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迴腸炎怎麼治?

坦然146701721


豬迴腸炎怎麼治?

大家好我是山村婷丫頭,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豬迴腸炎又名豬增生性腸炎,是由厭氧菌細胞內勞森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以頑固性或間歇性出血性腹瀉為特徵的消化道疾病,該菌屬革蘭氏陰性菌。豬患此病後,生產速度緩慢,豬群生長均勻度變差,有的會引起死亡。近年來,各大小豬場患迴腸炎病例逐年呈明顯上升趨勢,由於該病引發豬隻死亡、僵豬、淘汰、飼料轉化率降低,因而給養豬業帶來嚴重經濟損失。



臨床症狀:


本病主要發生於生長育肥豬(6-20周齡),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


急性迴腸炎:表現為急性出血性貧血、糞便鬆軟呈焦油樣。某些豬可能僅僅表現為皮膚顯著蒼白、不腹瀉,但可能突然死亡。發病豬的死亡率可達50%,而剩餘豬可在短時間內恢復且體況變化不大。妊娠母豬可能流產,大部分流產發生於臨床症狀出現後6天內。



慢性迴腸炎:患豬症狀輕微,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幾頭腹瀉的豬,糞便鬆軟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樣灰色或黃色,內含未完全消化的飼料。病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受到影響,因此發病豬欄內豬的體重差別很大。大部分慢性感染豬可在發病4-10周後突然恢復正常,生長速度加快,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



病理變化:

主要病理變化在小腸末端50釐米處和結腸前三分之一處。迴腸黏膜增厚,有時呈腦回樣,橫向或縱向增生。大腸黏膜的變化類似於息肉,整個腸壁變厚、變硬。在增生的同時,有些病豬迴腸黏膜出現不同程度的潰瘍,表面覆蓋有黃色、灰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漿膜下層或腸繫膜水腫。在急性病例可見迴腸內有血凝塊或尚未完全凝固的血液,外觀似一條血腸。


總結:豬迴腸炎到底該怎麼治呢?推薦:支原淨


支原淨-治療支原體關節炎、迴腸炎、結腸炎

【主要成份】延胡索酸泰妙菌素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

【功能主治】抗生素類藥。支原淨又稱泰妙黴素或泰妙靈,是通過發酵後再經過半合成的無殘留的一種動物專用雙萜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及支原體有好療效,主要用於畜禽支原體感染等。

【適應症】防治畜禽支原體、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複合型慢性呼吸道病、豬喘氣病、胸膜肺炎、支原體關節炎、迴腸炎、結腸炎、豬血痢、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

【用法用量】禽:本品100g拌料500kg,兌水1000kg。

畜:本品100g拌料600kg,兌水1200kg,連用3-5天。重症酌情加量。

【注意事項】禁止與莫能菌素、鹽酸素等聚醚類抗生素混合使用。

【規格】本品100g含延胡索酸泰妙菌素≥80%

【包裝】100g/袋×10袋/桶


山村婷丫頭


 根據臨床症狀初步診斷為迴腸炎,採用每500升水添加妙立素50克,每噸飼料添加奧來可1公斤、中威聚能星500克,連用半月。嚴重豬隻採用1克妙立素以10毫升注射用水稀釋注射100斤體重,連用4天。剛斷奶豬每噸飼料添加妙立素150克、奧來可1公斤、中威聚能星500克,連用兩週。半月後病情有效控制,且未見新病例出現。

 迴腸炎又稱豬增生性腸炎,是由細胞內勞森菌感染引起的以豬頑固性或間歇性出血性下痢為特徵的消化道疾病,病原菌為厭氧菌,革蘭氏染色陰性,在迴腸上皮細胞內的細胞質中繁殖,感染豬可持續排菌4周~10周,病菌在糞便中可存活2周左右,容易造成持續感染;病菌對一般消毒劑有抵抗力,對含碘和季銨鹽消毒劑敏感。據報道稱中國98%的育肥豬帶菌,經產母豬陽性率達74%,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經消化道感染。

 本病慢性型常見,8周~16周豬多發,表現為同一欄中不時出現間歇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糊狀或水樣,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食慾減退,吃幾口就走,甚至廢絕;病豬消瘦,被毛粗亂,弓背彎腰,有的站立不穩,病程長的皮膚蒼白,治療不及時可成為僵豬。

