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千古佳作,蘊含深刻哲理,富有永恆魅力,值得一讀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的《登樂遊原》一詩久負盛名,這首詩之所以能夠傳誦千古,就因為它蘊涵了深刻的哲理與永恆的魅力,而且其思想精髓主要體現在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回味、引用這兩句詩,也不知有多少人面對美好的夕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嘆!

李商隱的千古佳作,蘊含深刻哲理,富有永恆魅力,值得一讀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向晚:傍晚。

意不適:心情不暢快。

古原:指樂遊原,漢宣帝修建的遊覽地,在陝西長安城南。

李商隱的千古佳作,蘊含深刻哲理,富有永恆魅力,值得一讀

樂遊原是唐代遊覽勝地,文人墨客常來此做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遊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李商隱的《樂遊原》便是其中的經典佳作,這是一首登高望遠的抒情詩。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這兩句交代了詩人傍晚驅車登樂遊原的時間和原因,詩人心情不暢,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古原”就是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遊覽勝地。這兩句之間銜接緊密,表達出詩人對樂遊原獨有的喜愛之情。

李商隱的千古佳作,蘊含深刻哲理,富有永恆魅力,值得一讀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寫詩人登上樂遊原,極目遠眺,夕陽西下,晚霞似錦,絢麗的霞光染紅了天空和大地,這一刻是如此的輝煌、壯麗、燦爛,卻又如此的短暫。每當黃昏來臨,美好的夕陽會很快消失,這本來就是自然規律。這首詩,也許是詩人在如實地描寫眼前之景,也許是詩人在動情地讚歎夕陽之美。然而,當我們帶著人生的太多遺憾去讀這首詩時,卻別有一番“好景不長”的感覺。

這首詩語言平實、通俗易懂,語短意豐“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因其意在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熱愛與追求以及對生命的渴望,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