒有變,房地產市場以穩為主。

房地產行業發力點可能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補短板工程,發展有益於民生的惠民項目。此類舊改項目不同於以往的棚改項目,對鋼材的消耗量較為有限。以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為例,一臺20站層的電梯僅耗鋼0.81噸,而一棟20層高的建築,每建造10平米就可以耗鋼0.65噸,差別顯著。

目前來看逆週期調節的重點是在基建,2020年地方專項債新增額或突破3.35萬億元,且發行速度提速明顯,流向基建領域的資金佔到71%,包括市政園區與城鄉建設、鐵路軌交、生態環保、機場、收費公路、農林水利、水運等細分領域。2019年基建投資金額達18.65萬億元,以今年的發債額度及資金用途佔比來看,今年的基建投資增速約為9%,拉動鋼材消費1個百分點。

預計全年鋼材消費增量-1.3%,而供應增量3%,供給大於需求。我們得出的結論為:1、逆週期調節勢在必行,專項債發行如火如荼,基建項目快馬加鞭,但對於鋼材消費的拉動作用較為有限,除非我們能看到地產端的放鬆,施工項目的繁榮,否則鋼材消費端不宜過渡樂觀;2、全年鋼材供給大於需求,但供需缺口不足以推動大幅度的漲跌,今年需更多關注階段性供需錯配的機會,把握節奏及事件驅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