 急性型主要症狀為血水樣下痢,病程稍長排瀝青樣黑色糞便或血樣糞便,併發生突然死亡,也有突然死亡僅見皮膚蒼白而無糞便異常的病例。

 造成最大危害的是亞臨床型,多發於6周~20周(即因為病菌持續存在,基本整個育肥期都可發病),症狀輕微或無明顯腹瀉,但生長速度和對飼料利用率明顯下降,對飼料利用率可降低17%~40%,平均減緩育肥豬日增重24%,出欄時間至少延長14天。據估計在中國迴腸炎造成每頭豬平均損失為12元~30元。

 由於一般抗生素只能產生抑菌環境,不能有效清除細胞內勞森菌,當斷奶保健過後,及第6周~8周,發病明顯增多。

 防治措施:嚴格消毒,選用正規廠家的合適消毒劑,如威遠金維康;消毒前認真做好清理工作,消毒與空圈結合;減少應激,因大多豬場都存在病菌,只有在應激情況下豬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病,如轉群,長途運輸,飼養密度大,溫度過高或過低或溫差大,溼度高,頻繁接種,營養不良,飼餵發黴飼料,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發病。

 藥物防治:斷奶前後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妙立素,每噸飼料添加妙立素150克,連用兩週,或50克妙立素兌水500升,連用兩週,可有效控制迴腸炎,同時可起到淨化支原體,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俺村靚仔


豬迴腸炎怎麼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豬迴腸炎是目前養豬生產過程中最主要的細菌性疾病之一,是由勞森菌引起的疾病。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經常使用疫苗進行預防。又是又被人們稱為豬增生性腸病,區域性迴腸炎、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腺瘤病等。

  豬迴腸炎的症狀

  本病主要發生於生長育肥豬(6-20周齡),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與其它疾病不同,本病的急性型主要發生於育肥豬、母豬和配種群的後備母豬,慢性型主要發生於保育豬和生長豬。

  急性迴腸炎:表現為急性出血性貧血、糞便鬆軟呈焦油樣。某些豬可能僅僅表現為皮膚顯著蒼白、不腹瀉,但可能突然死亡。發病豬的死亡率可達50%,而剩餘豬可在短時間內恢復且體況變化不大。妊娠母豬可能流產,大部分流產發生於臨床症狀出現後6天內。

  慢性迴腸炎:患豬症狀輕微,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幾頭腹瀉的豬,糞例衡軟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樣灰色或黃色,內含未完全消化的飼料。如果發生輕微的迴腸炎、腹瀉往往不明顯,或僅有少數豬腹瀉,應難以發現。病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受到影響,因此發病豬欄內豬的體重差別很大。有些豬食慾下降,雖對飼料感舉,但往往吃幾口就走。

  病變嚴重的豬往往發生嚴重持續性腹瀉,使用多種抗生素效果均不理想。大部分慢性感染豬可在發病4-10周後突然恢復正常,生長速度加快,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

  豬迴腸炎怎麼治

  免疫接種:可預防本病。德國葆靈公司生產的一種品服接種無毒活疫苗,荷蘭英特威公司生產的一種肌肉注射接種滅活疫苗,免疫保護率都很高,但目前尚未在中國註冊。

  迴腸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感染,因此,全進全出、嚴格沖洗、消毒和堅持一定的空欄舍時間,有利於減少病原和阻斷傳播;在豬舍的門口放置兩個消毒腳盆,其中一個盆加入複合酚消毒劑,另一個添加含碘或季銨鹽消毒劑;飼養員和獸醫不要在豬欄間跨來跨去,以免將糞便帶到其它豬欄內;降低應激反應,減少混群、過冷、過熱、運輸、重擴群等,因為迴腸炎通常發生於一個或多個應激因素後的1-3周後,引種時一定要有隔離期,在隔離期內通過用藥減少細菌的排放,從而減少病原體的引入。

  飼料中添加一定的藥物,如枝原淨、金黴素。後備母豬配種前連用7-10,生產母豬產前產後各連用7天,可有效降低仔豬迴腸炎的早期感染;在斷奶仔豬換料後連用10-15天,不僅能有效預防迴腸炎、豬痢疾和結腸炎,而且可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綜合症。

