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多少人被裁員了?現狀如何?

用技術引領服裝潮流


我已經兩個月沒有工作了,目前處於待復工狀態,每個月拿著當地城市的最低工資,想出去找工作,找兼職,也找不到,我在深圳,這邊最低工資是2200,在這個城市,真的不夠,交完房租就已經快沒了。目前處於吃老本的狀態,希望疫情早點結束,願大家一起渡過難關。


麻瓜同學


就目前我所在的公司來看,疫情的突發,並沒有對員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多大影響,公司也沒有出現裁員的現象,反而已經在官網上發佈了招聘的信息。

今年突入起來的疫情,對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講,打擊是巨大的。疫情期間,公司不能正常運營,一直處於停工狀態,就不會有資金的流動,即便是有,大部分都是流出狀態。

這樣一來,對於資金量小的企業,就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只有支出,沒有收入,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資金鍊斷裂的狀態,是否還能繼續生存下去都成問題。

特別是餐飲、旅遊等行業,疫情期間都是處於一直虧損的狀態,小公司可能會出局一大部分。

公司生存問題不能解決,可想而知,員工的工作也有可能無法解決,這就會導致一部分直接失業。更不用談疫情期間的工資了,網上很多網友說,疫情期間能夠發工資的工資,都是好公司啊,哪裡有,我願意來應聘。

以上是一個連帶關係,公司和員工同生存,共富裕的狀態。所以,在瞭解員工是否被裁員的情況,只需要去了解哪些行業和公司在疫情期間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當然,對於我們公司來講,大形勢沒有變,並且員工2月份的工資照常發放。外省的人員復工時,需要進行醫學隔離,我們都是直接安排在當地的酒店入住,做核酸和CT檢查,費用全部免費,並且一日三餐都是由公司免費提供。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很知足。最後感謝國家的強大和公司在疫情期間對員工的關心和照顧,希望這次疫情早點過去,讓大家回到正常生活狀態中來。

以上是如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閆如魚,文字記錄職場心得,視頻講述社保養老,歡迎關注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喜歡我回答的內容,請記得點贊、評論或轉發。

閆如魚


我就是被裁的一員,現在在家裡種地,因為家裡種有冰糖橙樹,在加上不想在外面打工了,所以乾脆順水推舟辭職不幹了,現在除了管理一些橙子樹還和我兄弟準備弄一個採摘園,增加一些收入,在不忙的時候去做點小生意補貼一下家用,感覺還是挺不錯的,目前橙子樹已經修剪好了準備施肥了,採摘園其他也弄的差不多了就等苗和大棚,這些東西弄完農忙差不多就完成一大半了,加油。





果多味


不知道為什麼要邀請我來回答,我經歷過三家公司,兩家都有裁員經理,但是我從來沒有被裁員過,你可以說我是運氣好,但是我敢肯定不是,因為前任公司們在裁員的時候,產品組都裁了很多人(因為我是產品經理崗位)

我不是想吹噓自己,但是當你真正為公司帶來價值,在公司崗位上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哪怕公司業務黃了,也不會輕易裁掉你。在公司你不是渾渾噩噩,虛度時間,不是那個溝通最費力的人,不是那個總是交不出讓領導滿意方案的人,也不是那個情商低的人,很大幾率你還是會被留下,除非是你的公司黃了,全部遣散了。

自認為,我不是那個最聰明,情商最高的人,我只是一個初級產品經理,初級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務實,公司不需要你來搞方向,搞變革,這些是CEO該考慮的事情,也不要你搞什麼流程制度,搞創新,你的本職是好好完成產品的功能,保證產品的迭代是按期完成,保證需求方要的東西你能及時做出來,保證你的領導不會因為你的錯而背大鍋。當這些事情都100%,哪怕是80%的做好後,你都會給公司同事一個靠譜的印象。那麼即使在公司轉變方向,也會想到留下你,要不要參與其他項目的建設,當然也是尊重你意願的前提下

之前遇到過一個同事,跟我一樣是產品經理,剛來的時候帶著書上學習的那一套,天天跟主管討論產品的開發流程不對,這個那個部門不配合,需求不應該這樣不合理,每天早會的時候,主管講他準備以後讓大家應該怎麼怎麼做,這個同事第一個反對,還經常說急眼了兩人,可想而知沒多久項目黃了,主管毫不可惜的讓他走了。

我講這件事,不是說堅持自我不好,或者是勸大家做的圓滑一點,這其實就是情商不夠的表現,作為下級,本職工作每天不多花時間去想怎麼做好,每天就著產品方向和工作流程跟領導battle,沒意義啊,試想你作為領導,就很喜歡底下的人不按照你計劃執行,或者是凡事都要跟你爭論幾輪,職場上最重要的就是效率,如果招了你,不能快速執行工作,那首先淘汰的就是你了,到哪都一樣


大彭no1


疫情的爆發,使得我們都只能宅在家中,我們每個人本來七天的休假時間無限期延長,可能才開始的時候感覺挺好,每天躺著休息,可隨著日子的慢慢流逝,才發覺錢包早已空空如也。

