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尊重叫衣著得體


有一種尊重叫衣著得體

01

人們常說,想知道一個瓜的好壞苦甜,可以看它的形狀和色澤;想知道一匹馬的力氣和大小,是良驥還是駑駘,可以看它的神態和氣息。


人也是如此。

聽過一段話:

性格寫在臉上,人品映在眼中,家教看站姿,審美看衣服,愛不愛乾淨看指甲,好不好打扮,看頭髮就知道……

一個人的教養、對生活的態度,也折射在外在的形象上。


02

著名主持人楊A曾在她留學時,想要去找份新工作,但由於穿著隨意,被面試官拒之門外。

楊A當時覺得自己能力完全能勝任,卻吃了閉門羹,心情極度鬱悶。她直接在睡衣外面裹了一件厚外套,急匆匆地進了一家咖啡店。被侍者引到空位後,她發現對面坐著一個衣著端莊、舉止優雅的老太太,老太太起身時悄悄給她塞了一張小紙條:洗手間在你的右轉彎。

楊A頓時羞紅了臉,她忽然意識到,這樣的打扮,有多不尊重自己,以致於讓別人覺得我也不尊重她們。

後來,楊A去面試前精心挑選過服裝,結果面試過程順暢無比,面試官對她的個人形象以及簡歷都讚賞有加。

正如楊A自己所言: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言論:雖然我外表亂糟糟,但是我靈魂有趣啊;雖然我不修邊幅,但我腹有詩書呀。


衣如其人,一個人的形象,就是他的名片。若外表清爽、衣著得體,別人與之相處,會倍感舒服;

可如果連自己的儀容都管理不好,縱然才華滿腹,又憑什麼讓人相信,他能處理好其他的事情呢。


03

很喜歡一句話:穿著得體,是對自己的溫柔。

會生活的高手,哪怕外在環境如何糟糕,都能始終拾掇好自己的儀容,保持一份乾淨與得體,是對自己的溫柔與愛惜,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想起民國時期,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瑩,她年少時美麗而富有,眾星捧月。

後來,時局動盪,郭婉瑩經歷了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時期。

她從豪宅搬到閣樓亭子間,從出門前呼後擁的千金小姐,變成了吃8分錢一碗陽春麵的日子,再後來每天打掃廁所,十個手指頭都變了形。

但是,只要她見人,永遠要化好妝,換上乾乾淨淨的衣服。

別人不理解,她已經困苦如此,為什麼還有閒心打扮?

她卻回答說:“因為這才是人活著的樣子。”

她總是梳著一頭卷得很整齊的銀色短髮,雖然穿的是顏色單一、款式普通的布衣褲,但卻始終體面、乾淨。

陳丹燕這樣形容郭婉瑩:“在經歷了那麼多可怕的事,危險的事。傷心的事,最終,她還是端正地微笑著坐在你的面前,文雅地喝著紅茶,雪白的捲髮上散發著香氣,你覺得還有什麼是她不能夠越過的嗎?”直到告別人世前,郭婉瑩依然堅持自己洗漱乾淨,把頭髮梳理整齊,然後躺倒床上,安靜且從容地告別了浮塵飄渺的人世。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即便無法掌控命運中的旦夕禍福,至少整潔的儀容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不是說一定要西裝革履、珠光寶氣,而是乾乾淨淨,就能展現自己積極向上的氣質,和認真生活的姿態,心中充滿陽光,哪懼前路黑暗。


04

《弟子規》中曾這樣寫到:“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說的是一個人在出門前帽子要戴端正,衣服釦子要繫好,襪子、鞋都要穿戴平整。


內在美的確重要,但外在的形象也同樣不可忽視。


衣著得體,容止有儀,淡定而獨立,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成熟的生活狀態,也是人生態度。

有一種尊重叫衣著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