  豬迴腸炎用什麼藥

  治療迴腸炎的藥物很多,但關鍵是早診斷早治療。抗生素應按療效、價格和是否容易購買來選擇。據研究、泰樂菌素、林可黴素、金黴素、枝原淨等對迴腸炎有效,但有時在臨床上很難完全將回腸炎、結腸炎和豬痢疾等區分開,而且經常發生這些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因此可以選用對這三種疾病都有效的藥物,如枝原淨。急性病例枝原淨注射10mg/kg體重,每天2次,連用2-3天,也可用枝原淨飲水60mg/l,連用5天;慢性病例可用枝原淨50×10-6拌料,連用15天。

  方案1、對於發病群體少,可以選擇強力加泰樂,止血敏加安落敏加維b,左右一邊。

  方案2、一般劑量是1000斤飼料加支原淨150g強力黴素150g四黃止痢顆粒1000g。

  方案3、林克黴素加大觀拌料,按說明治療量加5-7天,水加入一定比列食鹽,全場投藥。後期加強營養一週至2周,做好保健是關鍵。(參考:一個豬場廠長推薦保健品-保益康效果不錯,其主要成為為益生菌、益生元、複合酶、核苷酸、生物有機酸、有機微量等。160一噸,針對15公斤以後豬群全場投藥。)

  方案4、妙立素150克+替米考星1公斤/噸飼料,全群飼餵,同時對於採食量下降或腹瀉明顯的病豬肌肉注射泰欣100(1毫升/20公斤體重),連續3天,每天1次。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想養豬戶對豬迴腸炎怎麼治,豬迴腸炎用什麼藥應該有所瞭解,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治療失敗的現象,一般都是因為用時過晚或者用藥時間太短,以及抗藥性等問題導致的,有時也有可能是出現混合感染。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農村大叔叔


該病的預防,主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豬場的飼養管理水平,實現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搞好環境衛生,加強消毒。

  第二,由於本病被多數人認為是多因素、多病原共同產生作用的(特別是與豬的圓環病毒、豬痢疾等疾病有關),所以在預防上可用泰樂二甲、替米考星預混劑微丸、複方大觀黴素等藥物,配合使用10%鹽酸多西環素有良好的療效。各豬場可根據本場發病情況採用間歇性給藥。

  下列抗生素對該病有效:青黴素、恩諾沙星、紅黴素、金黴素、泰妙菌素和替米考星。患豬個體注射長效土黴素或青黴素,並300~800mg右旋糖酐鐵。急性爆發時飲水中添加土黴素或金黴素,連續2~3天,之後改為飼料中添加。紅黴素添加可預防本病。

  母豬、仔豬治療:通常在飼料中添加四環素或泰樂菌素作為預防性措施。

  豬迴腸炎嚴重影響豬的生長速度和飼養效益,為此,以上總結了豬迴腸炎打什麼針,豬迴腸炎治療方法,希望以上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贛湘林妹


豬出現迴腸炎,可採取以下措施:

1、 隔離

對發病豬群馬上進行隔離,並對豬群逐頭檢查,對患豬、可疑患豬和假定健康豬分群隔離和治療。

2、 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豬舍適當的溫度、溼度和良好的通風環境,減少外界環境不良因素刺激,提高豬群的抵抗力。

3、 加強糞便管理

由於患豬糞便帶有病原菌,感染豬可持續排菌4-10 周,病菌一旦被排放在環境中,能夠長時間存活於豬隻糞便中,從而造成豬場持續感染。所以,應定期及時清除豬舍墊料及糞便並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豬舍環境衛生,消除傳染源。

 4、 嚴格消毒

對汙染場舍、豬舍及生產用具用碘類消毒液或季銨鹽類消毒劑進行全面徹底交叉消毒,隔天1 次,連用3 次,以後每15 d交叉消毒1 次。

5、 藥物防治

在發病豬群的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預防和治療,每噸飼料添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預混劑120g、10%鹽酸多西環素可溶性粉2kg和50%卡巴匹林鈣可溶性粉1kg。個別病情嚴重豬隻,用注射用酒石酸泰樂菌素注射液治療,肌注,一次量,每千克體重 10 mg,2 次/天。



21新農人


豬迴腸炎

病原:胞內勞森氏菌

流行特點: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水平傳播較垂直傳播更為普遍。豬感染後,大多數會排菌6-12周。4~12月齡母豬發病為12%~50%。