企業亦是如此,沒有經營和辦公,但支出卻不會減少,有些小企業或者創業之初的企業可能運營期間勉強才能資債平衡而長時間的沒有主營收入,支出不能減少的情況下很容易面臨破產或者裁員縮減支出,因而疫情期間最“搞笑”的對話就是“老闆,咱們什麼時候復工?”;“小王,公司倒閉了,你不用來了,如果你有好的工作可以介紹給我。”看似搞笑的對話卻剖析著最犀利的現實——我們被裁員了

裁員之後的生活隨之而來的是不可描述的壓力,房貸、車貸、之後的工作都壓得我們無法呼吸,可這也只是初始的十五六個光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能更快的整理思緒,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就算“舉國閒賦在家”,但從不會有人等我們,也不會挺住前進的步伐,所以裁員後我們更要努力充實自己,更要靜下心來沉澱自己,那樣才不會在復工之始腳步慌亂!

“閒賦在家”,亦或是“被裁員”,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也是我們最不想經歷的,但事情已經發生,與其難過頹廢,荒廢度日如年,不如整裝齊發。



曲徑待歸人


原本“金三銀四”的春招季,在疫情病毒的打擊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金三銀四指的是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企業招聘的高峰時期,因為臨近春節和春運,打工一族新的一年新的規劃、新的征程,伴隨而來的都是一大波招聘、應聘需求,因此稱之為職場的“金三銀四”。

近4成職場人被降薪、近3成公司裁員

根據智聯招聘的調查統計,38.67%的職場人出現了降薪的情況,工資拖欠情況也高達35.26%的比例,裁員的公司接近3成,在這段時間正式復工前,已有17.05%的企業出現倒閉的情況了。

在這個整體經濟環境受到堵塞,企業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下,流通成了一大難題,企業單方面的付出各種成本支出,卻無法擁有經營收入,這個“春天”太過“寒冷”。

在這個情況下,大部分的職場人,必定也要開始承受經濟力低迷的壓力,畢竟在這個機會選擇如此低迷的情況下,跳槽選擇,並不一定是理智的行為。因此,想要招人的企業也得不到很好的選擇就會,整個簡歷投遞的情況減少了約8成。在電影《天下無賊》中,飾演黎叔的葛優就有過一句很經典的臺詞“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而人才,成了2020年企業最糾結的問題之一。



匠人嶽林


2020復工在即,根據權威數據統計,企業整體裁員約30%,下面我來分析企業在復工、招聘以及人才市場的現狀。

企業現狀:

一方面,面對疫情準時和全面復工無望。數據分析,超過三成企業推遲復工一個月,已經復工的企業中仍然有兩成業務是停滯不前的,無法全面復工。

另一方面,由於企業整體業行情吃緊,按理說企業在招聘人才這塊應該是如魚得水,然而根據我一開公司的朋友透露,其公司在一些人才崗位招聘方面並不容易。由於疫情影響,他們將招聘這塊原有的“半線上”招聘轉為“全線上”招聘,即通過線上面試錄用的模式展開招聘。但面對這種模式,超過三成的求職者都持謹慎心理,擔心上當受騙。

人才市場現狀:

由於疫情影響,企業招聘數量銳減,很多跳槽求職者從復工第一天就開始在各大招聘網站投送簡歷,超過七成求職者表示簡歷投出去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對於一些轉行的求職者,求職希望更是渺茫,求職難度雪上加霜!

綜合以上分析,企業從復工到招聘都不如往年輕鬆,企業和人才的供需關係更是呈現出矛盾面,一邊是招聘難,一邊是求職難。但對於我這些普羅大眾而言也無需過於擔憂,俗話說得好,機會總是從困境中顯現,只有做好準備,才能把握時機。在這次疫情中,一些原有的行業卻煥發出生機,比如線上教育、線上培訓,醫療器材、醫療科技等等。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希望能供您參考!


愛鬧的老南孩


10月3日,分拆後的惠普公司(HP Inc.)宣佈了2020財年的重組計劃,宣佈將裁員7000至9000人。至2018年10月31日,惠普約有55000名員工,這意味著該裁員計劃將相當於減少16%的員工。

惠普公司官方估計,重組相關的成本為10億美元,其中2019財年第四季度約為1億美元,2020財年約為5億美元,其餘部分將在2021財年至2022財年之間分攤,重組將在2022財年完成。這一計劃旨在降低其運營成本,該公司估計,到2022財年底,這些行動將每年節省約10億美元。不過,惠普公司的聲明並未指出哪些部門將受到此次裁員的影響。

對於上述裁員事宜,中國惠普相關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些成本的節省既來自工作崗位的節省,也包含非工作崗位的節省。做出這些選擇對於任何公司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它們對於幫助惠普更好地面向未來至關重要。對於中國市場的裁員,我們不會細化到哪個業務、市場。”

