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里聯合抖音、網易、快手等開發一款社交軟件,能與騰訊抗衡嗎?

嘟嘟小嘴


答案是不能。要說用戶粘性最高的互聯網產品,社交類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用戶粘性高的產品就意味著用戶遷移平臺的成本就高,這就導致了用戶不會輕易放棄原有的社交軟件轉投其他的社交軟件。因為社交是需要人群的,如果你的朋友中只有你使用這款社交軟件,那你如何聯繫你的朋友,如何溝通?所以說,單個用戶轉移容易,但轉移此用戶的整個社交圈子是很難的,這不是幾家大公司聯合起來,用資金去砸就能做到的,因為這樣失敗的例子太多了。

比如還記得2013年阿里推出的來往APP嗎?當時幾乎完全模仿了微信,再利用當年的雙十一強勢植入,只要下載來往APP就有紅包,拉好友就有紅包等等,還有各路明星代言,確實通過這波活動,來往短時間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但後來呢?我們都知道,如今已經沒有來往這個APP了,阿里也承認它的失敗,就是因為雖然說你可以短時間通過各種優惠吸引來大量用戶,但你要想把這些用戶沉澱在你的產品中,這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的,更何況是社交APP。

經過了來往失敗後的阿里,社交之心依然不死,後來就是強行在支付寶APP中加入社交功能,也依然走了來往的路線,用大量的優惠吸引用戶,阿里寄希望支付寶本身足夠強大的用戶量加之優惠吸引,能將這些用戶留下來,然而,支付鴇事件後,阿里也徹底放棄了在支付寶上強推社交功能,如今的支付寶越來越弱化這方面的功能了。支付寶社交失敗的原因也很簡單,那是因為雖然支付寶有大量的用戶,但這些用戶只是把支付當做一個與錢有關的工具而已,需要的時候才會打開,是很低頻的操作。而微信則不同,人是時時刻刻需要社交的,是高頻的操作。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易信、米聊、子彈短信等等。所以說,社交軟件好做,但要取代騰訊培養起來的社交關係鏈,那是極其困難的。

那為什麼那麼多大廠都想做社交,原因當然是由社交發展出來的流量太大了,而流量是互聯網公司生存的根本,可以負責任的說,騰訊今天的成功就是離不開QQ和微信這兩個巨型社交軟件的帶來的巨大流量,這些流量可以推廣它的遊戲,所以它的遊戲做到了世界第一;可以推廣它的支付,它的支付可以和阿里抗衡;可以推廣它扶持的電商,與阿里競爭等等。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大廠想做社交的原因,只要做成了,帶來的收益是無窮無盡的。


小妮說科技


加入真的合作,阿里和字節跳動聯合就能打敗微信。只不過大公司之間很難相互配合。


唯愛劉珂矣


很難,99年互聯網興起的時候,開始都定型了,就像曾經很多人忘不了迅雷,快播,現在很多人忘不了在線播放一樣。騰訊和阿里都是上市公司,兩位都是大佬,都不缺錢,也許他們都私下互相入有股呢。


深海纖塵


阿里如果和網易聯合搞社交或者類似頭條的app,網易重產品,阿里有流量,我覺得是有機會的,不過大公司之間利益很難達成一致。


緋想天灬熾


方生方死的互聯網生存法則,得也趨勢敗趨勢,就是因為發展太快,所以騰訊的佈局已經不僅僅是這個領域,而是更長遠,而阿里的佈局也不是與眼下的競爭,而是發現的眼光,所以贏在前行的趨勢而非當下,試想多少網絡明星企業日落西山?互聯網本就是未來論天下的格局,以網民大眾體驗為基礎發展,先行大佬只是不停的把握了70後80後90後的習性,未來呢,00後10後…都需要以人為本,人!以人為本!,無論誰風生水起,都是進步的體現!


網海濤聲


最容易和騰訊社交軟件打平手的其實是類似飛信這樣的,可以重新啟用,但是不能分聯通電信移動。手機號就是用戶名,不在線可發短信。功能簡單不要太花哨


桃戒


第一阿里不會願意,第二字節也想自己吃下,三國大戰的時候,大家都想自己吃下整個江山,不是和誰聯合最終給自己樹立一個更大的敵人,除非,用收購的辦法,或者兩家同時被其他的大佬收購了,這時候就真心聯合了。


浩子38345358


不能,用戶量太大,現在有幾個有手機的人不玩微信?如果一個手機只能用一個軟件,大多數人都會留騰訊系吧?


LeBron_Jesus


今日頭條,有可能打敗微信,抖音也可以聊天,發視頻發群聊


舒德起


除非是新的產品 不然無法撼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