主要臨床特徵:急性型:腹瀉呈血水樣、瀝青樣黑色或紅色血便、煤焦油便;繼而貧血、皮膚蒼白,甚至死亡;懷孕母豬可能流產,大部分流產發生於臨床症狀出現後6d內;保育豬全身水腫,多腸道充血和出血。慢性型:最常見8~16周生長豬多發,在同一欄中不間斷地出現間歇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糊狀或水樣,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吃料明顯減少;病程長者皮膚蒼白,甚至成為僵豬。

特徵性病理變化:主要病變在小腸末端50cm處和結腸前1/3處。迴腸病 變嚴重的表現為迴腸黏膜增厚、在迴盲瓣前20cm處的迴腸 整個變粗、變硬似肉腸;有的迴腸黏膜出現漿膜下層或腸繫膜水腫;急性病例可見迴腸內有血凝塊或尚未完全凝固的血液,外觀似血腸。有的整個小腸腔內完全積滿血液。結腸黏膜 的變化類似於息肉,整個腸壁變厚、變硬。

治療:迴腸炎常見大豬,可飼料板料,要配合消毒,因為會通過糞口反覆感染,易復發。

用一噸料泰萬菌素(20%)500g+阿莫西林1kg(10%)喂10天


賽為豬業


豬迴腸炎怎麼治

很好想回答你的問題:

豬迴腸炎是目前養豬生產過程中最主要的細菌性疾病之一,是由勞森菌引起的疾病。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經常使用疫苗進行預防。又是又被人們稱為豬增生性腸病,區域性迴腸炎、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腺瘤病等。

免疫接種:可預防本病。

迴腸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感染,因此,全進全出、嚴格沖洗、消毒和堅持一定的空欄舍時間,有利於減少病原和阻斷傳播;在豬舍的門口放置兩個消毒腳盆,其中一個盆加入複合酚消毒劑,另一個添加含碘或季銨鹽消毒劑;飼養員和獸醫不要在豬欄間跨來跨去,以免將糞便帶到其它豬欄內;降低應激反應,減少混群、過冷、過熱、運輸、重擴群等,因為迴腸炎通常發生於一個或多個應激因素後的1-3周後,引種時一定要有隔離期,在隔離期內通過用藥減少細菌的排放,從而減少病原體的引入。

飼料中添加一定的藥物,如枝原淨、金黴素。後備母豬配種前連用7-10,生產母豬產前產後各連用7天,可有效降低仔豬迴腸炎的早期感染;在斷奶仔豬換料後連用10-15天,不僅能有效預防迴腸炎、豬痢疾和結腸炎,而且可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綜合症。

豬迴腸炎用什麼藥

治療迴腸炎的藥物很多,但關鍵是早診斷早治療。抗生素應按療效、價格和是否容易購買來選擇。據研究、泰樂菌素、林可黴素、金黴素、枝原淨等對迴腸炎有效,但有時在臨床上很難完全將回腸炎、結腸炎和豬痢疾等區分開,而且經常發生這些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因此可以選用對這三種疾病都有效的藥物,如枝原淨。急性病例枝原淨注射10mg/kg體重,每天2次,連用2-3天,也可用枝原淨飲水60mg/l,連用5天;慢性病例可用枝原淨50×10-6拌料,連用15天。

方案1、對於發病群體少,可以選擇強力加泰樂,止血敏加安落敏加維b,左右一邊。

方案2、一般劑量是1000斤飼料加支原淨150g強力黴素150g四黃止痢顆粒1000g。

方案3、林克黴素加大觀拌料,按說明治療量加5-7天,水加入一定比列食鹽,全場投藥。後期加強營養一週至2周,做好保健是關鍵。(參考:一個豬場廠長推薦保健品-保益康效果不錯,其主要成為為益生菌、益生元、複合酶、核苷酸、生物有機酸、有機微量等。160一噸,針對15公斤以後豬群全場投藥。)

方案4、妙立素150克+替米考星1公斤/噸飼料,全群飼餵,同時對於採食量下降或腹瀉明顯的病豬肌肉注射泰欣100(1毫升/20公斤體重),連續3天,每天1次。

豬迴腸炎的症狀

本病主要發生於生長育肥豬(6-20周齡),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與其它疾病不同,本病的急性型主要發生於育肥豬、母豬和配種群的後備母豬,慢性型主要發生於保育豬和生長豬。

