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寫在前面的話

說到印度的軍工系統和武器研發,那簡直就是廣大軍迷們的歡樂源泉;從修一架掉一架的印度斯坦航空(HAL)、再到舉辦了三次下水儀式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最後再到本文的主角:研製了整整46年(從1974年“印度豹”項目立項算起)都還沒有研製成功的“阿瓊”主戰坦克。印度的軍工系統已經不能用“不靠譜”來形容了,簡直讓人有理由懷疑:印度的軍工系統是不是被敵人收買過?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局座日常黑三哥

至1947年印度獨立開始,尼赫魯就一直希望能讓印度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最不濟也要做一個“南亞霸主”!所以在印度獨立之後就與巴基斯坦打了三次印巴戰爭、吞併錫金和阿果、介入斯里蘭卡內戰......雖然印度的國力有限,但卻一直以南亞“大家長”的姿態欺凌周邊小國;把“窮光蛋霸權主義”展示了個淋漓盡致!直到1962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鐵拳下撞了個頭破血流。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在印度一直被當作“國恥”!但是我們卻很少提起;因為:打敗連投降都可以很歡樂的三哥,簡直是件丟臉的事情

雖然三哥在1962年被兔子的板磚揍了個生活不能自理,但是“霸權主義”的小火苗在心中卻從未熄滅過;尤其是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成功的將巴基斯坦肢解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之後,印度的國家自信心更是達到了一個“爆表”的狀態;認為印度可以做到“超級大國”所能做到的一切事情!包括自主研發先進主戰坦克!

於是......故事開始了!

研製“阿瓊”的動因,一切要從“勝利”說起

其實印度早在1965年就可以生產先進主戰坦克了;印度的第一種國產坦克就是由英國維克斯防務公司為印度量身打造的“勝利”主戰坦克。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勝利”型主戰坦克是印度的第一種國產坦克

“勝利”型主戰坦克,是維克斯公司在“百人隊長”MK7型的基礎上為適應印度薄弱的工業基礎適當簡化而來,但部分應用了“酋長”的技術(主要是NT12變速箱);初期型的“勝利”主戰坦克其綜合性能被認為“已經接近M60A1和T-62”!這當然只是英國人的自誇之詞,但是“勝利”型主戰坦克在60年代也算一種比較先進的主戰坦克,印度能做到80%以上的國產化率(除火炮身管、發動機和變速箱外均可國產)可見印度的坦克工業的起點頗高。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在1969年“勝利”的國產化率就已經超過了80%

不過印度人自己也清楚,“勝利”主戰坦克只不過是“百人隊長”MK7型主戰坦克的“簡配版”,其技術水平能只能算是世界二流,對於一個同樣懷著“大國夢”的印度而言,二流的“勝利”顯然不足以滿足自己的胃口;印度真正希望拿到的是英國當時最先進的“酋長”主戰坦克。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酋長”主戰坦克是英國在60年代最先進的主戰坦克

但是要英國轉讓“酋長”的全部生產技術和生產線,不遞於挖英國人的祖墳;英國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所以印度的領導層來了個“曲線救國”——首先購買“勝利”型的全部生產技術並在英國人的幫助下升級阿瓦迪重型車輛廠,使印度獲得自產坦克的能力和經驗,之後在以升級勝利型主戰坦克為誘餌,尋機引進“酋長”的全部生產技術和生產線。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原計劃中“勝利”型主戰坦克的升級版“勝利”MK2A

但是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卻讓這個曲線救國路線化為了泡影:為了防止蘇聯在南亞的勢力擴張,美國一直採取幫扶巴基斯坦而打壓印度的策略;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後更是第一時間宣佈了對印度的武器禁運和經濟制裁,英國作為美國的小弟雖然沒有宣佈對印度實施武器禁運,但是也暫停了與印度的全部軍事合作項目。也正是因為這場第三次印巴戰爭,西方各國也看清了印度稱霸的野心,開始對印度的武器和技術輸出設定限制。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東巴軍總司令簽署投降協議,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卻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價——幾乎所有的鄰國都開始防範和敵視印度、西方發達國家也開始對印度的發展實施限制

於是在1972年戰爭結束之後,印度就斷絕了從英國獲得“酋長”生產線和繼續升級“勝利”的一切可能。

鬧劇的開端——印度豹

前文說過,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的勝利使得整個印度的國家自信心都處於“爆表”狀態,如何利用這種“爆表”的國家自信心就成了政客們的首要任務。1972年根據印度陸軍向印度國防部提出用新型主戰坦克來替換已經落後的“勝利”型主戰坦克的要求,同年8月印度戰車發展研究局(CVRDE)開始對這一方案進行預研,注意這裡的“預研”並不是要進行國產坦克的預備研究,而是對軍方的需求進行研判,從而提出新型主戰坦克的技戰術指標,從而進行發標採購。