多次裁員

事實上,惠普公司的裁員早已有跡可循。

在重組裁員消息傳出之前,惠普公司發佈三季度報,時任惠普公司首席執行官戴恩·韋斯勒宣佈離職,洛雷斯將於11月1日接替戴恩·韋斯勒成為首席執行官。

在戴恩·韋斯勒等人主導下,惠普通過PC、打印機以及3D打印迴歸市場。第三方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惠普是全球第二大PC製造商,而在這之前的幾個季度,惠普一度超過排名第一的聯想。

高德納諮詢公司分析師尼爾·麥克唐納表示,惠普正在將重點轉移到利潤更高的市場,並且可能會在服務器、網絡安全和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增加員工數量。

《洛杉磯時報》報道稱,分析師對惠普最新一輪的裁員並不感到驚訝。“這是惠普無法扭轉的事情,為了能為股東保護底線,必須降低成本。”麥克唐納表示,“惠普確實面臨更大的壓力。”但他同時表示,惠普是有實力的,它仍然有盈利的空間,並且擁有良好的現金流。

目前,惠普公司擁有約5.5萬名員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科技公司之一,惠普在80年的發展歷程中,員工人數從成立之初的3人,一度達到10萬人以上。直至2012年,惠普還一直是全球第一大PC廠商。

事實上,大舉裁員,這已經不是惠普第一次裁員行動了。自從梅格·惠特曼2011年上任以來,惠普已經陸續啟動了裁員計劃,並多次調整裁員規模。

2012年,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衝擊,惠普PC受到影響,惠普公司宣佈計劃裁員約2.7萬人,同年9月擴大至2.9萬人,2013年底又上調至3.4萬人。在2014年5月,惠普再次修改計劃,宣佈在2015財年裁員4.5萬人至5萬人。

2014年10月,惠普計劃把公司分拆成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分拆後,惠普公司主要運營個人電腦和打印機業務;另一家惠普企業則負責向大型企業出售計算機服務器、數據存儲設備、軟件和服務等業務。在惠普確認將一分為二時,又宣佈將在執行分拆過程中再度裁員5000人,大裁員的總人數達到5.5萬人。

事實上,在完成分拆之後惠普還對下滑的市場需求做出調整,2015年9月,惠普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報告顯示,公司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總共裁員3.3萬人,其中,惠普企業最多裁員3萬人,惠普公司則將裁員3300人。

2018年6月,惠普方面稱在2019財年結束前將裁掉4500名至5000名員工。





豫東寶妹


2020年,鼠年,一月份確認了新冠病毒,併發布了嚴格的防控措施。2月份延長了春節假期,延長了開工時間。在這種背景下很多企業採取了兩個措施:

1、降薪;

2、裁員。

疫情,加重了我們這些打工人員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降薪和是裁員,都是對自己和家庭的雪上加霜。

好在,我們單位老闆發佈了兩條規定,得到了所有員工的贊同

1、按時發薪。當然不漲薪。這種情況下不降薪已經不錯了。能夠按時發薪水就讓每個人吃了定心丸。

2、招人。按照OKR工作法則。我們今年的O就是在疫情之下保證供貨能力。其中一個KRs就是招人。當然招人也只能線上面試,面試成了暫時還不能入職,只能先儲備。

雖然這樣,作為一名普通的打工人員還是要多做一些準備的。被裁員是每個人都不希望的。既然如此,不如去學習,去開闢新的路子。疫情之下,生活還得繼續。所以建議:

1、學習,學習,再學習。

現在通訊發達,線上 可學習的工具和內容很多。我們現在的培訓都是線上搞,新員工在家就能接受企業文化培訓。

2、看清企業,找準落點。

職場混這麼久,誰都不傻。對於企業的一些動向,想必是有一點了解的。隨時給自己找一個落點。讓自己能平穩落地。

我是春秋義戰,希望能幫助你!

用這種方式回答你的問題,希望不要介意!


春秋義戰


首先公司主動裁員,根據《勞動法》員工可以要求公司給予N+1(N指工作年限)賠償的。疫情的確導致了經濟暫時低迷,企業效益低下甚至是沒有,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私企/個體戶。

以行業劃分,遭受重創的行業有:

  1. 餐飲行業
  2. 運輸行業
  3. 影視娛樂行業
  4. 旅遊行業
  5. 房地產
  6. 服裝行業
  7. 地產行業
  8. 汽車行業、、等等...

疫情期間甚至國家的高鐵,航空等都受到重創。這種環境下,一些中小型的企業難免最先熬不住,會裁員。但是隻要簽訂了正規的勞動合同,是可以要求公司給予一定的補償的。疫情期間我們也看到很多的企業老闆,在自身虧損的前期提,也依然保障員工的收入,這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另外一些行業:諸如建築行業的農村務工人員,他們的遭遇可能更值得大家關注。

但是我們也看到國家的相關部門相繼表態,疫情結束後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刺激經濟,拉動就業,相信有國家的支持,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讓我們一起期待春天的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