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學視角看《百年孤獨》中的宿命感與荒誕感

初次接觸《百年孤獨》,源於中學時期學校的推薦,當時只是把她當做一本普通的小說來看,書中的人名,不斷地重複再重複,很容易讓人讀不下去。而以後的好幾年,這本書也成為筆者較為喜歡的文學作品之一。

而本文的這個標題,起源於在知乎文學板塊和一個人的辯論。筆者認為,加西亞馬爾克斯所著《百年孤獨》,之所以能獲得諾貝爾獎,恰恰在於,書中所描繪的這種荒誕感,宿命感,是可以推而廣之到具體的個人的,並且在當下,甚至未來,依舊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人,生而孤獨,處處孤獨,個人的孤獨和《百年孤獨》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另一個人,不同意,他認為:百年孤獨和個人生活中所經歷的孤獨,沒有聯繫。

馬孔多,是加爾列夫.加西亞.馬爾克斯虛構的一座城市,是一個被宿命感籠罩的家族,布恩迪亞家族的故鄉。馬孔多,是作者虛構的,布恩迪亞家族也是。而這樣的城市,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不存在嘛?

這樣的城市,不僅存在,而且處處都是

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在“馬孔多”,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相應的視角去思考,或者沒有去了解相關的經濟學數據,或者,當局者迷。

比如,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口紅利”,也就是所謂的廉價勞動力。中國製造2025,有很多券商的經濟學家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來另一個詞,叫“工程師紅利”,其本質和“人口紅利”類似,也是廉價的勞動力。對於參與進中國經濟崛起,中國製造崛起的很多人,他們的命運,本身就有一種宿命感。

記得之前看過某券商寫的一篇關於越南經濟如何能夠崛起的一篇深度研究報告,其中提到了越南未來的經濟如何崛起,全文大概幾百頁,而看完,您大概會震驚。因為,不論是從政府招商引資政策,還是一些政府部門制定的長期發展規劃,還是人口老齡化程度,亦或是從勞動力人口數量等角度,越南和中國有異曲同工之妙,何其相似。某種程度而言:越南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昨天。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和越南,整個東南亞國家或地區,製造業的崛起,走的都是類似的道路,曾經的臺灣,曾經的日本,他們的經濟發展,得益於製造業,而製造業,則得益於“人口紅利”,廉價的勞動力。

勞動力,在經濟學分析當中,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名詞,而他的背後,卻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家庭。勞動力如何在製造業崛起當中發生作用,意味著這些個人,會按照某種規則,去走完自己的人生。

日本某些時間段年輕人的狀況,其實從日本的文學作品,亦或是影視作品中,可以窺見一斑。例如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能夠流行,或者村上春樹的一些小說能夠流行,或者一些另類的變態的影視作品能夠流行,是有一定原因的。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是一種洩慾溝。例如,香港影視劇中的一些血腥片段被群眾喜歡,也從側面能夠反映香港年輕人生存壓力之巨大(由於香港經濟被地產商綁架,製造業空虛,房價高昂,很多人都蝸居在一個狹小的空間)。


以經濟學視角看《百年孤獨》中的宿命感與荒誕感

香港樓宇買賣合約成交金額


而相關數據同時也顯示,日本的自殺率常年位居亞洲第一。很多人都說日本人素質高,例如垃圾分類做到很細等等。筆者不敢苟同。我更傾向於認為:日本並非是一個高度自律的社會,而是一個高度他律的社會(如果你只是去日本旅遊,看到的不是真實的一面,而是進行過美化的)。很多人的高度自我要求,並非自律,而是無奈之舉。很多人的一生,過得非常枯燥無味,每天重複地擠地鐵,上班,下班。高度的流水線化生產,讓每個人成為了流水線上的一個零件。尤其是在經濟泡沫破裂之後,很多人更加看不到希望。類似臥軌自殺這樣的事件,在某些時期,很常見。(英國工業革命時期,更慘。反映類似於這些現象的文學作品,有馬克思所著政治經濟學著作《資本論》,或者喜劇大師卓別林的一些無聲電影)

日本的這種,由於經濟學問題,引發社會學問題,又由社會學問題,引發心理學問題,而這些心理學問題,又反映在文學作品上的現象,

這一條邏輯鏈,是可以推而廣之的。

再來說回中國:

自從某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發文,指出中國GDP增長長期是“L型”後,中國經濟的發展,或者GDP增速,也在逐漸緩慢下來。


以經濟學視角看《百年孤獨》中的宿命感與荒誕感

中國 國內生產總值(GDP)


從產業上細分的話,第三產業增速,是大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是大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


以經濟學視角看《百年孤獨》中的宿命感與荒誕感


以經濟學視角看《百年孤獨》中的宿命感與荒誕感

也就意味著:現階段是第三產業對於GDP的貢獻,更為重要。

GDP的核算方法中,以一種方法分為幾個部門,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而在2019年,相關數據顯示,消費在GDP中的比重逐漸在增加,並且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下面重點談談消費。


以經濟學視角看《百年孤獨》中的宿命感與荒誕感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一方面,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在居高不下。

以經濟學視角看《百年孤獨》中的宿命感與荒誕感

消費者信心指數

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慾望,還是挺高的。而當你登錄國家統計局官網,去查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數據。(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以自行去查詢),你會發現,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不高,很多人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富有。那他們是拿什麼去消費呢?(當你登錄中國人民銀行的官網,也許能找到答案)

如果債務率較高的話,很多人的抗風險能力就會很差,自己的人生選擇餘地也就很少。因為,消費習慣,債務水平,會束縛很多人的行為。

如果說,東南亞一些國家,在經濟崛起(主要是製造業崛起)階段的過程中,很多人的命運有一種宿命感,那麼,在經濟發展逐漸放緩階段,一些年輕人的消費狀況,也有一種宿命感。

不論是千禧一代日本年輕人的消費狀況,還是美國千禧一代年輕人的消費狀況(雲鋒金融有一篇關於美國千禧一代年輕人消費狀況的研究,為公開資料,寫的很詳細,由於圖片可能牽涉到版權問題,因此相關數據就不貼出來了,讀者可自行去閱讀,筆者在此就不在贅述),似乎都有一種宿命感。他們生在這個時代,很多事情無從選擇,從薪水的角度看,年輕人的薪水一代不如一代,很多人被迫,去負債消費。

在客觀規律面前,芸芸眾生,皆是螻蟻。而千禧一代,“千禧”這兩個字,還是起源於《聖經》中的《新約》中的《啟示錄》。(這個話題再聊下去,就是宗教哲學類話題了,因此,點到為止)

綜上,《百年孤獨》中那個荒誕的小鎮馬孔多,並不是虛構的,而是處處存在,這個馬孔多可能是中國香港,可能是越南,可能是日本,可能是臺灣,可能是臺灣,也可能是土耳其等(例如19年土耳其股債匯三殺,那麼當地的普通民眾,再怎麼努力,也很難賺到滿意的薪水,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此處不再贅述)

而百年孤獨中所描繪的孤獨,就是生活在“馬孔多們”的你你我我,都會感受到的。人,生而孤獨,處處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