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瓦崗舊臣,因大力贊成武則天上位,仕途扶搖直上

“己酉,廢皇后為庶人。乙卯,立宸妃武氏為皇后。”永徽六年十月,唐高宗下詔:“王皇后和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


王皇后被廢掉之後,武昭儀成功登上皇后的寶座。武昭儀能夠順利地登上皇后寶座,除了其自身的運作之外,還有兩個關鍵人物。

第一個關鍵人物,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英國公李績。高宗李治欲廢王皇后,而立武皇后,遭到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的強烈反對。在“廢王立武”的事件中,關隴集團支持王皇后,而江南才士子集團則支持武昭儀。

就在雙方陣營相持不下時,李治單獨召見了李績,問他對此事有什麼看法。李績雖然之前一直稱病在家,但朝中議論之事大概知道,所以就回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李治聽後非常高興,已然知曉局勢即將出現轉機。

原是瓦崗舊臣,因大力贊成武則天上位,仕途扶搖直上

在李治“廢王立武”的事件中,另外一個關鍵人物就是許敬宗。許敬宗時任衛尉卿,為了迎合李治,站在了武昭儀這邊。許敬宗與李義府等人,通過武昭儀的母親楊氏內外聯絡,建立了有效的情報網。

據《舊唐書》記載:“高宗嗣位,代于志寧為禮部尚書。敬宗嫁女與蠻酋馮盎之子,多納金寶,為有司所劾,左授鄭州刺史。”李治稱帝后,加封許敬宗為禮部尚書。許敬宗的女兒嫁給了少數民族部族之長馮盎的兒子。因為收了很多彩禮,被人揭發,所以降任鄭州刺史。

許敬宗選擇站在了武昭儀這邊,很快就恢復了禮部尚書的職位,成為了武昭儀的心腹干將。為了更快的促成武昭儀上位,許敬宗在朝堂中楊言說:“就算是種田的農民,田間的多收了十斛麥子,還想換老婆呢。何況是天子想立皇后,哪有別人插嘴妄言的餘地。”

武則天運用了她在宮中的勢力,迅速傳播著許敬宗說的這些話,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李治的耳朵裡。加上之前李治得到了李績的肯定,“廢王立武”已經勢不可擋了。

原是瓦崗舊臣,因大力贊成武則天上位,仕途扶搖直上

大家應該想要問,許敬宗何許人也?許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士。父親是隋朝大臣許善心,官拜禮部侍郎。許敬宗自幼出身好,學問高,仕途也是順風順水。隋煬帝在江都遊玩時,被宇文化及發動兵變殺死,許善心也難逃厄運。

許敬宗為了保命,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求宇文化及饒命,宇文化及動了惻隱之心,放了許敬宗。許敬宗死裡逃生,投奔了瓦崗李密。

李密見到許敬宗頗有才華,給了他一個記室的職位。當時李密還有一個記室是魏徵,他們一起管理者瓦崗的文書。《新唐書》記載了這件事情:“善心為宇文化及所殺,敬宗哀請得不死,去依李密為記室。”

瓦崗軍兵敗於王世充後,許敬宗投奔了李唐,李淵任命他為漣州別駕。不久後,許敬宗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把他招入秦王府,成了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李世民登基之後,許敬宗的仕途又是順風順水。

原是瓦崗舊臣,因大力贊成武則天上位,仕途扶搖直上

就在許敬宗的仕途通暢之時,得意忘形,犯了一個大錯誤。長孫皇后不幸病逝,文武百官都在為她服喪。葬禮期間莊嚴沉重,許敬宗卻突然地笑了起來。此事典出《新唐書》:“文德皇后喪,群臣衰服,率更令歐陽詢貌醜異,敬宗侮笑自如,貶洪州司馬。”

許敬宗在長孫皇后的葬禮上舉動,表面上是嘲笑書法家歐陽詢長得醜,內心裡也是一種發洩。因為江南士子備受關隴集團的打壓,而關隴集團為首的是長孫無忌。許敬宗在潛移默化之下,也記恨上了長孫皇后。

許敬宗因為此事,降為洪州都督府司馬。到了李世民晚年時期,昔日的十八學士,活著的只有許敬宗和于志寧,所以不得不重新啟用許敬宗。于志寧屬於關隴集團陣營,許敬宗則是江南士子的代表人物,而江南士子備受關隴集團打壓。

為了能夠抗衡關隴集團,許敬宗選著了與寒門功臣聯姻。大將軍錢九隴,大將軍尉遲敬德,大將軍馮盎等人,都成了許敬宗的聯姻對象。“敬宗子娶尉遲敬德女孫,而女嫁錢九隴子。九隴,本高祖隸奴也,為虛立門閥功狀,至與劉文靜等同傳。”

原是瓦崗舊臣,因大力贊成武則天上位,仕途扶搖直上

武昭儀的出現,成為了江南士子與庶族功臣的主心骨,帶領他們對抗關隴集團。許敬宗和李義府等人制造“廢王立武”的輿論,李治趁機廢了王皇后,改立武昭儀為皇后。

江南士子和庶族功臣們徹底翻身,而反對武則天的那些人也就遭殃了。由許敬宗出面運作,炮製了長孫無忌的謀反案。長孫家族因此遭到了徹底的清洗,關隴集團已鬥不過江南士子和庶族功臣了。

​褚遂良因反對武則天當皇后,也被貶官流放,沒過幾年,就死在了愛州,愛州就是現在的越南清化。許敬宗因贊成立武則天為皇后有功,被封為高陽郡公,授中書令。此後許敬宗官位亨通,先後被封為右相、光祿大夫、太子少師等。

許敬宗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其是奸臣,有人說他還是有些貢獻的。在我看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謝謝您的閱讀,本文參考資料來自:《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

一天一篇隋唐貼文,若有不當之處,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