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高低,跟在職時的工資高低有關,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

只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和

在職時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數有關。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從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說起。

養老金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基礎老金和個人養老金兩個賬戶,也就是個人累計繳納年限、繳費工資、退休當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個人賬戶餘額四個因素的綜合計算而得。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2.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50歲195個月, 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

這其中:“個人賬戶餘額的多少”直接對應繳納時的個人賬戶,也就是平時工資里扣的養老保險費,而這筆錢基本上都劃入到個人賬戶內,再加利息,就是退休時的個人賬戶餘額。

另外還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有關,這兩個指標的多少,又取決於在職時工資高低,也就是上面提到關健因素之一“繳費工資”多少。

具體詳見下圖:

養老金高低,跟在職時的工資高低有關,這是真的嗎?

繳費工資指什麼?

它其實就是員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將按照職工上一年度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稅項的月平均額來確定,是繳納社保的重要依據。

一般來說,工資越高、社保的繳費基數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繳費基數是存在上限和下限之分。

不過有一些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往往會選擇最低繳費基數為其繳納社保。

這個數永遠不變嗎?

當然不是一塵不變的。

社保部門每年都會在固定的時間重新核定基數,一般是在1-3月或者7月之間,具體的還要根據當地政策決定。

注意啦!這個時候需要準備好工資表等證明材料。

養老金高低,跟在職時的工資高低有關,這是真的嗎?

除了養老保險,還涉及到那些呢?

同時,這個繳費工資額還涉及到,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以及公積金。

那他是根據什麼來計算的

基數核定主要是根據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來核定的,也就是上年度的工資總額/12個月得出的月平均工資。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這些工資都是包括在內的,不要算漏哦!

這樣得出來的數才是你本年度保險的繳費申報基數。

不過,如果上一年有休產假或者多請病假、事假都會影響本年度繳費基數的降低。

為什麼工資偏低的職工要按高於本人工資的基數繳費,工資偏高的要按低於本人工資的基數繳費?

這主要是統籌考慮參保者退休後的待遇。社會保險本身有調節收入差距、促進公平的功能,養老待遇不宜差別過大的原因。

所以低於統籌地區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按60%計算繳費基數;超過統籌地區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300%,按300%計算繳費基數;

養老金高低,跟在職時的工資高低有關,這是真的嗎?

舉個例子:

如果上年度統籌地區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000元,那麼核算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別為15000元、3000元。

假如:

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處於上下限中間,則以4000元作為繳費基數。

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2000元,處於下限,則以下限3000元作為繳費基數。

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20000元,高於上限,則以上限15000元作為繳費基數。

結束:養老金高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和在職時的繳費基數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