但是這一需求很快就被時任印度國防部長的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看中了,當時這位國防部長正身陷與俄羅斯美女的“絲襪醜聞”當中,印度議會正準備對他進行質詢,如果不能通過質詢,這位國防部長不僅會失去職位還有可能聲敗名裂!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時任印度國防部長的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

於是在1973年5月中旬對他的質詢開始時,這位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還沒等國會議員開口,就搶先宣佈“印度將自行研製一種被稱為‘印度豹’的新型主戰坦克來替代‘勝利’型主戰坦克”!此言一出整個議會都炸了,支持的、反對的、質疑的、激動的、沙雕的...亂成一鍋粥;於是這位國防部長抓住機會進行了40多分鐘的慷慨陳詞——從盤古開天地一直說到了地球爆炸!總的意思就是:印度是世界大國!有能力、有技術、有水平造出最好的坦克來,別說造小小的坦克了,印度還有能力造飛機、造軍艦、造航空母艦!!當他的陳詞結束之後,會議現場想起了熱烈的掌聲......至於他的“絲襪醜聞”嘛,早就不知道忘到那個爪哇國去了。

哭出來的國家項目——MBT-80

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國防部長靠著“印度豹”成功的轉移了議會的注意力,算是涉險過關了;但是這個“印度豹”計劃卻讓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徹底沙雕了!因為在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宣佈自主研發“印度豹”之前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要自研,而印度戰車發展研究局在此之前完全是按照發標採購的方式進行預研的,現在要搞成自研!這灣太大了容易翻車,最要命的是議會已經確定在次年的3月會對項目進行預審,以確定是否立項以及如何立項。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

這麼短的時間根本來不及重新對項目進行預研,當DRDO的主席(對不起我實在沒有查到他的名字)將這一情況彙報給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國防部長時,得到的回答是“無論如何必須在1974年3月前完成‘印度豹’項目的立項準備工作!不接受任何推諉和拖延!”(文卡塔拉曼害怕他的“絲襪醜聞”又給拉出來鞭屍一次)於是DRDO和戰車發展研究局只好硬著頭皮接受議會的審查了。

要不說能坐到高位的人都是聰明人(就算他本人不聰明身邊也有聰明人幫忙),當1974年3月議會開始審核項目時DRDO的主席剛剛把項目的目標介紹完,還不等議員代表們發問就開始嚎啕大哭!哭得那叫一個梨花帶雨、以淚洗澡!一邊哭一邊哽咽著對議員們回顧了印度幾百年來被異族侵略、殖民、欺辱和盤剝的歷史,總結下來就是:過去咱們印度人不夠團結,讓別人鑽了空子;這次我們DRDO有幸自研印度第一款先進主戰坦克,一定要上下齊心將“印度豹”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主戰坦克,向全世界證明我們印度是一個大國(大概是這個意思)!

他這一哭整得整個會場也哭聲一片,這時候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來說如果還有那個不開竅的議員來質疑“印度豹”項目,那就等著被彈劾吧。於是在一片哭聲中“印度豹”項目高票獲得了通過,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由議會主導的武器研發項目。在後來的幾天時間中議會通過了國防部1.55億盧比(約360萬美元)的項目撥款計劃和坦克設計指標,項目代號:MBT-80“印度豹”;至此“印度豹”項目正式立項。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1974年“印度豹”的正式立項,象徵著“阿瓊”踏出了它的第一步

多頭領導留下的隱患

從前文的敘述中,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按道理來說“印度豹”項目是印度國防部的項目,項目的主導權應該在國防部手中,但是整個項目的撥款和審計又被印度議會牢牢抓在手裡;那這印度戰車發展研究局(CVRDE)該聽誰的啊?聽國防部的,議會大佬們不給錢!聽議會的,國防部又是頂頭上司!於是就在這樣稀裡糊塗的狀態中,“印度豹”項目進行了下去。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阿瓊的發展進度緩慢,有些時候還真不能怪罪CVRDE

由於領導太多,再加上議會里的一些反對派議員故意找麻煩;直到1975年11月在國防部和議會吵了一百多架後,才正式確定的MBT-80“印度豹”的設計指標:坦克的乘員不超過四人、戰鬥全重不超過50噸;採用一門120毫米口徑線膛炮以及高性能彈藥、採用先進的數字化火控系統以提高主炮的命中率;裝備大功率發動機和全自動變速箱、坦克的單位功率不低於25馬力/噸;坦克的正面和側面要安裝複合裝甲以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並安裝三防系統使坦克具備在特殊戰場環境下的作戰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以上所有系統必須是印度國產。