急性迴腸炎:表現為急性出血性貧血、糞便鬆軟呈焦油樣。某些豬可能僅僅表現為皮膚顯著蒼白、不腹瀉,但可能突然死亡。發病豬的死亡率可達50%,而剩餘豬可在短時間內恢復且體況變化不大。妊娠母豬可能流產,大部分流產發生於臨床症狀出現後6天內。

慢性迴腸炎:患豬症狀輕微,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幾頭腹瀉的豬,糞例衡軟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樣灰色或黃色,內含未完全消化的飼料。如果發生輕微的迴腸炎、腹瀉往往不明顯,或僅有少數豬腹瀉,應難以發現。病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受到影響,因此發病豬欄內豬的體重差別很大。有些豬食慾下降,雖對飼料感舉,但往往吃幾口就走。

病變嚴重的豬往往發生嚴重持續性腹瀉,使用多種抗生素效果均不理想。大部分慢性感染豬可在發病4-10周後突然恢復正常,生長速度加快,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

希望能幫到你!


小朋的農村生活


豬迴腸炎是由胞內勞森菌感染一種以迴腸和結腸隱窩內未成熟的腸細胞發生腺瘤樣增生為特點的豬常見接觸性腸道傳染病,它的名子很多。增生腸炎,內勞森腸炎,結腸炎,迴腸炎,其實就是那一段腸發生炎症。

迴腸炎的病原為胞內勞森菌,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病豬腸粘膜細胞中。很多豬在感染活躍期會隨糞便排放出大量病菌,病菌一旦被排放在外界環境,能夠長時間存活於豬隻糞便之中,從而造成豬場持續性感染此病。

內勞森菌可通過糞便在豬隻之間經消化道傳播,各種應激反應如轉群、混群、晝夜溫差過大、溼度過大、密度過高等,頻繁引種,頻繁接種疫苗,更換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豬群內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圓環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病毒等",飼餵發黴飼料,豬場同時存在的其它大腸桿菌病原體,如豬痢疾密螺旋體、結腸螺旋體、沙門氏菌等病菌,可以激發迴腸炎的發生。

豬迴腸炎的潛伏期為2一3周,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種類型。

急性型,較為少見,多發於4月齡一12月齡的成年豬,主要表現為血色水樣下痢,病程稍長時,排瀉瀝青樣黑色糞便或血樣糞便並突然死亡,後期轉為黃色稀便。

慢性型較為常見,多發於6周齡一12周齡的生長豬,10%一15%的豬隻出現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或廢絕,病豬精神沉鬱或昏睡,出現間隙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而呈糊狀或水樣,顏色較深,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腸組織碎片,病豬消瘦、被毛粗亂、弓背彎腰,有的站立不穩,生長髮育不良,病程長者可出現皮膚蒼白,如果沒有繼發感染,有些病例在4週一6周可康復。

亞臨床型,豬體雖然有病原體存在,卻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也可能發生輕微的下痢,但並未引起養豬人的注意,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明顯下降。在小腸的末端50公分處和結腸的前三分之一處的腸粘膜增厚,有的整個腸壁變厚、變硬,像一條橡膠管,有的還可見潰瘍,腸粘膜表面覆蓋有黃色、灰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嚴重的可見壞死性腸膜炎。

對出現臨床症狀的豬改飲水為口服補液鹽飲水,以利於增加機體的電解質,保持酸鹼度平衡,增強抗病能力,促進正常生長髮育,固本清原。

①泰妙菌素+林可黴素肌肉注射。

②肌肉注射牲血素(2-3ml),複合vb(4-5ml)

③拌料泰妙菌素+仔豬保命液,連用10-15天

參照實際養豬去實施,你養豬人,不學枝朮,你是賺不到錢的,想賺錢得走別人不走的路,一群烘,別人怎養你怎養,別人賠錢你也跟著賠,如果這樣,趕早跳出這個行業,還能混口飯吃。如果待在這個行業,高投入,高風險,不去創新,走大眾化,你們看到多人發財了嗎,發財人是少數,你要向少數人靠攏,別人賠錢你賺錢,才能在養豬行業中立足。教你們的方法,去應用,都心知杜明吧。豬價你關心它幹什麼,你有豬才有錢賺,是不是這個理。





