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數越高個人賬戶返的錢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好處麼?

茶與布朗


這個問題涉及的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繳費義務和社會權力及回報的問題。對於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而言,從經濟角度講,坦率地說,沒有其他好處。從社會貢獻角度講,你盡到了更多的繳費義務,幫到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社會醫療保險分為兩種,第1種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另一種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宗旨是共濟互助,投入和回饋是不對等的。

1、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面向勞動年齡內,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或城鎮個人繳費靈活就業人員。

所有參保人的繳費基數為當地社平工資的60%~300%,繳費比例各地有所不同。無論你繳費的基數是60%,70%,還是300%,在同一地區,醫療保險報銷待遇上都是同等的,充分體現社會醫療保險的共濟互助精神。

但在醫保卡個人賬戶返款標準上,則有所不同,以體現社會激勵機制。多繳多返,另外年齡越大,返的越多,以體現人文關懷。

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在自己的戶籍地申請失業金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免費參加職工醫保待遇。所需醫保繳費由事業保險基金或財政支付。不用交費,即可享受職工醫保報銷待遇,大多數地區同時享受醫保卡個人賬戶返款。

另外,如果單位給勞動者繳納了補充醫療保險待遇,由於屬於商業保險範疇,則另當別論。因為商業保險的理念是權利和義務對等,因此就是交的多,回報多。

在補充醫療保險待遇上,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企人員,和非國企人員待遇上天差地別。

在非國企單位,有些單位補充醫療保險待遇是一視同仁,有些單位會分檔次,比如基層,中層和高層,所以不一而論。

2、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面向非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覆蓋人群,包括老人,學生,兒童及勞動年齡內沒能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人員。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按年繳費,定額繳納。目前各地繳費標準一般為100~800多元。無論繳納多少錢,同一地區大家的報銷待遇是同等的,充分體現社會醫療保險的互濟互助精神。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保徹底合併後,改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現在各地一般都沒有醫保卡返款之說,且2019年底,將取消醫保個人賬戶。

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政府補貼。由於這部分錢是直接補貼給醫保基金了,不少不知情的參保人沒有感覺。

特殊人群還可以免費參保,如低保戶,重度殘疾人等。近年來,在報銷比例和大病統籌方面,很多地方都制定了不同的政策,享受社會救贖等困難人群還可能受到特別照顧,額外多報銷一些。

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醫療保險的宗旨是共濟互助,考慮的是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照顧的是更需要照顧的人,傾斜的是更需要醫療保障的人。大目標是實現全民醫保。具體到個人,難免有“吃虧的”,和“佔便宜的”。

青青認為,所謂“吃虧”的朋友,不必過度在意。自己有保障的同時,能為社會多做貢獻挺好。攀比心是魔鬼,會讓人內心失衡,影響身心健康。心胸開闊些,生活的幸福指數就會更高些。你說呢?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社保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方便及時查看更多最新同類文章。您的點贊,收藏,評論,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願天下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樓主您好,醫保基數越高,個人賬戶返的錢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好處嗎?我們的醫療保險如果說是企業在職職工的話,那麼每一個人的交費標準都是完全一致的,基本上都是按照8%來進行交費的,個人承擔2%的繳費比例,企業單位承擔6%的繳費比例,那麼一共是8%的繳費比例。

只有個人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才可以選擇醫保的繳費標準,因為它是分為兩種不同的繳費,一種叫做高檔次,大概是按照8%來交費的,和我們企業在職職工是一樣的,這種情況下是建立個人醫保賬戶的,也就是在我們的醫保卡當中會產生相應的,就是說另外一種是低檔次的繳費,如果說按照低檔次的繳費,那麼報銷比例這一點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唯一的區別就是不會建立個人醫保賬戶,也就是在自己的醫保卡里面是沒有錢的。

那為什麼有的人和有的人,返還的這個醫保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呢。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醫保賬戶返還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35歲之下的人群返還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二,35歲到45歲的人群返還比例大概是2.5%。那麼45歲到55歲的人群返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三五十五歲以上的人群大概是3.5%,所以說年齡越大的人群返還的這個醫保賬戶當中的比例更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