從以上指標就可以看出,MBT-80“印度豹”完全就是以德國的豹2型主戰坦克為標準研製的;如果“印度豹”能完全按照設計指標研製,那麼“印度豹”將是一型比豹2還先進的主戰坦克。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豹2是最早裝備軍隊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之一,所以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除開蘇聯)在研製自己

的三代坦克時都會把豹2當成追趕的目標

既然MBT-80的研製目標已經確定了,剩下的就是CVRDE用心研發了——哪有這麼容易!“印度豹”項目是由議會和國防部共同主導的,國防部相對來說專業一點而且對印度的工業水平也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在制定研製目標和時間節點時還稍微靠點譜;但是議會就不一樣了,議會里面的議員既不專業也不想專業,都是想把“印度豹”項目當成自己高升的“墊腳石”。

舉個例子——就坦克的懸掛系統來說,最初的時候CVRDE認為“勝利”主戰坦克採用的霍斯特曼平衡懸掛系統確實比較落後,已經沒有發展前途。所以在綜合考慮之後決定在MBT-80上採用扭杆式懸掛系統。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百人隊長MK5的霍斯特曼平衡懸掛系統,“勝利”式與之相同

印度國防部在考慮了印度的工業水平之後,便同意了CVRDE的這一方案,結果把這一方案送到議會審查時,某個“半吊子”的議員聽說英國的“酋長”主戰坦克採用了先進的不可調液氣懸掛系統,於是就要求MBT-80也得使用這種液氣懸掛系統,否則就不給錢!那麼印度國防部只好據理力爭——以我們的工業能力是造不出合格的液氣懸掛的。於是議員們怒了:你個吃乾飯的剎帝利敢頂撞我們婆羅門!!!不怕六道輪迴嗎?立馬停止了對“印度豹”項目的撥款。等米下鍋的CVRDE沒辦法,只好又回去重新設計,把原來的扭杆懸掛改為液氣懸掛......

但是國防部又不幹了:你們這幫吃人飯不幹人事的議員,是全靠我們保護的,要不是我們保衛印度,你們這幫子什麼議員早就被異族踩腳底下摩擦了!我們的項目我說了算!必須採用扭杆懸掛,否則換人!

CVRDE:要不咱液氣和扭杆懸掛混著用?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就一個懸掛系統,國防部和議會吵了180多架還定不下來,搞得CVRDE裡外不是人

這種無盡的扯皮和內耗讓“印度豹”的決策及其緩慢,在加上印度本土那薄弱的工業基礎;所以直到1984年3月,在花掉了整整3億盧比的預算後CVRDE才造出首批兩輛原型樣車。此時距離“印度豹”的鬧劇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MBT-80“印度豹”的首批原型車,注意其主炮是L7型105毫米坦克炮

在次年3月戰車發展研究局就迫不及待的將兩輛原型車進行了公開展示,目的有二:一是向公眾展示自身的研究成果,爭取民眾的支持以獲得更多的研發預算;二是讓“等米下鍋”印度陸軍放心——我都公開展示了,距離服役應該不算太遠。

“印度豹”變身“阿瓊”

應該說1985年3月的公開展示非常成功,當時的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在展會的現場就宣佈“印度豹”項目更名為“阿瓊”主戰坦克項目(阿瓊是古代印度神話中的一位英雄)並將其作為印度國防自主化的重點支持項目;隨後在他的協調下1987年5月議會批准追加撥款28.08億盧比的研發經費。

至此在折騰了13年之後“阿瓊”主戰坦克的發展終於進入了一個快車道。1988年戰車發展研究局就製造出4輛“阿瓊”主戰坦克的正樣車進行技術測驗。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阿瓊”的首批正樣車,已經換裝了120毫米線膛炮