新農村橙哥


豬大腸桿菌病是由原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腸道傳染性疾病。常見的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和水腫病三種,以發生腸炎、腸毒血癥為特徵。仔豬黃痢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1~7日齡仔豬發生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的腸道傳染病。仔豬白痢由大腸桿菌引起的 10~30日齡左右仔豬多發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臨床上以排腥臭的灰白色粥樣稀便為主要特徵,發病率高,死亡率低。1.仔豬黃痢臨床上以劇烈腹瀉、排黃色或黃白色水樣稀便、迅速脫水死亡為特徵。剖檢常有腸炎和敗血症,有的無明顯病理變化。臨床症狀潛伏期短,一般在24小時左右,長的也僅有1~3天,個別病例到7日齡左右發病。仔豬出生時正常,窩內發生第一頭病豬,一兩天內同窩豬相繼發病。最初為突然腹瀉,排出稀薄如水樣黃色至灰黃色糞便,混有小氣泡並帶腥臭,隨後腹瀉愈加嚴重,數分鐘即瀉一次。病豬口渴、脫水,但無嘔吐現象,最後昏迷死亡。預防: ①仔豬出生立刻口服慶大黴素一毫升或使用殺痢王擦劑一支。 ②綜合性措施關鍵是加強飼養管理,母豬分娩時專人守護,把母豬乳頭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乾淨。用以防止產後感染和仔豬黃痢,產前、產後各一週在母豬飼料中拌入利高黴素預混劑,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 治療: ①用粘桿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0.1ml/kg,每日2次。 ②在母豬料中添加白頭翁類中藥通過母豬過奶。 2.仔豬白痢 流行特點 本病一般發生於10~30日齡仔豬,7日齡以內及30日齡以上的仔豬很少發生。本病的發生與各種應激有關,如沒有及時給仔豬吃初乳,母豬奶量過多、過少與奶脂過高,母豬飼料突然更換、過於濃厚或配合不當,圈舍汙穢,冬、春季節氣溫驟變,陰雨連綿或保溫不良均易誘發此病。且一頭髮生後,同一窩的仔豬相繼發生。此愈彼發,拖延十餘天才停止。 臨床症狀 病豬突然發生腹瀉,排出白色、灰白色以至黃色粥狀有特殊腥臭黏膩的糞便。體溫和食慾一般無明顯變化。病豬逐漸消瘦,發育遲緩,拱背,行動遲緩,皮毛粗糙無光、不潔,病程2~3天,除少數發病日齡較小的仔豬易死亡外,一般病豬病情較輕,易自愈。預防: 由於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使用疫苗預防效果並不理想,藥物預防可參照仔豬黃痢的預防方案。 治療: ①治療可參照黃痢的方法! 3.仔豬水腫病 由溶血性大腸桿菌毒素引起的斷奶仔豬眼瞼或其它部位水腫、神經症狀為主要特徵的疾病。 流行特點 本病多發生於斷奶後1~2周的肥胖幼豬,以4月~5月和9月~10月較多見,特別是氣候突變和陰雨後多發,發病率約5%~30%,病死率達90%以上。由帶菌母豬和感染的仔豬糞便排出病菌,汙染飼料、水和環境,通過消化道感染。發生過仔豬黃痢的仔豬一般不發生本病。近年來本病又有新的流行特點,首先發病日齡不斷增加,80~100斤的豬都有水腫病發生。其次吃的越多,長的越壯的豬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據統計,水腫病多發生在飼料比較單一而缺乏礦物質(硒)和維生素(B族及E)的豬群。 臨床症狀 ①神經症狀:盲目行走或轉圈,共濟失調,口吐白沫,叫聲嘶啞,進而倒地抽搐,四肢呈游泳狀,逐漸發生後軀麻痺,臥地不起,在昏迷狀態中死亡。 ②體溫在病初可能升高,很快降至常溫或偏低。 ③水腫:眼瞼或結膜及其它部位水腫,病程數小時至1天~2天。 有些病豬沒有水腫的變化。病程一般為1~2天,個別的可達7天以上。防治要點 預防: ①補硒:缺硒地區每頭仔豬斷奶前補硒。 ②合理搭配日糧,防止飼料中蛋白含量過高,適當搭配一些青綠飼料。 ③仔豬斷奶前7—10天用豬水腫多價濃縮滅活菌苗肌注1—2毫升,可預防本病發生。 治療: 1 慶大黴素或小諾黴素及維生素b12,肌肉注射,12小時一次。 2口服利尿素每千克體重1毫克或用速尿1—3毫升肌注。


