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李世居)有人問我,怎麼這幾年總是在段家垣拍風光,其實, 我是對段家垣還是情有獨鍾,這裡不但有遠古的魏長城遺址,大荔猿人,而更多的則是“天高雲淡”在溝壑、洛河乾坤灣的纏繞下,神話的傳說讓我40多年從未間斷,幾乎拍遍段家“春夏秋冬”的風光。

最早記得第一次是在1982年,應陝西農村報約稿,騎上個28自行車,登高爬坡,用了一個多小時的騎行,氣喘呼呼把車子推上黃土高坡,拍攝了一組當年的段家鄉在全省栽植桐樹出了名的新聞,那年獲得了林業稿件三等獎,後來,多次拍攝溝壑、油菜花、梨花、杏花等,從而也調動了我拍攝照片的奢望,從那時到現在,難以計算不知有多少次上過段家坡,不敢說,要整理膠片和數碼菲林的話,絕對都在上萬張。

其實要說“肺腑之言” ,真得也有幸得益於這幾屆段家鎮歷任領導的支持幫助,要車有車、要人有人,陪伴著我拍攝美麗的段家垣,把這裡的角角落落,溝溝壑壑、春夏秋冬、碩果累累、油菜花香、紅葉綠水、山清水秀、漁業養殖,噴泉上天、風景民俗等等,拍紮了、拍遍了,讓更多的明友分亨到美麗的大荔段家垣。

大荔段家垣風光好,也是美麗的人文故事和傳說帶來了靈氣,這裡不光是介子推避難之地,而且是傳說中神龜棲居之地,給當地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據傳說,伏羲是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而他當年在段家垣經歷的故事廣為流傳,相傳在遠古時期,華夏大地正處在蠻荒時代,天崩地裂、滄海橫流,女媧忙於補天,伏羲忙於拯救百姓,兄妹倆人日夜操勞,疲於奔命。有天伏羲實在累得不行了,便躺在段家育紅的洛河邊想稍事休息一會兒,誰知一躺下竟睡著了,在睡夢中他駕著白雲,在空中飛呀飛呀,身體是那麼的輕盈,越過高山跨過大海,他感到十分的愜意。正在這時,他好象聽到有人喊:"到了,上岸吧!"驚醒後一看,發現四周已是一片汪洋,一隻巨龜正馱著自己向岸邊游去。原來就在伏羲剛睡著不久,從西北方來的大水,突然洶湧而至,水位漲了十幾丈,正在河底休息的巨龜一看大事不好,它知道伏羲正在岸邊睡覺,便立即鳧出水面將伏羲馱在背上,伏羲這才避免了一場災難,伏羲和神龜的傳說至今在段家鎮神氣活現。

記得90年代一些研究易經的把這裡神龜的故事說的沸沸揚揚,當年的陝西日報"星期天"以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神龜的事,讓段家垣確實火了一把,每天吸引了不少遊客到這裡總想親眼目睹一下神龜,那年的“二月二”龍抬頭之日來臨,隨著傳說越傳越神乎其神,至今記得晚上天剛一黑,背上相機和朋友來到段家的鐵路大橋,總想目睹神龜的出現,一直眼盯住水面,瞅了3個多鐘頭,只看見遠方上坡上忽閃忽閃的“鬼燈”,一明一暗的火星星到處亂跑。忽然想起小時候父輩們講的"鬼燈兒"的故事,站在橋上,一片寂靜,還真有些心裡怦怦跳,又一想,大大的人怎麼不懂科學還叫什麼“鬼燈兒”嚇住了,其實那只是埋葬後人的骨頭髮生的"磷火”而已,想著看著烏黑的河道,光見“鬼燈”怎麼可不見神龜的蹤影出現。突然,西韓線拉煤的火車警笛而至,嚇得我們趕緊爬在鐵路橋中間的“躲避帶”邊,震動聲和大橋的搖擺打破了尋找神龜的夢,到現在回憶往事,仔細一想,這不過是那年代的美麗的傳說,誰知道千年神龜躲在哪兒,要你慢慢品想,真的,它讓大荔段家增加了不少美麗神秘的色彩。

到了段家可別忘了遛溝看看古堡遺蹟也是一種抒情,其實,這個古堡據當地人講,是不知年代的那個時候,老百姓防匪患而在黃土高坡、易守難攻的地方紮營安寨,過起高坡觀四方,土匪來了我進山,土匪走了我種田,過起一種既擔心受怕有比較安全的日子。隨著年代的久遠,風風雨雨把這裡沖刷的只能看見土垣、荒草、窯洞,這裡的情景實在難以再現。走到這裡,只有一條崎嶇的小道可以上下,反正路還是有點驚險,我也就也來個小小的冒險,在陪同下,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登高,總怕不小心一咕嚕滾下溝去,真有點後怕,多虧膽大沒有恐高,提著相機慢慢往上爬,其實上坡路程不遠,估計能走不到500步,就到了堡子的內部,周邊是3米多高的土牆,眼前看到幾個先人挖的窯洞,這可能就是當年住宿的房間了吧,既能遮雨,又能會客閒聊,想想那時節住在這裡避難的人也是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呀。我看了,在想,那時的人到了晚上,該有什麼活動,沒有鶯歌燕舞,總不會向現在人打打麻將、喝喝小酒吧,也是,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享樂觀,生在哪裡就只能說那裡的話。站在坡頂瞭望,坡下的村子清楚可見,駐守在這裡,只要看見坡下有人走動,估計那時候也是緊閉城門,嚴陣以待,只要你敢上的山來,石頭、土塊一起往下扔去,定打的匪軍頭破血流,落荒而逃,想著古人的智謀絕對不亞於現代人,土辦法照樣能制敵,那時土匪要是古代有飛行器、大炮之類的話,統統用上,也早把寨子的人也打的片甲不留,轟上天了,這也是我的一種想想而已,看著已經難以辨認的古寨,不覺間,半個鐘頭走著諞著,沉醉在遠古時代。

不知不覺已從山坡回到小車的旁邊,跑累了,心情大爽,段家垣的風光真是說不完、段家人的情讓我度過美妙的時刻,還是盼望你休閒時候去轉轉。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愛上段家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