但是測試的結果卻幾乎讓CVRDE和印度軍方絕望——

1.阿瓊坦克的炮塔和車體設計不合理,不利於安全操作,坦克駕駛員在開窗駕駛時,炮塔轉動會碰撞到他的頭部;坦克火炮指向正前方向時,駕駛員就無法出入駕駛艙。

2.阿瓊坦克在裝填炮彈時火炮必須要調整到一定的仰角,否則無法裝填炮彈。

3.阿瓊坦克的炮管在開炮時候可能出現炸膛,尤其是在沙漠地區會因為地面過熱發生嚴重故障,還可能會掉零件。

4.阿瓊坦克炮塔結構不合理,容易卡彈,而且炮塔中只有3發待發射彈,印度軍方要求至少有12發待發射彈。

5.阿瓊坦克炮彈裝填速度奇慢,裝待一發發射彈最少需要15秒鐘時間。

6.阿瓊坦克的國產發動機功率達不到設計標準,只能達到700馬力的輸出功率,只有設計標準的一半;而且存在漏油的問題。

7.國產自動變速箱的可靠性太低,每行駛300公里就必須大修一次。

8.國產的“坎昌”複合裝甲不合格,超重不說防禦能力還不如同等厚度的均質鋼裝甲。

9.阿瓊坦克的內部結構及不合理,乘員不得不以很奇怪的姿勢操作坦克。

10.阿瓊坦克比設計指標整整超重了8噸,造成懸掛系統難以負擔。

11.阿瓊坦克的液氣懸掛及其難以調整,不是偏軟就是偏硬;就算是一開始調整好了,在行駛一段距離後又會出現問題。

12.坦克的自動滅火裝置太過敏感,在熱帶沙漠地區經常出現“無火自噴”的情況。

13.阿瓊坦克的火控系統只要溫度超過40℃就會“罷工”,而且瞄準儀的密封太差經常出現結霧的問題。

14.國產彈藥的質量低下,無法滿足軍方標準。

......

以上是1988至1990年CVRDE和印度軍方總結出阿瓊主戰坦克的部分缺陷,由於缺陷太多而CVRDE又一時半會無法解決,所以在1991年時印度陸軍曾向國防部建議終止阿瓊項目,把資金集中到國產的T-72M1上,但未獲批准。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阿瓊”主戰坦克吃掉了大量預算卻遲遲不能正常工作,而能頂用的印度國產T-72M1又因為資金不足無法大量採購

針對阿瓊主戰坦克的這些缺陷,CVRDE提出尋求國際合作以拯救岌岌可危的阿瓊主戰坦克項目。幾經磨難CVRDE終於於克勞斯·馬菲公司(豹2的孃家)、MTU公司(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哈)以及迪爾公司等數家鼎鼎大名的德國坦克製造商達成了合作協議,參與“阿瓊”主戰坦克的研製工作。

1994年CVRDE又向印度陸軍提供了17輛“改良型”阿瓊MK1用於測試,並且CVRDE還特別請國防部向陸軍說情,讓陸軍多多“放水”以使阿瓊MK1能通過測試。

種姓制度下的奇葩會議

1994年至1995年印度陸軍對“改良型”阿瓊MK1進行了測試,結果陸軍把“水”都放到底了,阿瓊還是考了個“不及格”——測試結果:阿瓊主戰坦克無法在戰場生存。這次印度陸軍真的崩潰了,自己等了20多年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停掉了無數的坦克外購和升級項目,結果拿到的仍然是一個不合格產品!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等了20多年拿到的只是一型只能用於閱兵的主戰坦克,難怪印度陸軍的心態會崩

氣炸了的印度陸軍高層在1995年的總結會議中集體缺席,僅派出了一個低級軍官團參會,當軍官團剛剛到達會場時就被憤怒的CVRDE專家們轟了出去——這個軍官團均是由低種姓的成員組成,CVRDE那些高種姓的專家們覺得受到了天大的侮辱!於是在第二次總結會議時CVRDE的那些高種姓的專家們也集體缺席了,也只派出一個由低種姓的員工組成的“專家團”參會......雙方就這樣你來我往,足足把這個“總結會”開了一年半,從1995年末開到了1997年初也沒個結果。

事情搞成這個樣子議會的議員們就坐不住了,進行了20多年的“阿瓊”主戰坦克項目已經糾纏到了太多的利益集團和太多人的工作與生活,而這些人手中的選票又關係到議員們的切身利益,於是這些議員們就集體向印度政府和國防部施壓——必須讓陸軍採購一定數量的“阿瓊”主戰坦克,否則大家的日子都別想好過!

畢竟印度軍隊是靠議會撥款吃飯的,議會的大佬們發話了陸軍縱然有1000個不願意,也只能硬著頭皮在1999年向CVRDE訂購了124輛阿瓊MK1型主戰坦克。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在生產線上的阿瓊MK1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工人在生裝配阿瓊MK1,這個生產條件和工藝堪比國內的黑作坊

估計CVRDE也知道這124輛屬於“一錘子買賣”,是不可能在有後續訂單的,所以在收到訂單後就以各種理由拖延和提價,愣是把單價從283萬美元/輛提到了470萬美元/輛(還不含彈藥和配件費用)。而印度陸軍估計也是上當上夠了,買了124輛之後就扔旁邊不管了,彈藥配件什麼的,能不買就不買反正每年只要能湊出幾輛坦克參加閱兵就行。於是到了2012年裝備阿瓊MK1的兩個坦克團由於缺乏配件已經完全失去了作戰能力。

“白象”的歡樂舞蹈——記印度“阿瓊”主戰坦克(上篇)

披紅掛綠的印度“阿瓊”MK1主戰坦克,上戰場並不是它的強項,閱兵場才是它的舞臺

就這樣在花費了26年時間和近70億盧比的研發費用之後,印度的第一種國產坦克阿瓊MK1以陸軍採購124輛作為了故事的“Happy Ending”。

至於阿瓊MK2嘛...下期慢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