米樂米樂7708


本病主要發生於生長育肥豬(6-20周齡),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與其它疾病不同,本病的急性型主要發生於育肥豬、母豬和配種群的後備母豬,慢性型主要發生於保育豬和生長豬。

  急性迴腸炎:表現為急性出血性貧血、糞便鬆軟呈焦油樣。某些豬可能僅僅表現為皮膚顯著蒼白、不腹瀉,但可能突然死亡。發病豬的死亡率可達50%,而剩餘豬可在短時間內恢復且體況變化不大。妊娠母豬可能流產,大部分流產發生於臨床症狀出現後6天內。

  慢性迴腸炎:患豬症狀輕微,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幾頭腹瀉的豬,糞例衡軟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樣灰色或黃色,內含未完全消化的飼料。如果發生輕微的迴腸炎、腹瀉往往不明顯,或僅有少數豬腹瀉,應難以發現。病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受到影響,因此發病豬欄內豬的體重差別很大。有些豬食慾下降,雖對飼料感舉,但往往吃幾口就走。

  病變嚴重的豬往往發生嚴重持續性腹瀉,使用多種抗生素效果均不理想。大部分慢性感染豬可在發病4-10周後突然恢復正常,生長速度加快,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

  豬迴腸炎怎麼治

  免疫接種:可預防本病。德國葆靈公司生產的一種品服接種無毒活疫苗,荷蘭英特威公司生產的一種肌肉注射接種滅活疫苗,免疫保護率都很高,但目前尚未在中國註冊。

  迴腸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感染,因此,全進全出、嚴格沖洗、消毒和堅持一定的空欄舍時間,有利於減少病原和阻斷傳播;在豬舍的門口放置兩個消毒腳盆,其中一個盆加入複合酚消毒劑,另一個添加含碘或季銨鹽消毒劑;飼養員和獸醫不要在豬欄間跨來跨去,以免將糞便帶到其它豬欄內;降低應激反應,減少混群、過冷、過熱、運輸、重擴群等,因為迴腸炎通常發生於一個或多個應激因素後的1-3周後,引種時一定要有隔離期,在隔離期內通過用藥減少細菌的排放,從而減少病原體的引入。

  飼料中添加一定的藥物,如枝原淨、金黴素。後備母豬配種前連用7-10,生產母豬產前產後各連用7天,可有效降低仔豬迴腸炎的早期感染;在斷奶仔豬換料後連用10-15天,不僅能有效預防迴腸炎、豬痢疾和結腸炎,而且可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綜合症。

  豬迴腸炎用什麼藥

  治療迴腸炎的藥物很多,但關鍵是早診斷早治療。抗生素應按療效、價格和是否容易購買來選擇。據研究、泰樂菌素、林可黴素、金黴素、枝原淨等對迴腸炎有效,但有時在臨床上很難完全將回腸炎、結腸炎和豬痢疾等區分開,而且經常發生這些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因此可以選用對這三種疾病都有效的藥物,如枝原淨。急性病例枝原淨注射10mg/kg體重,每天2次,連用2-3天,也可用枝原淨飲水60mg/l,連用5天;慢性病例可用枝原淨50×10-6拌料,連用15天。

  方案1、對於發病群體少,可以選擇強力加泰樂,止血敏加安落敏加維b,左右一邊。

  方案2、一般劑量是1000斤飼料加支原淨150g強力黴素150g四黃止痢顆粒1000g。

  方案3、林克黴素加大觀拌料,按說明治療量加5-7天,水加入一定比列食鹽,全場投藥。後期加強營養一週至2周,做好保健是關鍵。(參考:一個豬場廠長推薦保健品-保益康效果不錯,其主要成為為益生菌、益生元、複合酶、核苷酸、生物有機酸、有機微量等。160一噸,針對15公斤以後豬群全場投藥。)

  方案4、妙立素150克+替米考星1公斤/噸飼料,全群飼餵,同時對於採食量下降或腹瀉明顯的病豬肌肉注射泰欣100(1毫升/20公斤體重),連續3天,每天1次。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想養豬戶對豬迴腸炎怎麼治,豬迴腸炎用什麼藥應該有所瞭解,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治療失敗的現象,一般都是因為用時過晚或者用藥時間太短,以及抗藥性等問題導致的,有時也有可能是出現混合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