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買古董時店家想“宰”我,我裝傻買下,出門差點笑出聲

作為在我國流傳千百年的一項愛好,收藏可謂是遍佈了各行各業,千奇百怪的收藏也是層出不窮,不過最為普遍的還是那些古董收藏,因為這些寶貝不僅藝術價值高,它們本身也是財富的象徵。


古往今來的富豪名人們都以收藏為樂,尤其是碰到了“漏”,那更是讓人欣喜,如果能撿一次漏,那肯定得吹噓好久,普通人如此,大收藏家也不能免俗,比如馬未都,他就經常在節目中講述他撿漏的故事,有些是價值過億的天價寶物,有些是價值不高的普通古董,但撿漏本就是一種精神享受,收藏之樂在於過程,馬未都就曾提到過一次撿漏經歷,讓他至今還記憶猶新。


馬未都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撿漏的主陣地也是北京城,所以早些年馬未都沒少去逛北京城的古玩鋪子,很多人會以為古玩鋪子比地攤真東西要多,但圈內人都懂,古玩鋪真東西多,但宰人的水平也更高,有時候東西是真的,但價格卻高出真品數倍,一次馬未都逛古玩鋪,發現了一個樣式很精美的瓷器,青花模樣,全身上下沒有一絲裂紋。


馬未都上了心,走過去淡淡的看了幾眼,上面畫的花鳥枯枝看起來很規整,馬未都當時就認定,這應該是康熙年間的真品,他不動聲色走過去找店主,指了一下這個梅瓶問價格,店主看了一眼,就說這可是民國時期的真品,曾經過誰誰誰的手,總之吹的天花亂墜,最終開價也很高,馬未都一看也樂於裝傻,討價還價之後,以高價買回了這件“民國珍品”。


店主收錢時喜笑顏開,馬未都倒是沒什麼表情,但出門後卻差點笑出聲來,跟這件康熙梅瓶相比,店主給的價格實在是不值一提,回家後的馬未都興致勃勃,還找幾個朋友去吹噓,聽到朋友的一片奉承,馬未都心裡也是美滋滋的,其實這也是收藏的樂趣之一,這件梅瓶的真正價值反而成了其次。


不過收藏行業也確實如此,撿漏不僅需要運氣,還需要強大的知識儲備,只有積累足夠的經驗,才能真正的買到寶物,撿漏一次是運氣,撿漏多次可就是實力了,而能夠撿漏到馬未都這個地位,實力運氣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